【社会安全类】马鞍山警方发布“考后防诈指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5 10:27

2024年高考顺利落下帷幕,每年高考结束后,一些不法分子会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各种手段实施诈骗。为此,马鞍山市反电诈中心梳理了几种常见的高考诈骗类型,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咨询有关信息,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提前查分

高考结束后,诈骗分子会通过群发诈骗短信,谎称有“特殊渠道”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查询分数”的网址链接。考生及家长收到此类信息后若点开网址链接,输入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银行卡的钱财随即就被转走。另外,还有一些诈骗分子会直接开价,要求支付“查询费”等费用,待收到转账后便会直接将考生或家长拉黑。

警方提醒:高考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中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更不能随意在陌生网址上填写个人、银行卡账号以及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谨防被骗!

更改成绩

诈骗分子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消息,谎称有“特殊途径”可以帮助更改高考成绩,待考生及家长缴纳费用后,诈骗分子会捏造各种理由要求继续转账,如声称“转账未备注”等,还会以指导退款为由进一步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高考阅卷工作保密性极高、管理极其严格,任何人不可能更改成绩。因此,自称收取费用即可通过“特殊途径”更改高考分数的,都是诈骗!

虚假志愿填报指导

高考志愿填报前夕,诈骗分子通过在网站上发布虚假宣传,冒充“权威专家”,或谎称掌握“内部大数据”,以帮助考生“精准定位院校”、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为名,诱导考生及家长缴纳高额“咨询费”“服务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通过教育部门官方网站和高校的官方平台,获取各类准确的招生信息和招生政策,同时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特殊渠道”入学

诈骗分子在短视频平台、网站上发布“代办入学”的虚假引流广告,或者冒充高校招生办老师给考生及家长拨打电话,谎称有“特殊渠道”可以“特批”、换取“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等,向考生和家长作出“交钱就能录取”的虚假承诺,索要所谓的“指标费”“录取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高校招生是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高校招生计划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向社会公布,不存在所谓的“特殊渠道”“内部指标”。同时,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因此,凡是声称有“特殊渠道”“内部指标”等,收取了“指标费”“录取费”等费用即可入学的,都是诈骗!

虚假申领“助学金”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考生相关信息后,冒充高校老师或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申请或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同时以“再不领就过期”的名义,要求提前支付“手续费”“报名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如果考生及家长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向高校、教育等部门核实信息真伪,请勿盲目轻信。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