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区域发展的 增长极和隆起带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9 11:34

开放的沧州--冀中南区域发展的 增长极和隆起带

《沧州新闻网》 2010-2-28 14:55:07

宋有洪副市长在迎接“香港媒体河北行”访问团时的情况介绍
    一、沧州的基本情况
    沧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古城,又是一座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兴沿海开放城市,至今已有1490多年的历史。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南接山东,大运河纵穿全境,辖4个县级市、10个县、2个区和沧州渤海新区、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710万,面积1.4万平方公里。沧州素有“五乡一淀”的美誉,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杂技之乡”、“金丝小枣之乡”、“鸭梨之乡”、“铸造之乡”,境内有华北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沧州人杰地灵,战国名医扁鹊、边塞诗人高适、《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洋务派领袖张之洞、民国代总统冯国璋、武术名家王正谊(即大刀王五)、民族英雄马本斋、哲学大师张岱年、当代著名作家王蒙、音乐家李德伦等都是沧州人。沧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有沧州铁狮子、沧州清真北大寺等7处。沧州物产丰富,是国家优质棉、优质小麦玉米、优质牧草基地、果品和绿色蔬菜基地。产业基础雄厚,是亚洲最大的PVC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TDI生产基地。近年来,沧州区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了肃宁—“中国裘皮之都”、河间—“中国电线电缆之乡”、泊头—“中国汽车模具之乡”、献县—“中国扣件铸造之乡”、孟村—“中国弯头管件之都”、盐山—“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等多个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品牌县市。
    二、沧州的发展优势
    随着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加速崛起,河北省沿海强省战略的实施,沧州的战略地位快速提升,开放氛围更加浓厚,发展优势日益凸显。从总体上讲,沧州有六大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沧州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河北省“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是京津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成员。沧州渤海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接壤,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沧州及沧州渤海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拉动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是港口优势 。沧州拥有130公里海岸线,黄骅港是渤海湾相邻港口中至内陆腹地运距最短的港口,吞吐能力已达8000万吨,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黄骅港拥有广阔和纵深的腹地,可延伸覆盖到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目前,我们正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黄骅综合大港,预计今年8月1日开航。黄骅综合大港的建成运营,将使沧州成为名符其实的沿海城市,沧州渤海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河北省东出西联的“桥头堡”。
    三是交通优势 。沧州全境有京沪、京九、朔黄铁路,京沪、京福、京广、津汕、石黄高速公路,加上已经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铁、沧京高速、大广高速、沧津沿海高速和即将开工的邯黄铁路,共5条重要铁路、8条高速公路,构成了完善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中国北方交通运输最便捷的地区之一。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后,从沧州到北京只需50分钟,到天津只需30分钟。
    四是资源优势 。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650亿立方米。沧州有大量盐碱荒地,其中仅渤海新区就有1700多平方公里的非农用地、307平方公里滩涂、1051平方公里浅海,而人口密度仅为225人/平方公里,这在我国东部沿海区域中,是少有的一块面积最大、人口最少、可用做工业建设的“处女地”。
    五是产业优势 。经过近年来的精心培育,沧州的产业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全市形成了石油化工、管道装备、五金机电、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五大支柱产业,石油加工能力1500多万吨,管道装备加工制造能力2000多万吨。拥有“三五八十”大企业、大集团115家,营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4家。规划建设中的“十大产业基地 ”和“十大产业园区”,正在成为促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和对外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
    六是管理和政策优势。沧州渤海新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和统一资源配置,管理模式先进科学。河北省委、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沧州打造成为沿海经济隆起带和重要经济增长极,必将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给予沧州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沧州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打造河北沿海经济增长极、隆起带的目标,按照“打京津牌,吃沿海饭,念资本经,走产业路”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渤海新区龙头带动、城市化建设突破提升、县域经济腾飞升位,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连年上新台阶,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三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与2006年相比,三年翻了一番。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0.3亿元,跨入河北省前三名。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沿海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沧州的优势在沿海,希望在综合大港。我们按照港、产、城同步推进的思路,加快渤海新区开发建设,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抓了三件大事:1、加快综合大港建设。按照黄骅大港“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建成10万吨级,第二步建成15万吨级,第三步建成20万吨兼备25万吨级现代化综合大港。去年3月份,总投资127亿元的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全面开工,目前综合大港各项工程正按时序扎实推进,预计今年8月1日正式开航,届时,将形成10万吨船舶通行能力。2、加快产业聚集。围绕做大做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港口物流四大产业,我们规划了260平方公里的产业聚集区,包括石油化工、钢铁、装备制造、港口物流、新型建材、汽车配件等专业园区,并预留了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我们目的是将渤海新区打造成为我国北方化工产业基地、河北南部钢铁工业基地、中国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生产基地和国际化区域物流中心。3、加快黄骅新城建设。16平方公里的黄骅生态新城起步区建设正式启动,实施了以“5+5”为主的路网建设工程,总投资26亿元的“两纵三横”城市道路实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通车,黄骅新城已基本拉开框架。
    二是一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们紧紧扭住重点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手,深入实施“三五八十”工程,一手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一手抓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即,市本级新上一批30亿元、50亿元、80亿元、100亿元的大项目,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30亿元、50亿元、80亿元、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企业航母。县(市)新上一批投资超3亿元、5亿元、8亿元和10亿元的大项目,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3亿元、5亿元、8亿元和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目前,一批改写沧州历史的大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黄骅综合大港的开工建设,改写了沧州没有综合大港的历史;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开工建设,改写了沧州没有大炼油的历史;中铁、中钢两大项目的落户,改写了沧州没有现代大型钢铁企业的历史;杨埕水库建成蓄水,改写了沧州东部地区长期缺水和人民群众饮用苦咸水的历史。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为打造“石油之城”、“管道之都”,我们提出了“三个三、十个一”(即3000万吨油、3000万吨装备新材料、3000万吨管,100万吨乙烯、100万吨芳烃、100万吨C4深加工、100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PVC、10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100万吨烧碱、18万吨TDI、12万吨已内酰胺)的产业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编制完善了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业倍增计划,实施了“四大两升一换代”工程,即以大产业为骨架,大基地为依托,大园区为平台,大项目为载体,推动产业升级、企业升位和产品更新换代。在抓产业上,我们着力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石化产业:按照“油头化身”的思路,瞄准3000万吨炼油能力,推进华北石化1000万吨、中捷石化1000万吨、沧炼500万吨及南大港石化、鑫泉焦化等炼油质量升级改造。在做大“油头”的同时,努力延长“化身”,着力抓好100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PVC等十大系列化工项目,打造绿色、安全、国际石油化工城。装备制造业:管道装备制造业,瞄准3000万吨管道装备制造能力,以高压、高端、高附加值为目标,推动管道装备制造业由单一的管道、管件向石油化工设备、石油钻采装备和压力容器设备转变,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管道装备之都。机械制造业,依托泊头机床、东光包装机械、海兴造船等产业基础,谋划建设一批新型机械制造项目,推动机械制造业由零件向部件、部件向整机转变。冶金产业:瞄准3000万吨装备新材料生产能力,抓住国家钢铁产业向沿海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中铁、中钢和石钢搬迁等项目吸引更多冶金企业和项目向渤海新区聚集,打造冀中南装备新材料制造基地。
    四是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我们坚持把迎“两节”、“五城同创”、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效手段,按照市县同步四位一体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新民居示范村建设,着力构筑“一主两副多颗星”,即以沧州中心城区为主,以黄骅新城、任丘城区为两副,各县(市)城区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格局。不远的将来,在沧州将形成中心城区、黄骅新城和任丘市区三个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要求,连续三年每年实施一个“十大城建工程”,使沧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变。去年,沧州体育馆、会展中心、狮城公园、金狮大酒店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投入使用,填补了市区没有大型体育馆、展览馆、休闲广场和五星级酒店的空白,同时也拉开了沧州新城建设的序幕。特别是在中心城区以发展商贸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企业和名品名店,全力打造“一轴、两核、两物流、多层次、多业态”的商贸服务业新格局。县(市)城区:着眼改变面貌,提升完善功能,重点实施了“十个一”工程,即建设改造一个城中村、一条景观街、一个公园、一个广场、一个三星级酒店、一个大型商场、一个大型超市、一个污水处理厂、一个垃圾处理厂和一个标志性建筑。
    五是对内对外工作实现新突破。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环京津和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同步推进,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引进战略投资者。目前,已有日本矢崎集团、法国液化空气等多家世界500强以及中石油、中海油、中国化工等国内500强在我市投资兴业。坚持以节办会,以会招商,去年11月我们成功举办了第12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沧州会场,围绕“搭杂技台,唱管道戏,唱经贸戏,唱开放戏”,同时举办了2009中国·沧州管道装备展览会,搭建了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彰显了“石油之城、管道之都”的风采,扩大了沧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展期间,与中石油、华北油田、大港油田等6家企业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合作项目40个,总投资164亿元,取得交易和合作成果近70亿元。
    当前,我们正着眼于把沧州打造成为冀中面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隆起带这一战略目标,全力打造大港口、提升大产业、发展大交通、建设大城市。可以说,沧州发展潜力巨大,活力无限,合作空间广阔。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为平台,加强与香港各界朋友、企业的合作,不断推进沧州沿海强市建设进程。
    我们真诚地希望你们多来沧州观光、考察,并通过你们的宣传推介,让香港各界人士更多地了解沧州,让沧州走向香港、走向世界。同时,也衷心地希望各位介绍更多的朋友和企业到沧州来,我们热诚欢迎各界朋友来沧观光旅游,以各种方式参与沧州建设,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提供优质高效、热心周到的服务。让我们在合作中增进友谊,实现互利双赢。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