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住“泼天”流量,到顶住长红“烤”验,再探淄博烧烤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21 20:41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建设旅游强国,迎来新风口。

  省政府今年发布的《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中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挖掘文化底蕴,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打响都市圈文化和旅游品牌。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

  济南日报近期集中奔赴济南都市圈内相关地市,采风文旅融合创新之举、先进经验,探寻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金钥匙”。

  夕阳西下,暮色降临,海月龙宫烧烤广场早已热闹了起来。

  添上烧红的木炭,一排肉串烤得“滋滋”响,拿起小饼蘸上酱料,将热乎乎的烤串一撸一卷,一把塞进嘴里。

  端午节过后,张涛又一次带家人从济南来淄博吃烧烤了。“最近两次都来的海月龙宫,就喜欢卷着吃那股热油夹杂的香劲儿,经济实惠人多又热闹!”

  一撸一卷,淄博烧烤三件套,一度风靡全国。

  “金岭镇这边烧烤店今年增加到80多家,“五一”那几天根本停不下来。”日日鲜老板毕士成雇用了村里十六七名村民,依然忙不过来。白天旅游,晚上烧烤,早已成为来淄博打卡标配。

  去年以来,淄博烧烤犹如蝴蝶翅膀,不经意间“卷”起各地文旅营销大战,流量在各网红城市间不停转换。令人意外的是,淄博不仅接住了爆红时的泼天流量,还顶住了一年来的持续“烤”验,线上热度和线下流量高位运行。网友感慨“进淄赶烤,原来2023年只是预热,2024年才是元年”。

  近日,记者再次走进淄博,感受淄博烧烤的变与不变。

从接住“泼天”流量,到顶住长红“烤”验,再探淄博烧烤

淄博烧烤海月龙宫体验地,游客与台上演员互动。

  热度不减

  “进淄赶烤”依然“热辣滚烫”

  “坐了好几个小时终于到了!”晓岚和小郝专门从山西赶来,刚下高铁就迫不及待地与淄博站合影,作为她们本次淄博游v log的片头。她们自称是典型的旅游特种兵,就喜欢打卡网红城市。“没想到,人生第一次买商务座居然是为了淄博。”晓岚告诉记者。“临近毕业,我们计划来山东旅游一周,时间紧城市多,没想到淄博的票最难抢,只能买商务座。”

  不来“拔草”心里痒痒,来“拔草”后又忍不住继续“种草”,今年,年轻人依旧是打卡淄博的主力军。网络数据显示,近两年淄博游客年龄占比分别为:00后占35%,90后占35%,80后占20%。记者近期分别以坐高铁和自驾两种形式前往淄博发现,人流量虽不像去年那般排山倒海,但一到节假日,开往淄博的列车依旧爆满,各个高速下车口还是排起了长龙。

  “五一”期间,一场另类“商战”让金岭烧烤成为淄博烧烤新爆点。因游客过多,老赵烧烤店的赵大爷用三轮车把游客送到“日日鲜”,而“日日鲜”老板毕士成却将赵大爷的烧烤定位公布全网,甚至主动给自家烧烤写差评,以期减少流量。凭借“劝退”游客,反而让淄博烧烤进一步增添了“萌感”,吸引了更多人前来打卡。

  据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淄博再次进入热门三、四线目的地前十名,旅游订单平均增长11%。“小红书”APP上“淄博”关键词笔记数达158万+。微信指数上,淄博烧烤关键词搜索一直保持正向高速增长趋势。

从接住“泼天”流量,到顶住长红“烤”验,再探淄博烧烤

外地游客品尝淄博美食。

  顺“势”营销

  从“接住流量”到“自带流量”

  近日,苏醒、徐志胜等众明星到淄博录制美食类综艺,不少粉丝赶来求偶遇。这对毕士成来说已见怪不怪,这一年里不知有多少明星来打卡,不断将流量带到淄博。同样,很多淄博本地博主、餐饮商家及各类商业老板开始转变思路,做好线下服务,同步推动线上营销,形成“自带流量”。毕士成一炮而红的同时,也为其他同行引来关注。

  记者走访发现,经过一年多流量洗礼后,淄博很多商户网感明显增强,顺势营销打开了消费市场的另一扇大门。八大局文创市场“书画苑”门口,90后抖音主播“淄博侠”正为网友展示书画摆台和扇子。他的账号主营淄博特产电商,所销售特产品类包括零食、粮油、手工等。“我们通过直播代购淄博特产,以抽佣金的模式与摊主进行合作,从淄博爆火到现在已经干了一年多。”“淄博侠”说,“目前生意虽然比不上去年爆火时候,但数据一直比较稳定。”

  “我们不只要做网红,我们拼的是品质,这样才能更长久,政府给我们开会和培训的时候,也一直这样说。”海月龙宫物流港办公室主任王哲介绍,“我们鼓励各商家积极加强与游客互动,但我们更多的是提醒他们首先要将品质做好、服务做好。”

  去年此时,淄博全城迎客,海月龙宫体验地20天拔地而起,6个月时间汇聚400万游客在这里撸串畅饮,留下美好回忆。王哲介绍,今年海月龙宫体验地服务升级,准备了一系列沉浸式场景,推出淄博好品、户外演出等7种特色体验服务。

  平稳渡“峰”

  全链条提升让“流”量成“留”量

  手拿小喇叭,身着红马甲,边走边喊“别着急,有序前行”……在八大局南侧路段,张店区市场监管局体育场市场监管所的老刘烈日下走得大汗淋漓,不停疏导游客秩序。从早上到下午,不到300米距离,他一天要走上百个来回。老刘以前的职责主要是监督规范营业,现在还身兼“交通疏导员”“美食及特产推介员”“突发情况处置员”等。

  记者发现,八大局很多商户门前都贴有投诉服务贴纸,纸上注明店名、位置、店主姓名、电话、投诉服务热线等信息。而周村古商城宣传策划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每到节假日来临之前,市场监管、公安、商务等相关部门都会来上门检查、解决问题,为迎接客流提前做好准备。在海月龙宫淄博烧烤体验基地,王哲介绍这里全部商户统一实行电子点餐系统,点餐系统内所有商品明码标价,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一年多来,鲜有发生游客投诉事件。

  流量的背后,是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考。淄博这张答卷似乎答得不错,各项公共服务顺势提升,创意不断,最大限度保障了流量洪峰的平稳过渡。淄博市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淄博积极承接“淄博烧烤”流量效应,挖掘特色消费潜力,创造消费热点,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供给能力,扎实做好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城市管理、交通保障等公共服务,推动城市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大幅提升。

  据了解,2023年,淄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6%,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8.1%、25.8%。

  文旅深融

  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来,坐坐这把椅子,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一腚有钱’。”在被誉为“鲁商故里”“天下第一村”的周村古商城,老字号义盛永王村醋主理人李猛,向我们展示了传统鲁商掌柜的经营智慧。淄博烧烤火了以后,周村古商城也随之热度大增,成为仅次于八大局的热门打卡地。

  “一到节假日我们就得全员上岗,检票、讲解、服务……每个流程都要作充足准备。”街区“汇通票号”旧址工作人员说。古商城旅游的火爆是淄博旅游热潮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淄博烧烤热度不减,淄博景区也持续火爆。“淄博旅游”也被写入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山东省省长周乃翔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提到,山东“打出文旅发展‘组合拳’,淄博旅游、威海‘千里山海’自驾等火爆出圈,全省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均增长60%以上,‘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

  5月22日,淄博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淄博市贯彻落实意见。淄博提出要在旅游环境提升上加力提效,以服务淄博、诚信淄博、志愿淄博、劳动淄博、文化淄博“五个淄博”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文旅品质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不断提升淄博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淄博成为更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记者手记

  真诚——城市“情商”的必杀技

  有人曾提问:哪种行为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高情商?网上最高赞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真诚。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情商”也至关重要,而真诚同样是一个城市情商在线的最大体现。一个城市如何展现真诚?淄博似乎为这个答案作出了很多注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到淄博的游客都会感慨:在这里,吃烧烤,邻桌会不时来敬酒;不会卷饼,本地人马上手把手教学;行李提不动,志愿者一把抄起来送上车;买个琉璃摆件,商家半卖半送……两年“烤”验中,淄博与游客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关系。这种信任感让这座城市成为游客们释放善意、放松心情的精神家园。

  从隔着手机屏幕点赞到亲身线下“奔现”,当一座城市去掉了“美颜”滤镜,考验的就是真实的服务质量与城市温度。淄博把“城市智商”和“城市情商”结合起来,不保守,更不激进,而是一种真实谦逊的努力。

  在当前城市营销激烈竞争热潮中,淄博并没有过多炫技,而是用最本真的品质“卷”出了一片天地。可触可感的淄博,与网上看到的淄博,别无二致,这就是一座城市的“底色”。返济途中,淄博出租车司机张师傅一番话道出了精髓,“我们淄博人真诚啊,别管年纪大年纪小的,都好客。”“当然,不光淄博,咱们都是好客山东人嘛!”

原标题:从接住“泼天”流量,到顶住长红“烤”验,再探淄博烧烤

值班主任:刘克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