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地理】从华山到秦岭的美丽地理轴线(附专题设计)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26 11:19

  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渭河平原和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

  


  说起华山,大部分都不陌生,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现存(截至2013年)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的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华山四季景色神奇多变,不同的季节可以欣赏到“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的3月到11月,这也是华山的旅游旺季。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朝山日,会有盛大的庙会和庆祝活动。

  而说到秦岭山脉,想必中学时期,地理课上我们也都学过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古老而神秘的秦岭山系,是与北美落基山、中欧阿尔卑斯山并称为世界三大最具生物地理分界意义的山脉。

  除此之外,你还了解它什么呢?看看小编整理的,你都“造”吗


  秦岭丨非凡的身世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经记载:秦汉时,有条黑龙从秦岭来到渭河饮水,其经过的地方形成一条土山,形状如龙,龙首山就是由这条龙所变。龙头就是现在的龙首村,龙尾则在今天的钟楼。

  


  地理学认为,中国大陆众多山脉的根是昆仑山。因此,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岭被称为昆仑;后来,又因为秦岭矗立在秦国都城之南,所以秦岭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

  


  关于秦岭的名字,普遍认为,它源于古老秦人和秦帝国的威名。古代最早记述秦岭的文字是《山海经》和《禹贡》。《禹贡》的成书时间大致为战国时期,在它的文字记述中,中国山脉的布局是一个“三条四列”的系统,其中秦岭被列为中条。然而直到司马迁在他那著名的《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这句话之后,秦岭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

  秦岭丨天然的界限

  


  截至到上世纪50年代,人们一直把中国南方和北方,笼统地归结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后来,科学家们以秦岭淮河为界,在中国版图上划出一道东西向的横线,做为南北大陆地理分界线。

  


  冬天到了,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寒风凛冽,冰天雪地,人们守着热炕、炉火,才能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而秦岭以南与关中地区仅一山之隔的汉中盆地,却依然青山绿水。

  


  寒流过后,皑皑白雪覆盖了大江南北,霜冻天气可以越过南岭,把逼人的寒意推进到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广东。而远离北回归线近一千公里的四川盆地,却依然遍地流芳,成为中国境内除海南岛以外,唯一一个免受霜冻之害的省份,而秦岭山脉所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一座山脉居然能够改变中国大陆的自然格局,其地位的显赫足以令人崇拜。

  秦岭丨文化的起源

  


  秦岭南北是早期道教重要的孕育地和传布地。相传老子曾在秦岭终南山的楼观台讲授《道德经》。宋代,陈抟隐居华山,精研道教。金代,王重阳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

  


  这其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便是华山。华山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道教文化是华山文化的核心。华山有深厚的宗教文化积淀,它不仅集中体现了道家的信仰,而且也孕育着传统的民族精神。

  


  秦岭孕育了道家文化同时亦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摇篮”。后秦时期,鸠摩罗什在终南山草堂寺创立译场,开创了中国佛教翻译事业的新局面。秦岭还是中国佛教各宗派创立发展的源头。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秦岭及关中就聚集了三论宗、净土宗、律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密宗六大宗派祖庭。

  秦岭丨生命的摇篮

  


  秦岭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朱鹮和黑鹳。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并称为“秦岭四宝”。

  


  在秦岭里,还藏匿着鬣羚、斑羚、野猪、黑熊、林麝、小麂、刺猬、竹鼠、鼯鼠、松鼠等数不清的哺乳动物,以及堪称世上最为丰富的雉鸡类族群。拥有如此众多的食草类动物,相信任何食肉动物在这里都不会为食物犯愁。在现已查明豹、云豹、豺、黄喉貂、豹猫等多种食肉动物的基础上,动物学家一直没有放弃在秦岭寻找华南虎的希望。

  


  动物尚且如此,植物就更不用说了。古人云:太白山上无闲草。秦岭的植物不但花样繁多,而且独具特色。

  秦岭丨我们的家园

  


  因为有秦岭的气候屏障和水源滋养,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才会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才会有十三朝帝都长安的繁华。中华民族最引以为骄傲的古代文明,确得益于这样一座朴实无华的由巨大花岗岩体构成的山脉。

  


  如果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秦岭就应该是中华民族父亲山。她雄伟壮丽,横亘于我国中部,这条绵延1600多公里的山脉被誉为“生物基因库”。丰富的山水奇石、野生及濒危动植物在这里生息,展现自己的风采,让人们惊骇大自然创造出的奇迹。

  


  如今的秦岭依旧横亘在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上,巍峨中天。它使得天分南北,地割江河,东西逶迤,高下相摩。俗语说,秦岭西望昆仑,其实它也北拒广漠,东瞰中原,南压重山。

  


  欲观秦岭,难于登天。它的茫茫气势和连绵壮阔使得人们难以窥其全貌,却又不得不去探寻,只因它与我们那样亲密,那样利害相关。但是秦岭国家植物园为我们打开了秦岭的窗口,在这里,置身天堂仙境、看遍生灵万千成为可能。

  秦岭国家植物园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国家级特大型综合植物园。秦岭国家植物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距市中心60千米, 总面积639平方千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年平均降水800-900毫米,年平均温度8℃-10℃。兼具物种保育、科学研究、公众教育、生态旅游四项功能。

  


  落差2000多米的秦岭国家植物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植被分带最清晰、最具自然风貌的植物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植物园。 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秦岭特有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太白红杉

  


  秦岭特有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庙台槭

  秦岭国家植物园生态环境保护优良。如紫斑牡丹、星叶草,在山上只要发现就成林成片。再如低海拔的杂果林带、阔叶林带,海拔2000-2400米的针阔混交林带,2400-2600米的红桦林带,2600-2800米的巴山冷杉林带,2900米左右的太白红杉林带,2900米以上的草甸、灌丛林带等,植物分带很清晰,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植物园都没有。想要了解学习秦岭动植物知识,一定要来秦岭国家植物园!

  从这里,

  走进秦岭,保护生态!

  ·END·

  大华山智慧旅游综合整理

  高考地理华山专题设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该图为华山和西安碑林两个旅游点的游客文化程度构成曲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

  


  1.为了获得观赏华山风景的最佳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候观赏

  B.“自古华山一条路”,宜远眺,不宜近观

  C.华山的雪景非常美丽,适宜在冬季游览

  D.手扶铁链亲历攀登之艰,才能体会华山之险

  2.下列关于华山和西安碑林游客文化程度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专以上文化的游客数量西安碑林比华山多

  B.大专以下文化的游客比例西安碑林比华山多

  C.西安碑林游客的文化程度比华山高

  D.华山游客的文化程度比西安碑林高

  【答案】

  1.D

  2.A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地理。

  1.华山的最大特点是险(自古华山一条路),故最佳旅游方式是亲身体验。

  2.据图比较,由于西安碑林的历史文化价值高,故大专以上文化的游客数量较华山多。

  二、综合题

  3.(10分)旅游地理

  华山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索道每小时只能运送1000人。2012年10月2日这一天,华山涌入3.9万游客。

  根据材料,说出华山旅游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问题:华山山势陡峭,(2分)旅游环境容量有限。(2分)

  措施:实行内部空间分流管理,将游客流量达到饱和的景点的时间错开;建立景区游客限额制度;开辟新的旅游景观(或提高其它相关景区的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任意3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华山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游客游览难度较大;而“华山索道每小时只能运送lOOO人”,但10月2日一天就有3.9万游客,说明其环境容量有限。解决措施主要针对其环境容量有限,可以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实现淡旺季门票不同价格以错开游客的出行;还应该建立景区游客限额制度,以避免游客太多的安全等问题。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4.西岳华山以险著称,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

  


  读上图析省外游客在华山平均停留时间短的原因。

  【答案】西安及其附近地区旅游资源和产品丰富,西安基础设施完善,是外省游客的集散地;华山地形险峻,山顶游客容量小;华山与西安之间交通便利。

  【解析】

  【分析】

  西安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是外省游客的集散地。华山游客容量小。华山与西安之间交通便利。

  【详解】

  读图,西安及其附近地区旅游资源和产品丰富,西安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是外省游客的集散地。华山地形险峻,山顶空间狭小,游客容量小。华山与西安之间交通便利,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相通,往返用时短,所以外省游客在华山停留短。

  5.【旅游地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人们出游率的增高,“华山天下险”逐渐被“华山天下险”所代替,如何认识与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引人关注。下图为华山东、西进山线路示意图。

  


  依据相关材料,说明华山游客拥堵点多出现于东进山山路的原因。

  【答案】(1)相对于西线、东线旅游交通方式更轻松快捷,吸引游客多,旅游中巴、索道等交通设施的运力有限,大量游客滞留。

  (2)优化旅游路线的设计,加强指导,减少东线进山山路的客流量;控制发售部门票数量,减缓游客拥堵;加强进山山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运输力。

  【解析】(1)根据图例分析,西线是步行山道,相对于西线、东线旅游交通方式更轻松快捷,吸引游客多。但旅游中巴、索道等交通设施的运力有限,导致大量游客滞留,拥堵点多在东进山路。

  (2)主要治理措施是优化旅游路线的设计,加强指导,减少东线进山山路的客流量。控制发售部门票数量,减缓游客拥堵。加强进山山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运输力。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