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进行时]陕西宝鸡:种养结合让农民增收致富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7:05

  央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记者王丰宝 鸡台王宏强)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眼下,不少地方三夏已经进入尾声,新粮收上来,下一步就要准备晒粮卖粮了,那今年粮食的价格行情怎么样,农民怎样种粮才能有效益呢?

  三夏大忙,记者走访了宝鸡市岐山县、眉县的一些基层粮食收购点,这些收购点主体大多都是粮食经纪人。他们分布在村庄周围,离农民田间地头近,方便农户售粮。从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新麦开秤价格略低于往年。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粮食经纪人净选弟:

  净选弟:现在干湿程度不一样,芽粒也不一样,差价比较大,大概在九毛到一块之间。

  净选弟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夏收期间,雨水多,气温低,不利于小麦成熟,以至于北山区旱地小麦芽率高于往年。

  净选弟:今年就是芽粒比较大,普遍在7%到8%,芽粒大一点的要到10%左右。

  说话间,雍川镇板塔村的村民老冯拉着自己的小麦来到粮店,只可惜,自家的新麦询价,每斤只有九毛四分钱。

  老冯:和往年比今年麦价低得很,我在他这不卖了,我到别处卖去。

  粮食效益降低,也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加入务工大潮。但陕西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的王金学却反其道而行之,一口气承包了40亩地,全部用来种植粮食。这两天,正是抢收抢种的关键时节,王金学适时的联系着收割机,根据自家小麦的成熟时间,麦田黄一块,就割一块,终于把四十亩小麦抢收回家。粮食价格低,为啥还有坚持种粮?王金学有他的粮食经。

  王金学:我今年种了45亩地,我有个养殖场,一年粮食种下来,可以供应养殖场,节约成本。

  原来,王金学种地不仅是为了卖粮,最主要的是用加工粮食的附带产品麸皮、糠粉来养猪。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王金学家开设有一个养猪场,存栏有近600头,每年商品猪出栏1000多头。

  王金学:我在县城有个批发肉店里,我从养殖到批发可以一条龙,市场就是有再大风险,我都可以化解这个风险。

  种粮、养猪带销售,这才是王金学的致富产业链。可见虽然粮价下跌,但是只要拉长产业链,做好加工和转化,种粮农民仍然有致富之道。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