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提案建议办理 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1号提案的答复函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9 00:09

来源:宝鸡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类别:A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签发人:刘伍军

宝乡振函〔2022〕35号 


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1号

提案的答复函

   

马海军:

    提出的《关于发挥乡贤作用助推我市乡村振兴建议的提案》(第51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广泛动员、组织、引导各类乡贤参与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探索形成富有特色、多样高效的乡贤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模式,广泛凝聚乡村振兴智慧力量,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一、三项举措,树立鲜明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区)负责、乡镇主抓、村级参与的乡贤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把发挥乡贤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纳入到各级日常工作中,指导县区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乡贤助推乡村振兴专班,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内容,推动形成责权明晰、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乡贤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运行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各县区建立健全乡贤选任、动态管理、评价激励等工作推进机制,严格工作程序,摸清本地乡贤数量、分布、特长等,分门别类建立地方乡贤数据库,定期更新完善乡贤人才信息资源。灵活采取定期评选、年度评议等方式,加强乡贤管理。营造浓厚氛围。市县两级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动员和组织各类乡贤、乡贤组织等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同时做好典型案例模式选树工作,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案例深入挖掘、及时总结、积极宣传、推广借鉴,奋力营造乡贤助推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凝聚乡村振兴智慧力量。

二、四种模式,凝聚乡贤人才。“乡贤+引资引智”模式。通过组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会”“乡贤联谊会”等多种活动,积极引进人才、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鼓励引导乡贤在培育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投资现代流通加工业、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持续优化乡贤返乡投资创业软硬环境,发掘培养一批 “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新生力量,发挥其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融资金、带人才、献良策作用,带动全体农民共同富裕。 “乡贤+乡村治理”模式。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加强基层协商民主,探索建立村民参与、乡贤参事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吸纳乡贤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咨询、竞选“村两委”干部、协商民主议事、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处理、村务管理监督等乡村治理活动,以乡贤文化辅助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以群贤治理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乡贤+乡风文明”模式。充分发挥乡贤带头作用,以乡贤的远见卓识、道德水平和公益行为,为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提供行动指南,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影响群众。以积分制、红黑榜等多种形式,引导村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移风易俗,带头争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的典型,在潜移默化中孕育出乡风文明的良好风尚。“乡贤+公益慈善”模式。发挥乡贤在助推乡村社会事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中的带头引领作用,支持、引导和鼓励乡贤组织开展面向农村基层、面向农村群众的社会服务活动,在助学帮困、孝亲敬老、公共服务、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间艺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传播乡贤组织的公益服务理念,扩大乡贤组织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多维标准,发挥乡贤作用。严把政治关。在乡贤选任工作中,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把政治立场坚定、政治品格过硬的乡贤选出来、用起来。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始终加强乡贤的政治引领,引导乡贤深入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不断增强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一批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有影响的乡贤力量。明确标准要求。选任乡贤突出政治素质高、道德修养好、专业能力强、社会影响大、热心公共事务等条件,明确思想政治、个人品德、专业成就、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主要包括籍贯、工作、亲属等与本地有密切联系的民营经济人士、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才、复员军人、创业能人、退休或离职干部、民间艺人、道德好人等品行好、有声望、有能力、有热心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士。推动服务发展。将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结合本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动员乡贤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发挥专业、技能等方面优势特长,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局将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部门,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积极吸收您提出的建议,不断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体系,创新实践更加多元精准的参与路径,探索出台更加系统完善的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广大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充分发挥乡贤各自所长助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

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2022年724

 

 

(联系人:方华,电话:3261976)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县区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督查室。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