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部门 宝鸡市生态环境局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9 00:10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五十条之规定,制作本报告。

一、总体情况

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市政府关于政务与信息公开的重要精神、工作要求,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任务,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着力抓好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的作用,为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主动公开情况

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以政府网站为主渠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方式,以发布生态环境系统工作动态为主线,涵盖生态环境领域各类会议、督导检查监测工作、四大保卫战、空气质量预报、环保人精神风貌及各级要求转载内容,全年通过我局政府网站主动公开各类信息2249条。

1.持续完善工作制度机制。一是及时制定完善我局政务公开相关管理工作制度,确保政务与信息公开工作有指导、有依据。二是完成《宝鸡市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编制工作。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编制《宝鸡市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做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一是持续发布环境状况信息。持续发布大气、水、声环境质量信息,按月发布各县区空气质量各项指标浓度排名,及时发布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二是开通了“排污许可政策宣贯”“生态环保宣传‘六进’”等专栏,发布最新内容。三是定期发布环境执法、辐射安全、突发环境事件等重要信息,方便公众了解掌握环境状况,对相关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情况进行监督。

3.强化执行公开工作。一是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通过网站将环境执法工作的重点及动向进行公布,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定期公布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对“四大保卫战”、中省环保督察整改反馈问题整改情况通过网站对外进行公布。三是深化财政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本部门财政预决算信息及专项资金使用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一是确保信息准确、渠道畅通。及时更新信息公开指南,核对联系方式,确保信息公开申请渠道畅通便捷。二是确保答复合法、内容规范。对依申请公开按照要求的工作时限进行的办理,答复格式严格按照陕西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示范文本制定,同时加强规范性审核。三是确保告知书法定依据和救济渠道完整。对所有告知书模板,均引用了答复的法定依据,同时告知书末尾均明示了申请人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救济渠道。

(三)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对网站内容建设和信息发布前严格把关,坚持新闻信息“三审三校”机制,及时发布合规新闻信息,保证新闻时效性,精准性。二是建立政务新媒体网评员队伍。建立生态环境系统新闻媒体网评员队伍。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及时回应对本级环保新媒体平台和“陕西生态环境”两微涉及本地环保领域的网民留言,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生态文明主旋律。三是制定网民意见建议的审看、处理、反馈工作机制及时处理反馈问题。

(四)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及教育培训情况

一是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监督检查,更好的发挥“指挥棒”作用,促进工作落实。二是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形成常态化和长效性机制,在局政府网站开设局长信箱和12369投诉平台,接受企业群众监督。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教育培训。组织局机关领导干部对新条例进行学习,在生态环境系统网络信息培训会上进行培训讲解,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对新条例的理解和应用,提升公开意识。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制作 数量

 

本年新公开 数量

 

对外公开总 数量

 

规章

 

0

 

0

 

0

 

规范性文件

 

0

 

0

 

0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     项目数量

 

本年        增/减

 

处理决定    数量

 

行政许可

 

31

 

-29

 

456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0

 

1

 

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     项目数量

 

本年       增/减

 

处理决定   数量

 

行政处罚

 

0

 

0

 

0

 

行政强制

 

0

 

0

 

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行政事业性 收费

 

0

 

0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   采购

 

0

 

0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4

 

1

 

0

 

0

 

0

 

0

 

5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0

 

0

 

0

 

0

 

0

 

0

 

0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0

 

0

 

0

 

0

 

0

 

0

 

0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0

 

0

 

0

 

0

 

0

 

0

 

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0

 

0

 

0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0

 

0

 

0

 

0

 

0

 

0

 

0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0

 

0

 

0

 

0

 

0

 

三、

本年度办理结果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0

 

0

 

0

 

0

 

0

 

0

 

0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0

 

0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0

 

0

 

0

 

0

 

0

 

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

 

0

 

0

 

0

 

0

 

0

 

0

 

2.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0

 

0

 

0

 

0

 

0

 

0

 

0

 

(七)总计

 

0

 

0

 

0

 

0

 

0

 

0

 

0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0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是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需进一步优化。为加强网站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公开主渠道作用,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工作要求,定期开展网站内容自查,及时更新信息、做到图文并茂,提高网站质量。二是信息公开工作制度需进一步规范。根据业务工作特点,制定了本部门的政务公开清单,及时更新信息公开指南,方便公众了解和查阅信息。三是政民互动还需进一步优化。为提升政府网站网民留言的答复能力,我局从办理时限,办理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内部规范,提高了网站互动响应便民化、快捷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定期整理热点问题的答复情况,保障公众知情权。下一步将继续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促进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