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跃动着畅达快捷的发展节奏;一块块花草繁茂的街头绿地,展示出清新亮丽的优美环境。漫步在岐山县城,苍柏叠翠,繁花满树,在绿树鲜花的掩映下,恢宏大气的礼乐广场、宽阔平坦的政和路愈加显现出独特的生机和魅力……“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县城景观让人流连忘返、身心陶醉。
截至目前,岐山县绿地面积达到176.18万平方米,绿地率由2010年的31.5%提高到33.8%;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91.72万平方米,覆盖率由35.7%提高到36.8 %;公园绿地面积50.77万平方米。这是近年来,岐山县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实施“生态岐山”战略,巩固“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谱写的新篇章。
精心部署 巩固创建成果
“园林绿化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创建是一种载体,归根到底是为了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共岐山县委书记、蔡家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海建在县委全委会上多次强调。
2010年12月,岐山县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岐山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动力,将巩固提升创园成果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工作,坚持创园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力度不减、工作不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年就巩固提升创园成果进行专题研究,《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列入重要任务进行安排。县委书记张海建、县长何宏年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进行专题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县创园领导小组每年初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并将其纳入全县目标责任制考核,逐项分解落实任务,确保巩固创园成果工作层层有任务、级级抓落实、人人有责任。为了建立长效机制,县上制定了《岐山县园林绿化管理实施办法》、《建设项目绿色图章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绿化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管,使园林县城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建立健全了绿化投入逐年增长机制,每年将绿化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随财力逐步提高,并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向绿化工作倾斜,2011年至今,全县共投入园林绿化建设资金3.02亿,持续开展规划建绿、沿坡沿河布绿、拆房植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等园林绿化活动,县城绿量持续增加,绿化档次显著提升。
精雕细琢 打造靓丽县城
建好一座县城,基础设施是关键。岐山县坚持把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加快“六横六纵”的交通网络建设,先后建成了礼乐路、福田路、北环路等7条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完成了三民路、电力路、太平路等多条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建设了凤鸣花园、雅荷花园、文景园、允园等一批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商品房和保障房住宅小区,新增住房面积38万平方米。同时,不断配套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成了岐山县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建成县城东西2个供热站;岐山县污水处理厂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建成了天然气加气站1座,铺设管网108公里;县城新增果皮箱385个,垃圾桶184个,免费开放公厕33座,地埋式垃圾集装箱6个,机械化清扫率达到30%,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100%;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交线路总长度达109公里,县城一级汽车客运站即将建成投用。
3年来,县上在城市建设上做足了功课,不断地精雕细琢,一座靓丽县城逐步显现。
精益求精 编织城市绿网
北二环十公里绿色景观长廊犹如一条飘逸的绸带,周公庙大景区恰似一道绿色的屏障,凤鸣湖农业生态示范园、渭河十里芦苇长廊成为岐山的美丽符号。
岐山县不断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力度,美化人居环境,为城市着“色”添“香”,形成了以公园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为基础,各种绿地交融渗透的园林县城格局。目前,该县绿地面积达到176.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91.72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50.77万平方米。编织绿网,处处增景。县上把巩固园林县城工作与关中大地园林化、渭河综合整治相结合,构建道路、水系、农田林网化,城镇园林化,台塬坡面森林化,农村生态家园化的城乡一体生态园林系统。投资600万元,建成了北二环十公里“一线四点”绿色景观长廊,增加绿化面积43万平方米,成为宝鸡市2013年第一绿化亮点工程。投资4000多万元,实施了融农业生态观赏、经济栽植、水景绿化、游览观光为一体的凤鸣湖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持续推动周公庙大景区绿化工程建设,栽植雪松、女贞、梨树等苗木25种7万余株,新增绿化面积16.3万平方米。见缝插绿,处处建园。加快县城公园绿地建设,累计建成广场、公园、游园绿地24处。立体绿化,路路成景。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思路,高标准实施街道绿化改造工程,县城16条道路全部实现高标准绿化,先后建成凤鸣路国槐一条街、南北大街栾树一条街、天柱路垂柳一条街、福田路大叶女贞一条街,形成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的街路树景布局框架。
精细管理 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近年来,县上把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为了不断提升县城品位,塑造整洁、优美、现代、文明的城市新形象,县上坚持建管并重、综合治理,按照“无处不精心、无处不精细”的要求,持续开展“全民卫生日”活动,健全了“门前三包一严”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垃圾袋装率达95%,清运率达100%。在此基础上,着力加强薄弱节点和绿化盲点的绿化建设,实现了绿化建设与环境整治有机统一。同时,彰显历史文化内涵,把县城作为景区来打造,先后建成了县城南大门、西大门、东大门、孝陵路口文化群雕和周文化一条街,实现了街街有景点、路路有景观、处处人留步。完成了城区沿街单位亮化57家,在县城主次街道共安装路灯1566盏,点亮率达到99.7%。今年以来,又重点实施了岐蔡路、北二环亮化工程,布设仿古式路灯1200余盏,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
不仅如此,县上还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动手植绿护绿,形成了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氛围。
省级园林县城的创建、巩固,让岐山经历了化蛹成蝶的惊人嬗变,实现了真正超越与升华,一片片日渐浓郁的绿荫,为西岐大地增添了靓丽的景色,一个绿色、生态的新岐山正在迅速崛起!正如岐山县县长何宏年所说:“园林县城这块金字招牌,给岐山凝聚了人气,汇集了商气,使县域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