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街,叫宝华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2 05:43

有一条街,叫宝华路!

2018-02-03 23:00

西关宝华路

想吃广州地道美食除上下九长寿路外

“西关”的“腹地”宝华路也是个好去处

广州旧城的西关宝华路

明清时期这里已是广州的商贸中心

宝华路全长770米

北接华贵路 南至恩宁路、第十甫路

地铁一号线长寿路D2出口恒宝广场出来

映入眼帘就是这条热闹非凡的小街

这条街商家食肆云集

车水马龙夹杂着商铺音此起彼伏额的叫卖声

隐藏在大街小巷里的香味抑制不住地飘来

随时代变迁 年月流走

高楼大厦代替了旧时的青砖黑瓦

曾风靡广州的大笪地商城也只沦为了停车场

只盛狭窄巷弄 一片人潮依旧

宝华路素来以美食出名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始已是一条不折不扣的食街了

夜晚都是百姓们吃宵夜的据点

走进宝华路就会不自觉闻到每家小食店释放出来的香气

十步一小吃店 百步一酒楼

宝华路各式西关美食小吃甜品数不胜数

商家们却还在坚持那份属于老广的味道

01

老字号云集

沿着向第十甫路方向走就能看到闻名遐迩的银记

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凭质优味美的布拉肠粉名扬广州

肠粉粉薄味鲜 爽滑微韧

对老广而言始终是种无法复制的味道

宝华面店承载着太多老广的回忆

20多年历史满是浓厚的广州风味 陪伴着老广成长

食品品种繁多

挤满人的面店可见有多受欢迎

听着此起彼伏的粤语亲切纯朴的感觉扑面而来

鲜虾云吞面

浓香逼人的汤汁包裹着爽口弹牙的竹升面

云吞大大颗的藏着饱满的虾紧致弹牙

一股浓郁的虾味迎面扑来真让人满足

金牌猪手面

份量超大的猪手完全对得起价格

肉质软烂入味 吸收猪手汤汁精华

和着面入口是满满的胶原蛋白

陈添记这响当当的老字号对广州人说真是不能再熟悉了

隐于小巷里80年代便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传统的西关大屋 坐下来就能感受西关传统文化

时代变迁

陈添记多年来坚持只做鱼皮艇仔粥猪肠粉三样菜色

但足以撑起整个招牌

排队的人几乎把整条巷子包了

豉油猪肠粉今时今日也只是3元

肠粉卷起来配上豉油和芝麻

爽滑简单却念念不忘

艇仔粥属于西关经典粥品

加入鱼皮、叉烧、鱿鱼丝、浮皮、海蜇、蛋丝、油条

粥水绵滑 口感丰富 鲜甜无比

陈添记鱼皮多年保持着不变的水平跟口味

坚持手工做法

新鲜鲮鱼皮拌上花生、姜葱、酱油捞起

非常入味 根本停不下来

顺记冰室最出名的是雪糕

曾经西关阔少、巨贾豪商都爱到顺记来品尝雪糕

广州四大冰室如今只剩下在老西关的顺记

如今雪糕依旧是每桌必点的经典 粉丝无数

招牌椰子、榴莲雪糕

浓郁的椰子香味十分清甜

榴莲雪糕还加入新鲜果肉

坚持手打自制入口顺滑软绵 味道香浓

一个招牌印着“美美”二字

一个玻璃柜装着各种炸物

老式卡片写着价钱

炸鱼皮春卷云吞牛肉角炸鲮鱼酿辣椒数不清的炸物

简单不过的小店一开就是几十年

每天上午五六点开油锅炸 全手工制作出品

路过帮衬的大多数是“食过返寻味”的老街坊

最出名的莫过于炸芋虾

芋头切成丝状弄成虾状泥 炸的酥酥的

入口简直要融化 热热的芋香扑鼻

金黄香脆外脆里嫩 绝不输大牌茶楼出品

强烈推荐炸鱼皮分量超足!

外面酥脆里面实肉 吃下超级饱满

即使吃多了热气也按捺不住那香口的嘎嘣脆的口感

美味香美食也是家不得不提的西关小吃店

林林总总的小吃一字排开总能吸引许多嘴馋的老广

它家出了名的煎饺闻着就非常香 个大馅足

肠粉也是晶莹剔透散发着米香 味道偏咸但不过失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的就是文记壹心鸡

许多人只要听到他家名字口水就能自动流下来

广州人很嘴刁

做鸡的料理少点功夫都不行 壹心鸡便用高汤浸制

鸡肉紧致爽滑皮脆 鸡皮通透不肥腻

搭配姜蓉酱淡淡的姜味让鸡更鲜甜

鸡肉的清甜与高汤的鲜味充盈了整个口腔

姜蓉味随之渗出让食客欲罢不能

同一条路有家卖西关老字号砵仔糕的小摊子

走在街上随手来一个,便宜又香甜

口感爽滑可口 冰凉Q弹

用马蹄粉制作的传统食品十分健康

椰丝西米红豆绿豆葡萄玫瑰奇异果等味道丰富

还是红豆的最经典好吃

位于宝华路的长乐腊味店是一间老店

二三十年来宝华路上的店铺换了一茬又一茬

但长乐辣腊味店的生意始终是那么红火

纯正地道的广式腊味令不少人成为回头客

每至年关都会有不少广州人在此购买腊味

因为它家店几十年如一日的选料及制作工艺都没有改变

很多人觉得老字号无非就是粥粉面

事实也确是如此

但更多的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份广州味道和情怀

其实随便往横街窄巷里一钻

或许就能发现有店名不经传却做着街坊的味道

来到宝华路

真真印证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

美味总藏在角落

能保留下来的传统行业靠的只有坚持与执着

对于沧桑斑驳的宝华路而言

老字号、老味道

始终才是广州人安放灵魂与记忆的地方

“闹街”背后

02

老西关的记忆里 宝华路是四通八达的麻石路小巷

左邻右里都是西关大屋 榕树头下的老人惬意自得

如今的宝华路给人的感觉就是商业化

街头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促销员们力竭声嘶的进行着大促销

马路两旁弥漫着各种小食的气味

十元一碗的长沙臭豆腐或许比当年清平饭店还要红火

穿过通街的叫卖阵势

一拐进小巷就立马安静了下来

随处可见与繁华的商业街格格不入的残破瓦房

尽管白墙壁已经泛黄

但这种老旧感勾起了许多人儿时的记忆

仿佛能看到往日辉煌的西关大屋

想必这里也曾住着大户人家

社会发展的洪流里

宝华路只是广州西关的一个小角落

人们记得的宝华路或许只是吃货一条街

但这里也蕴含着广州的历史

这条藏了无数老字号的美食街

各位朋友还是来这里品味一下广州的味道吧

祝你有个无限容量的胃去吃吃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