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老師家長們,耿警官今天站完最后一班崗,就光榮退休了,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他為我們守護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
“耿爺爺,我們舍不得你,能擁抱一下嗎?”
一天放學,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公安局金碧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耿尚才被一群孩子簇擁在中間。這位民警用4年的時間走入了學校師生們的心中,成為了孩子眼中“最美的110”。
每到學校放學時,在學生的附近總有耿尚才的身影。雲南省公安廳供圖
校門口的“移動紅綠燈”
20歲時,耿尚才加入了公安隊伍,從一名人民教師轉變為人民警察。2019年3月,耿尚才調到金碧派出所李灣社區警務室成為一名社區民警。從此,金碧派出所轄區各中小學、幼兒園多了一位“耿老師”。
每到學校放學時,學生排成一隊穿過馬路,在隊伍的附近總有耿尚才的身影。他成為了路口的“移動紅綠燈”,一邊照顧著孩子,一邊疏導交通,一刻不敢鬆懈。在他4年的派出所工作中,沒有缺席過任何一次校園路口的執勤工作,正是一千多天的堅守,才讓孩子們安全出行,讓家長們安心。
校園外的“活地圖”
耿尚才的時間幾乎都在圍著學生轉。學生上學他守護、學生放學他護送。除了守護校園平安,他還熱心救助失學兒童,常常登門走訪轄區內因各種原因而輟學的學生,不厭其煩地進行教育勸導,力所能及地幫他們解決現實問題,竭盡全力幫助他們重返校園。
2020年9月的一天,中學九年級的王同學在得知父母離婚后選擇輟學離家出走,經過耿尚才循循善誘地開導和幫助,王同學最終解開心結回到了學校。如今,已經高三的王同學回想起當時的經歷,對這位耿警官還充滿了感激之情。
在守護校園安全的這四年時間裡,耿尚才堅持每年“六一”兒童節,自費購買課外學習讀物,捐贈給困難學生。截至目前,已經累計購買了230余冊青少年課外讀物捐贈給學生。
耿尚才在工作崗位。雲南省公安廳供圖
24小時的“個人接警電話”
在老師和同學們眼裡,耿尚才的手機號碼就是“110”,不論身處何處、有什麼需要,24小時都可以打通。
2022年5月的一個凌晨,小學五年級的陸同學突然肚子痛,老師多次給家長打電話都沒有人接,緊急與耿尚才取得聯系,他一邊指揮老師送孩子就醫,一邊上門找到孩子父母,並一同趕往醫院。
2023年6月的一個晚上,學校的老師打電話向耿尚才求助,明天即將參加中考的劉同學因疏忽大意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証,他立馬從家中趕到派出所出具証明,又將証明送到了劉同學家中,看到耿警官的出現,劉同學一家人都安了心。
“把小事做好,把工作做細”——是這名頭發已經花白的民警一直堅持的准則。走下講台,從人民教師到人民警察﹔重歸講台,人民警察化身“法治教師”,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育人成才、守護平安校園的使命擔當。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