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宝鸡5月24日消息(记者刘涛 通讯员王梓杨)“仿佛回到了38年前,宝鸡火车站第一次站改,就像今年一样……”徐振芳看着宝鸡火车站三站台施工现场感叹道。
徐振芳是宝鸡东站宝鸡运转车间的一名助理值班员,1983年参加铁路工作,成为宝鸡站的一名扳道员。那时,恰逢宝鸡火车站的第一次站改,信号楼搬迁、股道增加、新站舍建设同步进行。如今,再有6个月就要退休的徐振芳,又一次见证了宝鸡站站改。
“1983年3月,我退伍后分配到宝鸡站上班,那时候站改才刚开始,我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在股道里面,主要负责搬动每一趟列车经过的道岔,稍微不注意就会产生列车事故。”徐振芳说。
宝鸡站1936年建站,是联接陇海、宝成、宝天、宝中四条铁路干线的枢纽站,也是欧亚大陆桥第三个大十字,在西北铁路网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国前,宝鸡站是一个客货运输混合型车站,技术设备十分简陋。建站初期有土木结构立体式票房3间,土石结构站台2座,到发线4条,货物装卸线2条。1945年底,宝天段铺轨通车后,到发线增加为6条。
“过去都是些坑坑洼洼的水泥路,站改完站台铺上瓷砖,还有崭新的候车室,不管是旅客候车,还是我们的工作环境都好多了。” 徐振芳指着脚下的地面说道。
1983年至1985年,作为宝兰铁路电气化工程的配套项目,宝鸡站进行第一次整体改造。站改后,车站共修建站台4座、股道10条,站舍由道北迁移至道南,候车厅分上下两层,可供2300人候车。至此,宝鸡站已然成为西部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
“站改后一下就忙起来了,每个班客、货车列数由以前60多趟增加至最高170趟,日均办理旅客10000多人,站里站外到处是人。”徐振芳回忆起第一次站改结束后,车站繁忙的景象。
今年3月,为更好促进地方发展,提升铁路服务品质,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宝鸡站启动第二次站舍改造。此次站改是宝鸡市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在原有站舍基础上,由外向内进行改造,同期加高站台3座,在方便旅客乘降的同时,为动集列车组开行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