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琉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5 12:35

在山西众多门派的琉璃匠师中,阳城乔姓是其中人数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支。从明正统年间开始,一直到清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年间,传承关系明确,班辈系列清晰,新中国成立前琉璃产品一度停烧。20世纪60年代初恢复烧制,“文革”期间再度停烧,后来有两家琉璃厂仍在生产。琉璃烧造开始在县城东关,雍正年间迁至后则腰村,在后则腰村,崔姓、乔姓、卫姓是三家大姓。崔姓人家主要从事日用陶器的生产,乔姓人家以生产琉璃为主。乔承先(1889—1965),是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最有名望的老艺人。他从小随家人学习制作琉璃塑造的手艺。据说他可以不用模具,徒手做大件人物造型,显示出不凡的技艺。1921年,他在后则腰与人合作开办了琉璃作坊。1950年,当地恢复了琉璃生产,他重操旧业,带徒传艺。1957年,后则腰成立陶瓷厂,请他带徒传授琉璃制作技艺。后来,后则腰的阳城建材陶瓷厂仍为当地乔姓人家所开办。后则腰村是陶瓷生产比较集中的地方,其琉璃产品盛誉不衰。直到21世纪初附近还新建有数家陶瓷厂,主要生产日用陶瓷和陶瓷建材 [1]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