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羌”不仅是地名还是诗意 阿来讲陆游周六开启第十一讲
2025-03-21 18:18
发布于:四川省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自大诗人李白《峨眉山月歌》起,峨眉、平羌一直是古代诗歌史上独有的文学意象。李白后,苏轼又留下“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的名句。陆游在嘉州任职期间,多次往返于平羌江上,在这里留下了不少诗作,追慕前人,怀古伤今。
3月22日下午,阿来“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系列讲座,即将迎来“陆游蜀中诗讲”第十二讲。本次讲座中,阿来将以《淡烟疏雨平羌路》为题,带领听众走进陆游笔下的平羌,探寻诗歌背后的地理人文与情感世界。
北周保定元年,于今四川乐山市置平羌县,以平羌水为名。隋代改为峨眉县,属于嘉州,治所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六十里。北宋熙宁五年,平羌又划归龙游县。平羌江也即青衣江,是岷江经过青神县至乐山市的这段江水。
本期讲座中,阿来将以陆游《离嘉州宿平羌》《玻璃江》《平羌道中望峨眉山慨然有作》三首诗作为线索,讲述诗人在平羌路上的所思所感。更重要的,是跟随诗人的轨迹,体悟文化史在蜀地留下的厚重痕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