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同属一个省,分成了两个兄弟。
|江淮地区三维地形图|
撰文|海右
制图|大东
审校|江右
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成员极为特殊:安徽和江苏——它们不仅紧紧依偎,而且有着接近的相貌。无论身世渊源、地貌水文、文化习俗,它们都仿佛对方的“镜像”,我们完全可以称呼它们是——中国的“双胞胎省”。
|安徽&江苏与周边地区地图 |
<壹> 漫长孕育
长江、淮河 两大河流从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冲出后,几乎在平原地区并行—— 江淮之间及两岸区域,泛称“江淮” ,其中尤以 安徽、江苏 境内最为富饶。
|淮河流域:覆盖江苏和安徽的大半区域|
人类对抗自然能力有限的年代,江与淮不仅是两条大河,更是不可逾越的天险,于是 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各自为地理单元 ,也因 “山川形便” 原则划分行政区。
这种状态,从先秦持续至元代。
|明中后期《塞尔登地图》中的南直隶省|
明朝立国,格局为之一变,将原本分为三段的江淮两岸合并为 直隶省 ,无论自然,还是人文都特色鲜明的 淮北、江淮之间、江南从此之后,完成了合体。
明代 直隶、南直隶 ,以及清初的 “江南省” ,是 安徽、江苏这对胞兄胞弟共同的母体 ,确切地说,是 他们共同的“受精卵” 。
|明后期《大明舆图》中的南直隶省|
<贰> 怀胎分娩
自明太祖时期开始,江淮两河四岸的土地,第一次突破地理天堑变,变成一个以今南京为省会,覆盖 太湖平原、巢湖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 的广袤沃土,富饶而壮实的“中央行省”“首善之区”。
|江淮,富饶的沃土|
持续到清初,看到这样一个超级大省,已经定都北京的朝廷惴惴不安。
康熙时期的《江南通志》 说:“ 江南(省) 田赋之供, 当天下十之三 ;漕糈,当天下十之五;又益 江淮之盐策 ,关河之征榷,是 以一省当九州之半 未已也!”
于是, “江南分省” 拉开帷幕。
|1645年《卫匡国新地图》中的江南省|
顺治十八年 (公元1661年) 开始,江南省被分为左、右两片, 右布政使改驻苏州 ,专辖由江宁巡抚负责的 江、苏、松、常、镇五府 ;剩余地区为 左布政使 ,但 驻地仍在右布政使所在的江宁 —— “徽京”渊源,在此埋下伏笔。
|南京古城地形鸟瞰|
六年后,也就是 清康熙六年 (公元1667年) 七月,江南左布政使改称“江南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简称 “安徽布政使” ,江南右布政使改称“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简称 “江苏布政使” 。
不过,康熙年间, “江南省”与安徽、江苏 仍在交接中,三个名称并存,直到中后期“江南省”的称呼才渐渐消失。
|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局部)中的苏州景观|
名义上完成分省后, 江宁巡抚 (后称“江苏巡抚”) 、江苏布政使驻苏州,此时江苏事实上省会是苏州,而江南总督、安徽布政使和江苏按察使都并没有马上搬离江宁——江苏按察使到了 雍正八年 (公元1730年) ,才迁至苏州, 安徽布政使则依然在江宁城——安庆只是名义上的省会。
直到乾隆二十五年 (公元1760年) ,安徽布政司才迁到安庆——在此之前, 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安徽事实上的省会都是江宁,也就是今南京 。
|1882年欧洲人绘制的南京、苏州地图 |
江苏那边也很复杂, 统辖安徽、江苏、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一直在江宁 ,江宁与苏州其实都充当了江苏省的省会—— 江苏,或许是历史上唯一并存过双省会的行政区。
|1820年的安徽与江苏|
资料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叁> 孪生同貌
“长得像” 是双胞胎的最鲜明特征—— 安徽与江苏,实在有太多共同之处。 两省亲密无间、同根连枝 ,兄弟之间的省界,是各自跟邻省之间最长的一段。
一、|高矮胖瘦,几乎相同|
安徽14.01万平方公里 的陆地面积,比 10.5万平方公里的江苏 多了不少,但 江苏拥有海域 ,而且河流造陆还在进行中。地图轮廓可以清晰看出—— 两位兄弟的高矮、胖瘦,大体一致 : 胸部都被淮河束了一道,腰部都被长江玉带横腰 。
淮河 平直流淌,流出平直的“一”字,转折点大约就在两省交界处。 长江 先是从西南流向东北,又从西北流向东南,流出一个 “八”字 ,中点就在南京附近。这么说, “徽京”又双叒叕多一条证据。
|安徽地图及主要水系|
二、|同饮淮河、长江之水|
长江在安徽、江苏境内分别穿行 416公里、433公里 长度接近,分别又有 “皖江”、“扬子江” 之称; 淮河分别横穿皖北、苏北 ,成为象征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
|江苏省主要地貌格局|
三、|都有大型淡水湖,都是鱼米之乡|
两省的经济中心都围绕一个大型淡水湖, 江苏是太湖,安徽是巢湖,二者均为我国传统“五大淡水湖”之一 ,它们都是长江流域的大湖,同为天然的“长江之肾”。太湖平原、巢湖平原,同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
|太湖卫星地图|
|巢湖卫星地图|
四、|江苏有苏南、苏北,安徽有皖南、皖北|
因长江、淮河横穿,两省也基本上跨 淮北(黄淮)、江淮、江南 三大块,进而又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二分法的皖北与皖南、苏北与苏南,也有人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不南不北的 —皖中和苏中。
五、|两省都有天然的“散装性”|
在江河划分的地理单元基础上,两省均形成了缤纷的区域文化,安徽有涡 淮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新安文化)、桐城文化、庐州文化 等;江苏有淮 徐文化、淮扬文化、淮盐文化、金陵文化、吴越文化 等。
|安徽&江苏方言地图|
底图:《中国语言地图集》
两省在方言上也大体分成三大方言区 ——中原官话、江淮官话、长江以南的南方方言,不同的是,江苏的江南地区以 吴语 为主,安徽的江南地区有 徽语、赣语、吴语 。
值得一提的是,两省的省会合肥、南京,同属江淮官话区。
<肆> 和而不同
再亲的双胞胎,母亲也能分出来,即使长得再像,也必有不同之处:
一、|安徽山地更多,江苏湖海更广|
相比东部的同胞江苏, 安徽地形上更为复杂、立体 ,分布着大片山地丘陵——重要是西南部的大别山区,名山以 古南岳天柱山 为代表;东南部的 黄山山区,是安徽屋脊所在 。而江苏除了边缘的低丘,大部分区域是平坦低矮的平原。安徽的最高峰是 海拔1864.8米的黄山莲花峰 ,它不仅傲视安徽,也是华东地区最高的山峰之一, 比东岳泰山还高了300多米。
|安徽&江苏最高峰三维遥感影像|
相比西边的兄弟, 江苏虽然地形单调,但水域更广,有全国排名第三、第四的淡水湖太湖、洪泽湖 ,还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 大运河 ,以及比江湖更广阔的大海。
|山东与江苏交界处的黄海海州湾 |
二、|安徽省会年轻、在中心,江苏省会古老、在边缘|
合肥、庐州, 这两个地名都很古老,但在变成省会之前,它一直充当军事要塞,处于地理单元的边缘地带;
|合肥及周边夜景灯光图 |
而 江苏省会南京,则是著名的古都 ,长期不仅是江苏的政治文化中心,甚至是中国南方的重要中心城市。
|南京及周边夜景灯光图 |
合肥 在整个安徽的江淮分水岭附近, 位居皖南和皖北之间,几乎是全省几何中心 ; 南京 位于长江以南, 偏距江苏西部 ,距离合肥咫尺之遥, 二者组成了最亲密的一对省会, 因为这种位置,也更加支持了“徽京”之戏说。
|合肥—南京位置关系图 |
三、|经济上“皖弱苏强”|
在经济上, 江苏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而安徽在十名开外。 曾经,二者一个属于包邮区,一个紧邻包邮区。如今,一切都在变化中: 安徽不仅成为长三角经济区成员,而且也成为包邮区新成员。
|长三角城市群夜景灯光图|
安徽人最爱去闯荡的地方,依然是昔日省会南京 ,苏宁的缔造者张近东,祖籍即是安徽, 马鞍山、滁州、宣城等也已经欢呼雀跃地加入南京都市圈。
愿皖苏这对“双胞胎省”比翼双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