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断档 宝鸡民政服务不打折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16 18:48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宝鸡市民政局以疫情为令,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防控工作方案,督促全市各级各类民政服务机构强化责任担当,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放弃休假,全员返岗,担当奉献,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截至目前,宝鸡市各级民政服务机构均平稳、安全运行。

  养老服务机构:封闭管理保安全

  日前,记者从宝鸡市民政局了解到,为了保障养老服务机构内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宝鸡市民政局对全市收住老人的37所养老服务机构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

  养老服务机构人员密集,加之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防控工作难度高、责任大。记者从宝鸡市民政局了解到,为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宝鸡市民政局指导各县区、各养老服务机构夯实责任,细化措施,对全市收住老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停止接待、走访、外出、慰问和探视,取消机构内一切集体性活动;对其余未收住老人的60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1139所农村幸福院,全部暂时关闭。同时,督促指导各养老服务机构每天早、中、晚三次测量登记院内老人和职工、照护员体温,对封闭前回家老人每天电话询问,并督促其测量体温、减少外出。引导院内老人勤洗手、常通风、勤换衣,采取错峰就餐、病房送餐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2月21日,记者在宝鸡市社会福利院看到,有的老人在房间里插花,有的老人在画画,还有一些老人在护理员的帮助下,和家人视频聊天。午饭时间到了,工作人员把饭菜打好,一一送到老人房间。宝鸡市社会福利院福寿楼主任王静介绍,医护人员每天循环式查房,给老人测4次体温,用循环风对其房间进行消毒,定时通风。对楼道、过道等公共区域,每天进行两次消杀,确保老人居住安全。此外,工作人员还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老人通过微信视频与家人聊天,提供书籍报刊为老人解闷,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救助管理机构:社会救助不打烊

  “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救我,我可能都没命了。”日前,在宝鸡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流浪人员党中滩感激地对前来探望他的市宝鸡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说。据悉,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市11个救助管理机构一直坚持开展救助工作,从1月23日至2月21日,共救助各类求助人员210余人次。

  2月7日晚8时许,渭滨公安分局石坝河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和热心市民王女士将一名男性流浪人员送到了市救助管理站接待大厅。宝鸡市救助管理站按照防疫期间救助实施方案及时进行处理,对该男子全身消毒,测量体温并进行安全检查。因男子无法描述清楚自己的姓名及家庭住址,按照救助惯例,市救助管理站为其暂起名为党中滩,将他安排进站里的防疫隔离区居住,每天三次监测体温。2月9日上午,工作人员为党中滩测量体温时,发现其体温为38.2摄氏度,再次测量体温仍在38摄氏度以上,按照防疫要求,宝鸡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刘建荣立刻组织管理科王松海、石向东联系120将其送往定点医院进行陪护检查,并立即向金台区防疫指挥部、市民政局值班室和社会事务科上报了有关情况。后经宝鸡市定点医院人民医院详细排查,党中滩病情确诊为肺结核。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党中滩病情已趋稳定,身体及精神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

  党中滩只是疫情防控期间宝鸡市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之一。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宝鸡市民政局及时制定下发了《全市救助站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督促指导全市11个救助管理机构一手抓疫情防控,采取体温检测、区域消毒、隔离留观、送医救治等措施,确保无外来输入、内部无一人传染;一手抓街面巡查,开展冬季送温暖专项救助,共救助各类求助人员210余人次,其中站内救助84人次,站外救助120余人次,向求助对象送去棉衣40余套、口罩190余只、食品80余份、返程车票20余张,使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求助对象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因公共交通停运导致的社会救助申请难问题,市民政局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网上申请办理,发布自助救助微信二维码及救助流程,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可按程序申请网上办理,随时申请、随时受理,确保困难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殡仪服务单位:丧事简办防聚集

  记者日前从宝鸡市民政局获悉,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殡葬服务工作,全市统一暂停殡仪服务单位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鼓乐迎送等活动,最大限度减少治丧人员聚集,有效保障了家属、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月21日上午,记者在宝鸡市殡仪馆看到,入口处设置了疫情检测卡点,工作人员对进入殡仪馆的人员和车辆逐一进行登记,为驾乘人员测量体温,对车辆进行消杀。在殡仪馆办事大厅,办理手续的家属均未超过2人,接待的工作人员也都穿着防护服,佩戴了口罩。宝鸡市殡仪馆副馆长王学义介绍,殡仪馆是民政服务重要窗口,为了保证防疫期间殡仪服务不断档,市殡仪馆全体干部职工春节至今一直坚守岗位。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市殡仪馆通过发告知书、张贴告示、电话通知和现场劝导等形式严格控制治丧人数(不超过5人)。推行丧事简办,暂停一切祭祀、祭奠告别仪式活动,取消遗体守灵、乐队演奏、遗体整容化妆、遗体铺花等相关服务,以减少人员聚集。对已预约告别仪式的十余位治丧群众,主动对接,劝说其取消告别会。此外,安排专人每天对馆内分区域进行消杀,每天4次对干部职工的体温及身体状况等基本健康指标进行检测询问,引导全馆干部职工理性科学防控,养成活动出行戴口罩、日常生活勤洗手、环境卫生常保洁等健康文明习惯,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把“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落到实处,为职工和服务对象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服务环境。

  据了解,宝鸡市民政局还暂停了9个经营性公墓和城乡公益性公墓祭祀祭扫活动,为群众提供电话委托敬献鲜花、挂灯笼等文明祭扫代办服务。从1月23日至今,全市共取消集体悼念活动520多场次,为5560余人提供了文明祭扫代办服务,为有力有效防控疫情作出了贡献。

  儿童福利机构:爱心织牢保护网

  近日,记者在宝鸡市儿童福利院的监控中看到,护理人员戴着口罩陪伴着孩子,有的在给孩子做康复指导,有的在陪孩子做游戏。据悉,为了确保安全,市儿童福利院干部职工坚守岗位,有的工作人员近一个月来都没有回过家。

  疫情防控期间,宝鸡市民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疾病防控救治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从疾病防控救治、儿童生活照料、日常卫生管理、疾病监控报告等方面对各县区和儿童福利机构提出更细致、更严格的要求,实行封闭式管理,暂停来院的一切探访活动,确保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收留抚养的儿童健康、安全。

  宝鸡市儿童福利院承担着宝鸡市近200名孤弃儿童的收养管护和医疗康复职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儿童福利院果断采取措施,对院内儿童养育综合楼实行封闭式管理。为确保儿童的正常生活,市儿童福利院领导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从除夕开始,下沉到每个科室、班组、功能区督导检查,解决存在的问题。在集中养育区,60名护理员主动请缨实行72小时封闭式工作制,和儿童同吃同住,用心照顾儿童的日常起居。在类家庭教育区,13名家园妈妈全程陪伴儿童,近一个月时间来,没有一人回过家。院医务科医护人员三天一倒班,每日三次查房,全面掌握孩子们身体状况,对常见病及时治疗。后勤管理人员每天为孩子们烹饪可口饭菜,提供新鲜水果、牛奶,增强孩子免疫力。此外,院内的18名党员积极报名加入抗击疫情“党员先锋队”,一些党员带头在大门口值守,为入院的工作人员测量体温、进行消毒。一些党员主动承担起办公区域的消杀工作,早晚两次对会议室、过道、电梯等处喷洒消毒液。为了防止工作人员感染,十余名党员组建了爱心车队,开着私家车义务接送工作人员上下班。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