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人民政府网站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18 15:32

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接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全市辖3区7县、一个国家级经开区——临港经开区和全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一个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宜宾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总面积13271平方公里,是“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华竹都”“中国动力电池之都”。202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546.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1万人;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37.92%。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4年宜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5.7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65.57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943.87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696.32亿元,增长5.1%。

【历史】

宜宾历史悠久,在距今4万年时,宜宾市境内已有人类生存。春秋战国时,为僰 [bó]人聚居之地,史籍有“古僰国”“僰侯国”之称。战国后期今市境纳入秦之巴、蜀二郡。秦李冰任蜀守时,建置了第一个县级政区——僰道。西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筑僰道城,距今2200余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犍为郡。梁武帝大同十年(544),设戎州。唐贞观六年(632年)设戎州都督府,除直辖戎州及僰道等5县外,还领64个羁縻州,地跨川滇黔,有“西南半壁”之誉。唐天宝元年(742),戎州下辖的存阝马阝(“存阝”,“马阝”,汉语拼音cún mǎ)县更名义宾县。宋太平兴国元年(976),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宾县为宜宾县,此为宜宾一名之始。宋熙宁四年(1071)宜宾县降为镇并入僰道县。政和四年(1114年),戎州改名叙州,僰道县更名宜宾县。1935年设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宜宾和平解放后,先后设有宜宾专区、宜宾地区。1996年10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宾地区,设立地级宜宾市。

【区位】

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川渝滇黔接合部核心区域,处于成都、重庆、贵阳、昆明西南四大城市“X”交汇点,具有直接辐射吸纳 3 省 8 市 3700 万人的优势,是国家重点建设的80 个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50 个铁路枢纽之一 ;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的重要节点 ;是长江经济带沿江绿色发展轴的重要节点和上游成渝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 轴 7 廊 8 通道”主骨架中,有两轴(长三角—成渝主轴、粤港澳—成渝主轴)、两廊(西部陆海走廊、成渝昆走廊)在宜宾交会,宜宾港是国家确立的内河主要港口,被交通运输部定位为长江干支中转港口,境内长江、金沙江、岷江均为规划的国家高等级航道。

【环境】

宜宾地处东亚中纬度的四川盆地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浅丘河谷地域兼有南亚热带气候属性,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整体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各季节特征是:春季回暖早,常有冷空气影响;夏季温湿高,雨量集中多暴雨;秋季迟、降温快、绵雨多;冬季温和霜雪少;秋、冬季云雾多。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宜宾的四季分配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等特点。境内四季热量丰足,年平均气温17.5℃左右。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