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持续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市中心城区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50个凤凰网江西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10-01 22:57

夜幕降临,吉安市后河·梦回庐陵景区灯光璀璨,视觉与梦幻完美结合的水幕电影、飘来阵阵清香的儒林里咖啡馆、热闹的能仁巷里庐陵老字号,让这里成为吉安的新地标。

被称为吉安“母亲河”的后河,曾因城市扩张和污染,失去往日光彩。通过系统治理改造,后河重现“此地风光半苏州”的美景。一条河流的复苏,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化,也为城市增添了生态底色。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吉安市在城市更新中注重保护历史城区整体风貌格局,保持山水环境、街巷格局、历史遗存与视线通廊的完整性,修缮200余处历史建筑、1100余处传统建筑。水巷、能仁巷圣恩堂等历史文化街区的逐步发掘,让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青原区奥克南门小街项目,盘活省粮油集团下属企业闲置厂房,打造集青年创意工坊、主题商业街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创产业聚集区,引入网红美食、精品零售和文创集市等业态商户246家,月均客流量20万人次,年营业额达1.8亿元。

吉安市深入推进“群众主体型”可持续城市更新改革,全力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该市坚持“无体检,不更新”理念,2020年起连续5年开展城市体检,2022年至2024年,市中心城区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50个。2024年,城市体检已拓展至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4个维度,涵盖14个板块69项指标,为城市发展精准“把脉”。吉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该市累计完成791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21.25万户居民,改造建筑1.5万余栋,总面积230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1.12亿元;2022年以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余套,其中国企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经验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城市“边角料”变身“幸福角”。今年,吉安市21个社区入选“好社区”建设省级试点,市中心城区106个闲置地块实施微更新工程,新建48个生态停车场,新增38处口袋公园等休闲场所,一批批街心花园、健身游园落地,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从疏通老城交通“微循环”到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从实现群众“安居梦”到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吉安正通过持续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行动,不断丰富城市内涵,走出一条兼顾功能提升与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的特色之路,让古城焕发新活力。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