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老底子”焕发新活力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11-17 12:34

  “五年来,全市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以数字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出‘技改+链条+品牌’组合拳,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近日,从忻州市传来消息,“十四五”以来,该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东邻京津冀,西接陕西、内蒙古,忻州一头连着西部能源生产大基地,一头连着东部能源消费大市场,是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通道,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环境等各方面优势不断显现。以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忻州几代人奋斗积累的家底、全市产业体系的基底,更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保障就业的主力军。

  “老底子”要坚决守牢守好,必须在确保产业发展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强化危机意识,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力度,以变图存、以转促稳,重塑传统产业优势。为此,忻州全面提升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水平,“十四五”期间,全市原煤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亿吨以上,2024年达到1.05亿吨,先进产能占比达96.43%,位居山西省前列。

  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忻州市大力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全市绿色能源装机达1265.69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61.57%,装机总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首位,是山西省唯一装机规模超千万千瓦的地级市。此外,全市坚持“稳煤、优电、增气、促新”四轮驱动,推动煤电产业链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截至2024年底,已成功建成18座智能化矿井,产能占全市煤矿总产能的55.12%。

  聚企成链、集链成群,才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茂盛森林”。被赋予全新内涵的“专业镇”,成为忻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就业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期间,忻州各省、市级专业镇结合发展实际,力促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延链强链,以产业集群打造带动市场主体壮大,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2024年,忻州市专业镇主导产业产值突破310亿元,带动就业近3万人,培育市场主体超2300户。

  定襄法兰作为省级专业镇标杆,2024年产值突破了170亿元,“定襄锻造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原平市倾力打造晋北煤机生产专业镇,提高产品性能,壮大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助力企业拓应用、创品牌、占市场、促发展,不断优化原平煤机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五台镁基新材料专业镇引进府谷县金川鸿泰镁合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40万吨低阶煤高温热解炉项目,并配套建设年产20万吨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等项目,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

  “十四五”以来,忻州凭借“稳”的定力、“进”的锐气,顺时而动、因机而发,在实干中跑出深化全方位转型加速度。未来,这座雄踞太行、守望黄河的城市,将继续拿出“拼”的姿态、“进”的底气、“争”的劲头,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绿色低碳为底色,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王晟)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