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09 14:31

本报记者  张俊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民生工程,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要求各地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并提出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要扩大服务供给、保障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监管,确保服务可持续。

上海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启动早,多年的探索实践摸索出了工作规律,取得了显著成效。11月2日-4日,本报记者一行赴上海市采访,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全面了解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发展的实践,并重点采访了黄浦、闵行、浦东、松江4区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今日本报推出专题策划报道,以飨读者。

老人在社区长者食堂挑选菜品。

“中央厨房”为老人提供配餐服务并开放外卖窗口方便群众购买。

长者食堂开展多种多样的老年社交活动。

黄浦区创新发展“老字号”长者助餐服务——

“老字号”的新使命

中心城区,寸土寸金,老年人口占比超四成……作为上海市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之一,上海市黄浦区似乎没有更多空间用于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大富贵、光明邨、鲜得来、小绍兴、丰裕……黄浦区是沪上老字号品牌企业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今年,黄浦区民政局充分发挥辖区内老字号集聚的资源优势,推出涵盖18个老字号品牌的34家“老字号长者餐厅”,走出一条破解助餐难题的新路。如今,年满65周岁的黄浦区老年人凭“五边十色”助老服务卡就可在全区“老字号长者餐厅”享受用餐的便利和优惠。自9月1日全区通享服务推出后,黄浦区日均持卡消费人数持续上升,目前已达每天2400余人。

借力老字号,探索新服务

老字号餐饮品牌是不少市民的“心头好”。这样的企业并不缺少客源,为什么会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呢?

这还要从一位热心市民的建议说起:现在的老年助餐很好,但我们很怀念小时候的味道;街头老字号很多,但用餐的人也特别多,排队等候需要一个多小时,我们老年人吃不消。

这条市民建议与黄浦区老年助餐工作方向不谋而合。在黄浦区,老字号品牌企业集聚,全市180个中华老字号品牌中的96个汇集在这里,其中一半以上是餐饮企业。依托资源优势,黄浦区先行先试,推出“丰裕长者餐桌”,升级改造光明邨配餐中心,开展老字号跨门店跨品牌通享试点……

“让老字号多渠道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既能强化居民对老字号的信任,持续提升其品牌价值;又能发挥资源优势,补齐老年助餐服务短板,值得探索。” 黄浦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充分利用老字号门店在辖区较为均衡的布点,集中打造“老字号长者餐厅”,黄浦区联合淮海集团、豫园集团、新世界集团这三大区属集团旗下老字号餐饮企业成立了“老字号助餐联盟”。“今年3月,分管副区长带着我们一家家走访,和老字号餐饮企业沟通交流,鼓励引导老字号参与老年助餐服务。” 黄浦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突出“适老化”,是“老字号长者餐厅”区别于普通餐厅的独特之处。在黄浦区民政局指导下,“老字号长者餐厅”着力打造“三个专属”:

进行专用桌椅、无障碍设施等适老化改造,打造老年人就餐专属区域;

精准把握老年人的消费喜好和口味偏好,设计推出老年人专属配餐;

企业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给予满减优惠、错峰折扣等各种老年人专属优惠。

“参与创办‘老字号长者餐厅’的企业不仅担起了社会责任,也通过推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优惠措施,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结合点。” 黄浦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兼顾义与利,运营可持续

拥有鲜肉月饼、招牌熟食熏鱼、上海本帮酱鸭等特产的“光明邨”是上海家喻户晓的老字号餐饮品牌之一。位于鲁班路上的光明邨配餐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国企承担运营的一家老年助餐配餐中心,之前负责黄浦区4个街道的助老午餐。2022年,黄浦区民政局将之升级为老年助餐“中央厨房”,为全区10个街道的老年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每天大约服务3000位老年人。

走进光明邨配餐分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全自动米饭生产线。中央厨房坚持采用新鲜食材、标准工艺,由专业厨师烧制营养均衡的适老菜品。加工好的餐食先被送进封闭配餐间,由工作人员装盒,再送至灭菌区经微波加热灭菌,装箱后用送餐保温车配送至16个配餐点,并于中午11点前送到老年人手中。

这样一份高品质的“老字号”助老餐价格并不贵。记者了解到,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光明邨配餐分公司推出了多个种类的配餐服务,套餐价格由最初的8元拓展至12元、15元、20元三档,让老年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既要维持高品质,又要价格实惠,这家“老字号”的经营之道是什么?“如果只做助老餐,肯定办不下去。”光明邨配餐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2013年曾一度面临非常大的资金压力,为了持续稳定经营,在政府支持下,公司开放了一个外卖窗口,每天利用早餐和午餐的时间空当做老年人比较喜欢的光明邨品牌熟食,通过外卖窗口售卖,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老字号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帮老年人及其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既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让上海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温暖。“我们提供的传统本帮菜肴比较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他们非常愿意来用餐。作为企业,我们肯定要追求经济效益,但作为老字号国有企业,我们更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光明邨配餐分公司负责人说。

扩大影响力,敬老氛围浓

发动老字号餐饮企业参与,不仅提升了政府推进老年助餐服务的速度,也让黄浦区摸索出了一条规律——只有让企业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能实现“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赢。

今年3月,黄浦区成立“老字号助餐联盟”;5月,五里桥街道试点老字号餐饮企业跨品牌联动,黄浦区老年人拿着“助老服务卡”就能到“老字号长者餐厅”享受专属优惠;9月,黄浦区完成了34家“老字号长者餐厅”全区通享专属优惠服务。

短短几个月,全区10个街道的“助老服务卡”申请数量接近8万张,占黄浦区常住老年人口的53%,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到“老字号长者餐厅”用餐。

老字号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也影响和带动了黄浦区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助老的热情。各街道发放的“助老服务卡”,全部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黄浦分会专项支持;所有“老字号长者餐厅”的适老化改造费用,全部由爱心慈善力量通过黄浦区老年基金会定向捐赠资助。紧急呼叫的应急铃、供老年人放拐杖的桌边凹槽、适合老年人坐的椅子……一个个适老化场景,都是商家和社会力量为老年人细心打造的“小惊喜”。

如今,“老字号长者餐厅”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市内的许多品牌餐饮企业都表达了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的意愿。记者了解到,黄浦区正在积极完善相关制度设计,比如对参与老年助餐的“长者餐厅”按照就餐人数进行以奖代补,激励企业更好地开展为老服务;在制定优惠措施时,政府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导鼓励更多优质品牌连锁餐饮企业加入老年助餐服务行列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老字号长者助餐服务为黄浦区的老年助餐服务带来了蝴蝶效应,汇聚起了多元爱心力量,未来将会让更多老年人乐享助餐服务。” 黄浦区副区长林竞君说。

闵行区“助餐+”模式拓展为老助餐服务——

打造为老服务“新家园”

60万常住老年人口,老龄化社区多,老年助餐服务需求强烈……近年来,闵行区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持续扩点布局、增能提效,创新打造“助餐+”服务模式,在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嵌入”多项为老服务功能,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公益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助餐服务体系。

共享“一站式”为老服务平台

位于华漕镇的虹桥雅苑社区长者食堂,是三个动迁小区环绕之下的公建配套,为周边1200余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今年3月启用后收获诸多好评。

其实,这里并不是专门面向老年人,而是为老年人提供优惠和特价、面向社会开放的社区食堂。“小区比较新,目前社区居民没有太多的公共活动场所。”闵行区民政局副局长曹颖介绍,今年上半年社区长者食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业后,居民特别喜欢到这里活动。

“如果只做老年餐,运营压力非常大,所以我们面向社会运营,同时为老人提供更多服务。”华漕镇老龄办负责人陆瓒荔认为,如果运营方压力降低,他们对老年人的服务品质就会更好。

“目前,我们每天的供餐能力达到800人次,其中老年人约占半数。”虹桥雅苑社区长者食堂店长介绍,在开设早餐和午餐基础上,食堂还同步开展“助餐+”服务,每月开展讲座、手工、观影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用餐之余,老人们还可到毗邻的方亭路为老服务中心,享受爱心理发、辅具租赁等“一站式”服务。周一演沪剧、周二练柔力球、周三跳广场舞、周四讲秋冬养生、周五放映怀旧电影……在服务中心门前的小黑板上,一周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92岁的姚爷爷最喜欢健身,他习惯吃完饭先休息一会儿,就到为老服务中心摆弄健身器材。“现在条件这么好,家里孩子也孝顺,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心!”一位“老伙伴计划”的志愿者在一旁说。

记者了解到,虹桥雅苑社区长者食堂这种“助餐+”模式已得到广泛采用,在闵行区已建成的41家社区长者食堂,“助餐+”正发挥着营造“新家园”的作用,拓展出多种服务。比如,“助餐+智能应用”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时代,开启智能化生活;“助餐+公益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定期开展助老、普法、弘扬传统文化等公益活动;“助餐+食养指导”从营养健康角度,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

社会化运营,服务全体居民

“这里地段好,周边企业多,不少上班族来食堂吃饭。”今年7月,位于莘庄工业区的鑫都社区长者食堂开业了,住在附近的赵伯伯很高兴:“这里饭菜健康又实惠,老年人还可以打折,我们几个老邻居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吃饭。”

走进鑫都社区长者食堂,可以看到长者用餐区、居民就餐区、菜品发售区、公共活动区等设计布局合理,同时还有适老化桌椅、无障碍坡道、防滑地胶等。食堂上下两层,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能够覆盖莘庄工业区5个居委会、10个小区,惠及周边4500余名老年人。

鑫都社区长者食堂采取公建民营方式,由深耕为老助餐的上海缘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政府提供了场地,我们企业在运营上就要让利给社区居民,菜品定价比周边社会餐饮便宜15%—20%,吸引了不少上班族来就餐。”据运营方介绍,“我们可以提供一日三餐,早餐有十多个品种,午餐和晚餐每天换菜单,平均每天的用餐人数都在700人以上,其中老年人占七成。”

面向全人群的社会化运营,不仅让社区老年人吃上了热乎饭,缓解了周边上班族“就餐难”“就餐贵”的问题,也让运营方开辟了增收渠道。“社会化运营,是上海主推的一种模式,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企业运营得好,也有能力提高为老服务品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优惠。”闵行区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聂晶说。

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

作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闵行区近年来积极推动政策落实落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补贴政策上,闵行区对政府举办和建设的助餐服务场所,根据规模大小给予分档补贴;对于经区民政局审批同意设立的社区食堂、助餐点,按照实际供餐量每年给予分档运营保障补贴;对老年助餐点给予不低于3000元的运营保障补贴。同时,对闵行区各街镇属于低保等低收入群体且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每人每天6元的餐费补贴。

一系列政策红利,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仅品牌餐饮企业“加盟”社区老年助餐,而且养老机构也开始面向社区开展助餐服务。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我们形成了多种为老助餐服务方式,逐步构建起方便可及的‘15分钟生活服务圈’。”曹颖介绍,一是“中央厨房+专业配送”,在区民政局指导下,各街镇科学布局为老助餐集中配送中心,优化“中央厨房加工分装—热链配送至助餐点—志愿者分送到户”全链条服务流程,解决了助餐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社区食堂+委托运营”,积极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充分对接品牌优质、信誉良好、服务创新的助餐服务公司,择优将其引入闵行区助餐服务领域,目前全区已将32家社区长者食堂委托给品牌餐饮企业经营,放大了品牌服务辐射效应;三是“机构辐射+专业助餐”,鼓励养老机构“破围墙、增功能”,利用养老机构做老年餐的专业优势,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适合口味的餐食,目前全区已有12家养老机构提供专业助餐服务,其中有4家社区食堂嵌入养老机构,有8家养老机构食堂参与助餐,老年助餐服务网越织越密。

浦东新区引导多方力量提供多元助餐服务——

超大城区的“小食堂”

浦东新区是上海市老年人口总量最大的区,作为一个辖区面积1210平方公里,拥有12个街道、24个镇的超大城区,浦东新区户籍老年人口近108万,约占户籍总人口的33%。

浦东新区辖区内,既有繁华的城区,也有现代化的城镇,还有美丽乡村,如何做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用餐需求?

因地制宜布局,科技赋能养老,浦东这座魅力新城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养老答卷——截至目前,全区建成老年助餐服务场所341家,其中社区长者食堂44家、助餐点297家。

繁华城区:有限资源精准覆盖“刚需”

黄浦江畔,东方明珠身后,正是不断刷新天际线的陆家嘴街道。这里,既有商业高楼,也有老旧小区;既有新市民,也有老住户;既有年轻态,也有老龄化。这个街道,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30%,深度老龄化特征明显。

如何精准“捕捉”老年人多样化的就餐需求,并用“一根针”穿起“刚需”老年人“千条线”?陆家嘴街道最先探索。

2020年,陆家嘴街道在梅园三村小区建成社区长者食堂。一楼方便老年人就餐,二楼则设置了智慧健康驿站、助浴助洗和活动空间。

“我住在这个老小区的对面,走过来只需五六分钟,来这里吃饭很方便,还能到楼上享受休闲、娱乐、健康等服务。”和很多老邻居一样,68岁的赵阿姨是长者食堂的常客。

“85折,费戈曼公司再为您立减5元。”在梅园三村小区社区内的长者食堂的收银条上,“陆家嘴街道膳食改善计划”捐赠项目的爱心企业、捐赠金额清晰可见。

“陆家嘴街道膳食改善计划”是该街道联合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推出的为老服务社会化参与项目,倡导爱心企业为老年人助餐提供优惠折扣。

“截至目前,参与捐赠的爱心企业已扩展至13家。陆家嘴街道为老助餐补贴资金全部由该计划统筹落实,街道不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浦东新区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养老服务处)处长李志伟告诉记者。

凭借辖区内丰富的高科技企业资源,智慧应用和金融科技也不断落地社区长者食堂的各种应用场景中:加装NFC芯片的智能餐碟“可读又可写”,实现了价格和菜品的自动识别;引入支付宝技术团队,老年人“刷脸”即可实现人员识别、精准补贴和无感支付;开发智慧点餐APP,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点餐和送餐上门的便利。此外,还联动智慧健康驿站和家庭医生,为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膳食档案。社区食堂及时记录老年人就餐情况,健康管理员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测,家庭医生根据老年人病史、健康体测及饮食情况给出专属膳食建议,精准帮助老年人科学动态管理日常饮食。

现代城镇:多点布局推动餐饮一体化

“浦东新区面积比较大,不能搞‘一刀切’。我们主要通过政策牵引,激活市场力量。”李志伟说。

在老龄化程度达34%的潍坊新村街道,空巢老年人数量不断上升。已建成的1个社区长者食堂、9个社区助餐点,仍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用餐需求。2021年年底,潍坊新村街道与一家诚信度较高、菜品比较符合老年人胃口的餐饮企业合作,设立“老年助餐社会餐桌”,老年人凭就餐优惠卡可享受优惠。

白天子女上班,午饭没人做,怎么办?针对部分高龄老人午餐难题,三林镇进一步优化助餐点布局。2020年,镇里设立第一家社区长者食堂,随后不断拓展社区长者食堂和助餐点,满足了全镇老年人就餐需求。

康桥、周浦等街镇内有大量的企业园区,居民区依园区而建,虽然老龄化程度不高,但老年人有助餐需求。这些街镇便与企业协商,将老年助餐点设在园区附近,方便老年人的同时,企业员工也可前来就餐,成为企业关怀员工的一项福利。

美丽乡村:建设枢纽平台拓展“社区客厅”功能

在浦东新区农村,许多老人守护着乡愁,但也面临着留守、独居的现实困境。近年来,浦东新区在社区老年助餐场所中“嵌入”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农村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需求。

今年7月,高东镇社区长者食堂开业,食堂内设有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开展养老顾问咨询、健康自检、亲子互动、慈善公益等服务和活动,打造居民家门口的“社区客厅”。

大团镇社区长者食堂在满足老年人助餐需求的基础上,借助“老伙伴计划”,组织健康低龄老年人成立老龄工作志愿者团队,为失能高龄老年人服务。

“我们希望把社区助餐服务设施建成枢纽平台。在这里,老年人不仅能吃饭,还可享受各种服务。政府通过政策牵引把平台搭好,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做好养老服务这篇大文章。”李志伟说。

松江区打造优质均衡的老年助餐服务——

一卡通吃 一体布局 一键直达

松江区地处黄浦江上游,历史文化悠久,被誉为“上海之根”。这里既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又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户籍老年人口占比30.2%。

近年来,松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结合“15分钟生活圈”建设,在建设布点、系统结算、政策扶持、质量监管等方面探索实践,逐步形成具有松江特色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如今,在松江区,25家长者食堂和169个助餐点,每天可提供老年助餐服务2.5万人次。这项“热乎乎”的服务不仅赢得了市区老年人的认可,也逐渐改变着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一卡通吃”全区通享

“以前,我都是自己买菜、烧菜,不太注重营养搭配。现在,食堂里的菜荤素搭配,性价比也很高。”今年4月,叶榭镇首家社区长者食堂开门营业,3元的香菇菜心、5元的雪菜肉丝、8元的糖醋小排……村民李阿婆感觉挺实惠,“松江户籍的老年人买一份14元的套餐,政府有4元补贴,我们只用掏10元。不只在叶榭镇,上次我去松江城的女儿家,拿上敬老卡去社区长者食堂吃饭,也一样有优惠。”

“之前,松江区也和大多数地方一样,是以街镇为单位,对在社区长者食堂用餐的老年人给予优惠和补贴。由于各街镇财力不同,优惠和补贴额度也不一样,更没有跨街道使用的一卡通。”松江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金星介绍,从2016年5月1日起,全市开始推行银联借记卡“上海市敬老卡”,具有上海户籍且年满65周岁即可办理。抓住这个契机,松江区开发上线了统一的区级老年助餐服务结算系统。

“这个系统整合了助餐用户、机构和订单数据,实现了智慧结算、全区通刷。用餐消费时,老年人只要刷银联卡,相关数据就能传至助餐补贴管理系统,无论在区内哪个助餐点刷卡就餐,优惠金额都可实时抵扣。区民政局和街镇按户籍老年人用餐数据统一结算,实现了全区所有助餐点‘一卡通吃、一卡通算’。”唐金星介绍,根据平台数据,目前申请接入助餐系统的老年人有3.47万人,占全区常住老年人口的1/10,平均每天有3000多位老年人享受助餐补贴。

“一体布局”多元参与

家住九里亭街道的胡阿姨腿脚不便,平常和老伴总是凑合着吃。前两年,家门口建好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他们成了长者食堂的常客,每天都来吃午餐,“这里是政府办的,饭菜既营养又可口。希望长者食堂越来越多、越办越好。”

近年来,松江区助餐服务场所数量不断增加,社区长者食堂实现了街镇全覆盖。一些街镇还不止有1家,像方松街道、佘山镇、九亭镇、石湖荡镇等均已建成2家社区长者食堂。松江区也于今年年初发布《松江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服务运营扶持办法》修订版,进一步完善对老年助餐场所建设、日常运营、老年人就餐三方面的区级政策,且支持力度不小:

——在建设补贴方面,对于社区长者食堂,市、区两级财政给予20万元—100万元的建设补贴;对于老年助餐点,市、区两级财政给予2万元的建设补贴。

——在运营补贴方面,根据年度实际供餐数据,区财政给予每人每天2元—3元的街镇助餐补贴,用于支持辖区内老年助餐场所日常运营,补贴餐饮成本、购买送餐服务等。

——在就餐补贴方面,对松江区户籍65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给予每天4元的就餐补贴;对其他松江区户籍65周岁以上老年人给予每天2元的就餐补贴。

政策利好点燃参与热情。“通过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我们积极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松江区民政局副局长徐伟介绍。一方面,本地餐饮企业陆续加入,开拓运营老年助餐场所。位于中山街道的中山幸福里社区食堂由餐饮企业承接后,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多种价廉味美的套餐,还推出了具有松江特色的专供菜品,当日采购、新鲜烹饪,受到社区居民欢迎。另一方面,市区优秀助餐连锁企业也进驻松江。目前,上海缘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承接运营了泖港镇黄桥村社区长者食堂和车墩镇社区长者食堂,他们引入智慧应用场景,在每道菜的电子屏介绍里显示脂肪含量、热量等数据,让老年人“一屏观营养”。

此外,还有部分社区长者食堂采取“公建公营”方式。方松社区食堂是方松街道运营的老牌社区食堂,自2012年起,该食堂就推出了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帮助周边老人解决一日三餐。由于菜品样式多、价格实惠,还经常上新应季美食,不仅吸引老年人,年轻人也喜欢来。

“一键直达”温暖到家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言,每天买菜、烧饭不是件容易事,他们对于社区助餐配餐服务非常期待。同时,郊区面积较大、人口分散,对于送餐的需求量更大。于是,一些镇探索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打通了老年助餐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政府办了社区长者食堂,便宜又好吃,但我老伴儿腿脚不方便,去食堂吃饭有些费力,我都是叫餐过来。”家住新桥镇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通过手机点餐,随用随点、随叫随到,非常方便。

今年,新桥镇社区长者食堂与“饿了么”平台合作,打通了“线上点餐、线下配送”双服务。该镇还创新做法,通过“饿了么”平台向绑定的老年人就餐补贴对象每日发放“惠老助餐红包”,用于抵扣老年人就餐补贴费用。“老年人还享受免费送餐服务。”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打包费、第三方平台管理费等成本为每次3元,先由社区长者食堂垫付,之后由区级助餐场所补贴转移至新桥镇后,再补贴给社区长者食堂运营方。

还有一些街镇,在原有的老年睦邻点、老年活动室等养老服务场所内,叠加助餐功能,方便老年人就近取餐。

面积达700平方米的岳阳街道社区长者食堂是一个“超大食堂”,开业两年来天天人气火爆,目前每天接待用餐人数超过1000人,其中享受老年助餐补贴的超过800人。街道还将社区长者食堂作为配餐中心,联合荣乐居委会等13个助餐点,通过“老伙伴”“老年基金会送餐”等项目,鼓励志愿者、楼组长等为腿脚不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门,真正解决了助餐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上海市老年助餐服务2019年以来大事记

●2019年5月30日,上海市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举行。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会上强调,养老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既现实又紧迫,更事关长远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抓住养老服务工作推进的着力点,补短板、提质量、扬优势、促联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实际的养老服务路子,让上海这座城市的寿星更多、老年人的笑容更多,让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不竭生机和活力。李强在提到老年助餐服务时表示,坚持公益定位,加强精准对接,进一步优化老年助餐配送体系,增加助餐点数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更多样、更优质的餐品和服务。

●2019年,上海市出台《关于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坚持公益定位、加大社会参与和注重质量提升的角度出发,要求着力在街(镇)层面建设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长者食堂;为方便老年人用餐,在居(村)层面广泛设立可以就近用餐和具有中转功能的老年助餐点。

●2020年12月30日,上海市人大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自2021年3月20日起施行。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开设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等社区助餐服务场所,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服务,并保证膳食质量。本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作共建等方式,支持社会餐饮企业、商业零售企业和网络订餐平台等,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助餐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或者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食堂,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助餐服务。

●2021年9月,《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规划要求,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健全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做实专业照护、助餐服务等八类标准功能服务。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深化“组、村、片、镇”四级网络建设,其中在片区层面均衡布局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及社区托养、老年助餐等功能性设施场所。

●2021年12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本市“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供餐能力达到每天25万客。对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供餐能力分档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社区长者食堂供餐能力在每天800客及以上的,一次性补贴50万元;500(含)-799客的,一次性补贴30万元;150(含)-499客的,一次性补贴10万元。老年助餐点,一次性补贴1万元。各区按照不低于1∶1配比。

●2023年7月,上海市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大力兴办社区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等社区助餐服务场所,到2025年全市日供餐能力达到25万客,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普遍提供助餐配送服务。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