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华山镇:仙峪口村“小民宿”撬动“大经济”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12 17:03

陕西网讯(通讯员 骆向阳)乡村民宿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华阴市华山镇坚持发展乡村特色民宿,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天然优势,增添乡村民宿亮色。

华山镇仿车村仙峪片区位于华山山麓,陇海铁路以南,紧邻华山仙峪景区,林木茂盛、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仙峪河依村流淌,境内溪流潺潺,山水相依,自然景观遍布周边,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发展休闲乡村可充分利用旅游人文资源,通过农家乐有效促进该村旅游产业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打造成集田园观光、休闲度假、农耕农趣等项目为一体的休闲农庄集群,是远近闻名的农家乐专业示范村。以美丽乡村为平台,大力发展农家餐饮、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新型旅游服务业,截至目前开办特色农家乐71家,并和省内外20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日平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以乡村振兴目标,将仙峪口村作为首批3P项目美丽乡村示范点。按照“吃、住、行、游、玩”五大功能整体谋划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2017年先后被华阴市、渭南市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美丽宜居示范村”,2018年5月2日央视七套“美丽乡村中国行”栏目,对仙峪口村进行专题报道。

精准施策,夯实乡村民宿基础。

按照“村庄变景点、田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为中心,把环境整治摆在首位,通过提升道路畅通率、绿化率等基础设施,促进民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先后斥资3000余万元,对给排水管网、道路、建筑立面、门楼、厕所、厨房等进行改造升级,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对通村旅游路进行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并实现公共无线网络全覆盖,与华旅集团联合投资建设可容纳800余辆车辆的生态停车场2000平方米。印制宣传材料一万册并联系媒体强化宣传,打造区域民宿品牌优势,将旅游民宿纳入全镇旅游宣传营销体系。开发多种民宿业态,建设文化广场2500平方米,对文化长廊进行布置装饰,刷写陕西八大怪、二十四孝文化墙、村规民约等内容;布置5条红灯绿植长廊,对民宿品质进行提档升级。扩建农家乐20余家,修建古朴典雅极具民俗特色的文化客栈客房110间,使农家乐可日接待1000余人。扩建蔬果采摘园区80亩,采取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等方式优化民宿业主办证流程,将村落田园、乡风民俗、生产生活等变成消费产品,将“闲置小院”变成“向美而居”的精品民宿。

创新模式,保障乡村民宿盈利增收。

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富农村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实行“党支部+”模式运作管理,走出了一条由党支部引领的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对村内农家乐的卫生、消防、食品安全等重要内容建立定期与抽查相结合的检查考核机制,落实法定节假日的安全检查制度,游客由党支部统一接待管理,按照各农户实际接待承载量、接待能力及季度考核成绩从优分配至各农户家中,杜绝恶性竞争保证服务质量,并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立华阴市盛煜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将农家乐统一管理,树立品牌形象,强化品牌效益,参与市场竞争。探索“民宿+休闲康养”“民宿+文化体验”“民宿+教育研学”“民宿+特色餐饮”“民宿+亲子活动”“民宿+产品采摘”等多种模式,建立野菜采摘园区、绿色果蔬采摘园区、农家乐经营区、自然风景游玩区等产业板块。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农家饭菜、绿色养生的山野蔬菜,开发垂钓、登山、亲水、采摘等游玩项目。同时与华旅集团合作开发攀岩、骑行等户外活动,不断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增效。

仙峪口村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大力发展农家乐及相关配套产业,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周边扶贫产业发展,近三年来,人均年纯收入增长两倍以上,旅游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达85%以上。旅游收入已经成为该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实现生活富裕。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