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
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它的历史会隐藏在许多不经意的地方
例如道路和桥梁的名称

有多少座桥?
这些路名桥名都藏着哪些密码?

经过整理得到2042条有效数据
我们看到了
↓↓↓
我的天

黄、青、绿、红、银、铜、乌,各种颜色都很多
出现最多的动物前三名是:龙、马、凤
还有“神马”、“泥马”这些奇葩的名字……



脑袋瓜想一想
南京有哪些个“门”呢?


600多年来,南京的城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城门中现在保存较好的仅有城南中华门、西北挹江门、城东北玄武门、城东的中山门。至于外城墙和“外十八”城门,早已不在,单留下原城门名称当作地名,其中只改了一处,即改姚坊门为尧化门。


南京不少道路以省市命名。1930年,有关部门通过了一批名称规划:城南以南京旧称,如白下、建康、建邺等命名;城中以大城市,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命名;城北以省名如江苏、湖南、山西、福建、黑龙江等命名。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道路以山河湖海等自然景观命名的现象在南京颇为明显。
九华山、普陀路、天竺路、珞珈路、武夷路、昆仑山、洞庭路、天山路、峨眉路、琅琊路.....走在南京的路上,仿佛感觉自己生活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


山与河的交融在道路命名上达到了极致:
横向道路以江河命名
纵向道路以山岳命名


南京路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颜色是
金色、黄色的暖色系↓↓
金银街、金马路、金沙井、金桥路、金牛路、金燕路、金穗路;
金箔路、金盛路、万金路、长金路、高金路、扬金路、涌金路;
紫金路、金创路、金智路、金尧路……
排在金之后,是纯洁的白↓↓
白龙江、白衣庵、白云亭、白云路、白马路、白菜园;
白果路、白云巷、白灵街、白沟路、白石涧路……
排在第三是高贵的紫色↓↓
紫金路、紫气路、紫霞街、紫菀路;
紫荆花路、紫云大道、紫薇北路……
除了金白紫,南京路名还有黄、青、绿、红、银、铜、乌……



龙、马、凤
//于是有关龙的路名遍布南京//
银龙路、云龙路、威龙路、新龙路、转龙巷;
龙口路、龙脊路、龙湾路;
龙虎巷、龙蟠路、龙池路、龙溪巷、龙城路、龙山路;
龙津路、龙淮路、龙西路、牧龙路、龙秣路;
龙眠大道、龙湖东路、龙须湖路、龙王大街……
//紧随龙后的,不是凤,是马//
白马路、金马路、青马路、黄马小道;
马台街、马府街、马道街、马家街;
饮马巷、新马路、奔马路、马群新街;
马浦街、马高路、马南路、马营路;
天马路、神马路、马濮路、西止马营……
//当然,凤也少不了//
丹凤街、来凤街、翔凤路;
凤游寺、凤南街、凤宁路、凤坛路;
凤桐路、凤水路、凤仪街、凤鸣湖、凤滨路……
//除了这些,南京地名中还有//
燕、虎、牛、鸡、羊、鹤、鹅、狮、象…….简直就是一出动物世界!
//还能凑个十二生肖//
老鼠墩、牛首山、老虎桥、兔耳巷、龙蟠路、蛇盘岗、泥马巷、羊山、猴山、鸡鸣寺、狗耳巷、猪头山


在文学空前发达的唐宋两朝
先后有59位诗人为南京留下了592首诗词
那些古代诗句里的南京
也有着别样的古韵之美:
桃叶渡: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东晋·王献之《桃叶歌》)
渊声巷:渊渊其渊,浩浩其天。(战国《中庸》)
长干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唐·李白《长干行·其一》)
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

南京的地名里也保留着当年威严的“皇城”影子
字里行间透露着昔日“皇族”的气质
而且一来就是一整套:
明故宫、午朝门、御道街、北安门街、西安门、东华门、西华门……
这些都是围绕着当时的明朝皇宫——明故宫服务的,如今它们的遗址与所在地,依然沿用了曾经的名称。
还有围绕着明太祖朱元璋陵寝——明孝陵的一些地方,当时的地名也被保留、延续了下来:
孝陵卫——因明孝陵的卫戍部队孝陵卫曾驻守此地而得名。
下马坊——古代在宫禁陵墓或庙宇寺院前建立牌楼,乘车骑马的人到此,必须下来步行,故称下马坊。
卫岗——因此山岗上曾有驻军守卫孝陵而得名。


南京的地铁2号线有一站叫做“马群”,别说,明朝时这边还真是朱元璋养马的地方,马群附近,不仅有青马、黄马,还有金马、神马、天马……好大一个马场!


-“什么路?”
-“我跟你说了去神马路呀!”
-“好好说话!你到底去什么路?”
-“神马路呀!”


清朝时,这里住了一位姓梅的地主,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将他家变成了一堆灰烬,人称“梅家灰堆”,后来误传为“煤灰堆”,于是干脆变成了地名。
这些南京特有的路名
构成了这座城市特殊的记忆
这么有趣,你喜不喜欢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