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民:“褒中”与“蚀中”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11:36

徐卫民:“褒中”与“蚀中”——刘邦进入汉中路线新议

2022-01-04 20:50

//秦汉研究专辑

“褒中”与“蚀中”——刘邦进入汉中路线新议

徐卫民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摘要:项羽入关后,分封十八诸侯,刘邦被分封到汉中。从关中到汉中要翻越秦岭,当时有多条道路可以通行,但当时刘邦是从那条路到的汉中,学术界见仁见智,本文从史书记载和实际调查来分析,认为刘邦去汉中走的是褒斜道。

关键词:褒中;蚀中;刘邦;汉中

汉中是刘邦的“始封之地、兴王之所”,当刘邦被分封到汉中后,是从哪条路到汉中的,由于史料记载的简略,两千年来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史念海、黄盛璋、李之勤、辛德勇、郭清华、马强、晏波、孙启祥等对此问题进行相关分析研究。[1]概而言之,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其一、子午道说

据文献记载,汉元年(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2]《汉书·高帝纪》载:“夏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羽使卒三万人从汉王,楚子、诸侯人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张良送至褒中,汉王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烧绝所过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且示项羽无东意。”[3]《汉书▪张王陈周传》也云:“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烧绝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4]

“杜”指的就是长安城之南的杜县,其遗址所在有两说,其一是指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林带路的西段两侧;其二是指今西安市南郊杜城村。我赞成第二种观点。林带路一带是汉代杜陵邑所在地,是因为杜陵而设置的。而汉初的杜应在杜城村。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于今杜城村一带建杜伯国。春秋时代,秦武公灭亡了杜伯国,并于此地设杜县。《汉书·宣帝纪》记载,“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5]杜陵在其东9公里。秦汉时代,杜陵及其附近称“杜东”或“杜东原”,汉宣帝刘询陵墓因筑于当时杜县辖境之内的杜东原上,故名杜陵。

对于“蚀中”如何理解,《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认为“蚀中”即西城,为今陕西安康。《水经注》卷二十七载:“汉水又东合直水,水北出子午谷岩岭下,又南枝分,东注旬水,又南径蓰阁下。山上有戍,置于崇阜之上,下临深渊。张子房烧绝栈阁,示无还也。”[6]这段记载讲述了张良烧毁栈道,示意项羽刘邦到汉中时走的是子午道。

子午道大致是由今西安市西北的汉长安城出发,经南郊杜城村,到长安区子午镇附近的子午谷口,翻越秦岭,过今安康市宁陕县、石泉县,转西北向进入汉中洋县境内,过黄金峡镇从城固而达汉中。

其二、褒斜道说

《史记·留侯世家》载:“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7]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张良送刘邦到褒中后,劝刘邦烧绝褒斜栈道,向天下人表示再无意进入关中,也使楚王项羽消除对刘邦的戒心。当时因张良被项羽封为韩王子成的相国,而韩王的封地在汉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一带。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于是张良在返回关中时,烧绝了沿途栈道。张良烧绝栈道,不仅使刘邦军队中多数人失去了归乡的念头,稳住了军心,也让项羽失去了对刘邦的戒备之心。

不少的学者认为,按照《史记》记载,“褒中”是指褒斜栈道,张良劝刘邦烧绝的栈道与而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及韩信命樊哙佯装修的栈道,应该属同一栈道,也正是刘邦入汉中行军时走过的栈道。褒斜道则是经今宝鸡市眉县斜峪关口,过太白县,进汉中留坝县,从今褒河水库山口进入汉中。

《资治通鉴》载此段史实为“夏,四月,诸侯罢戏下兵,各就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汉王之国。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张良送至褒中,汉王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烧绝所过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且示项羽无东意。”[8]由此可以推断,汉王刘邦所烧的栈道就是他来汉中时走过的栈道,这在情理上是说得通的。子午谷在秦时没有记载,也没提到子午谷有栈道,当时有栈道的地方只有褒斜道。

笔者认为刘邦当时走的是褒斜道。《史记》中的“蚀中”是“褒中”的误写或者后代人的抄写错误,这两个字太相像了,后代抄错的可能性非常大。由于年代久远,《史记》版本复杂,甚至同一版本的不同印次文字也不同,加上过去记录方式比较传统,在流传的过程中存在偏差。例如:《史记》中的《范雎蔡泽列传》,该篇是范雎和蔡泽的合传。范雎和蔡泽同是辩士出身,在任秦相之前都曾走过一段坎坷的道路。其中范雎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后来“羁旅入秦”,凭着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终于成为秦相。“范雎”的名字应为“范雎”。“范雎”有时也写作“范且”,山东武梁祠石室画像将“范且”与“魏须贾”并列,无疑应该就是“范雎”。战国秦汉时期,很多人都以“且”为名,如司马穰且、豫且、夏无且、龙且等,或在“且”旁加“隹”,如“范雎”、“唐雎”、“昭雎”等。之所以写成范雎,是因为两个字很像,所以就容易抄错,应该是后来传写之误。新版《史记》已经改过来了。还有《史记·秦本纪》中的秦宁公,因为繁体字写的“寧”与“憲”字形相近,所以把秦的宪公抄成了宁公,在宝鸡太公庙发现的秦公钟、秦公镈铭文纠正了这一错误。还有《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意思是秦始皇51岁就去世了。清代史学家钱大昕曾经指出,秦始皇没有活到51岁,这里的“五”应该为“立”,但是当时没有找到相关证据,后来发现了新的材料,在日本高山寺所藏的抄本中,这个词就是做‘立’,这样就找到版本的依据,再加上一些旁证的材料,我们就把这个错误改过来了。这样就对了,他立为皇帝11年。“立”和“五”字形很像就抄错了,类似的例子很多。

因此我认为“蚀中”和“褒中”字形相似,从而把“褒中”误写成“蚀中”,以讹传讹两千多年,从而为后人的研究带来了困难。如果这样的理解不错的话,刘邦到汉中去一定是走的褒斜道了。

下面笔者来分析为何一定是走的褒斜道。

首先,在当时的几条通往汉中的道路中,褒斜道是最便捷、最易行的。李之勤先生认为:“在穿越秦岭、联系关中和汉中、巴蜀的几条古代驿道中,褒斜道是相当重要的一条。由于这条循渭水支流斜水(今石头河)和汉水支流褒水(今褒河)河谷而行的道路,里程较短,中途又几乎不需要翻越高峻的分水岭,所以它被开辟的时间比较早,被使用的时间也比较长。据说在西周时代人们就发现并利用这条道路了。到汉代,它的重要性已显然凌驾于其它谷道之上而被列为主要的官驿大道。”[9]

《史记·高祖本纪》:“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盜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10]其意为,刘邦从杜南到了蚀中,途中又经过栈道到达汉中。同样在《史记·留侯世家》中也有相关记载:“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11]而《汉书·高帝纪》记载:“汉王之国,从杜南入蚀中,张良辞归韩,汉王送至褒中。因说汉王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亦示项羽无东意”。[12]同一本书中的记载出现了矛盾。张良送刘邦到了褒中,一定是经过褒斜道,所烧栈道就是褒斜栈道。

关于“蚀中”的解释,历史上众说纷纭。《史记集解》:李奇曰:蚀音力,在杜南。如淳曰:蚀,入汉中道川谷名。《索隐》孟康音食。王劭按:《说文》作“ ”,器名也。地形似器,故名之。这些解释并未说清楚刘邦走的那条路。[14]《汉书》颜师古注:“李奇曰:蚀音力,在杜南。如淳曰:蚀,入汉中道川谷名,师古曰:即今梁州之褒县也。如淳认为蚀是汉中道川谷名。[15]颜师古则肯定地说是在褒县。说明刘邦是经过褒中到汉中的,那么他应该走的就是褒斜道了。此外,在《史记集解》等文献中也和颜师古的观点相同。

杜为秦县名,又称下杜城,即今西安市南郊之杜城村,为秦汉时由关中南入子午谷的大道必经之地。[16]子午谷是汉平帝元始五年王莽整治此路并定名为子午道之后才有的名称,在此之前怎样称呼这条谷道,在史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至迟从南宋人程大昌起,即推断“蚀中”有可能是指子午谷路(《雍录》汉高帝入关条),今人则大多依据东汉《杨孟文石门颂》“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的记载,进一步肯定了这种说法。宋《舆地纪胜》载:“褒谷,……张良送高祖至褒中,说烧绝栈道;曹操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诸葛亮由斜谷取郿,皆此道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胡氏曰:汉高为汉王,从杜南入斜谷,张良送至褒中,意此即斜谷旧道。”清贺仲瑊编《留坝厅志》载:“史言‘汉王由杜南入蚀中’。注史者不知蚀中何地。《读史方舆纪要》因杜南而疑其为子午谷,非也。按《留侯传》明言‘送至褒中’。褒中在汉中西,子午谷在汉中东北。由子午谷入汉中,必先至汉中,而后至褒中,不得先至褒中,而后至汉中也。子午谷不闻秦时己有栈道。其有栈道者,惟褒斜耳。良至褒中,劝帝烧其所过,是明明从斜谷来,非从子午谷来。其曰由杜南者,盖当罢戏下,由杜县之南,傍山麓西趋入斜谷。蚀中,或斜谷之异名乎。”此说之中,引“张良送至褒中”为据,然此为《史记》中言,而《汉书》记此事时较详:汉王“从杜南入蚀中。张良辞归韩,汉王送至褒中”,稍有不同。宋郭允韬《蜀鉴》,以及《纲鉴合编》、《读史方舆纪要》、明《汉中府志》、清《汉中府志》、《古今图书集成》、《留坝厅志》、《褒城县志》等诸史籍均言张良烧断处在褒斜谷中。

褒中是秦南郑(今汉中市)西北褒水谷地上的一处重要城镇,西汉设县,正是秦岭褒斜谷道所经过的地方。如果《留侯世家》记载无误,那么,刘邦南入汉中走的就应该是褒斜道而不是子午道;相应地,《高祖本纪》所记“蚀中”也只能是指褒斜谷地;同样,汉王所烧绝的栈道则应当是褒斜栈道而非子午栈道。显而易见,这与前述《杨孟文石门颂》的记载,绝然相背决。要想真正清楚地说明刘邦的南行路线,就必须合理地解释这一问题。《汉书·地理志》载褒中为汉中郡的都尉治所,可知褒中为控扼褒斜谷道并屏蔽南郑的军事重镇。

“蚀中”即褒中。蚀中一直是一个谜,如淳只是说进入“汉中道川谷名”,但结合东汉时期材料就很清楚。东汉建武年间,东汉大将冯异等和公孙述麾下将领程焉兵马在陈仓一带激战,史载“大破之,焉退走汉川。异追战于箕谷,复破之”。“箕谷”,《三国志》有记载:“六年春, (亮)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聚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此次诸葛亮扬言出褒斜道攻关中眉县,让赵云等在箕谷为疑兵,而自己却率大军攻祁山(在今天水礼县),由此可以得知箕谷在褒斜道中。据此,上文如淳所言汉中川谷道则是指褒斜谷道而言,这正和颜师古所注一致,也可证上文推断。其余的直接材料也可佐证,如《史记·留侯世家》:“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17]褒中,颜師古解释为唐代梁州褒县,其在汉代为褒中县,见于《汉志·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褒中说明居褒谷之中。这说明了刘邦是经过褒斜道的,所烧栈道应该是褒斜道。

在目前学者们提出的两条道路中,褒斜道是大家公认的最便捷的道路,相对来说既平坦,又距离最近。因此数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入汉中一定会选择最方便、相对最为容易的道路。

其次,从文献资料来看,褒斜道的开通是比较早的,最晚在西周时期。《华阳国志》在叙述杜宇家族统治蜀地的疆域时写道:“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据考证,杜宇家族统治时期与西周同期,证明了褒斜道至迟在西周时已经开通。秦国和秦代时,褒斜道更是繁忙。秦昭王,时人们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以业,多次增修。不论是秦灭巴蜀还是秦需要将把书的粮食物质运到关中都需要这条路。褒斜道开凿建成,沟通了秦岭南北的联系,加强了秦与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而如果走子午道到汉中则要曲折。因为子午道大致呈现南北直线走向,是因为西汉汉中郡治在西城(今安康市附近)和西汉长安(今西安)大致南北对峙,但是刘邦在南郑(今汉中)为都称王,当时汉中郡治并不在西城,而在南郑。严耕望先生早有论证。取道子午显然过于迂远。《杨孟文石门颂》记“高祖受命,口口口口,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秦入散”,虽然有说明刘邦从子午道(王莽时名)入汉中的意思,但是此文在东汉建和二年(148年)篆刻的,距刘邦入汉中时间(高祖元年,前207年)已经有350余年,因褒斜道早已废弃,人们以当时沟通汉中的子午道而言高祖出汉中的事情,因此未必可靠。

然而,围绕着这一问题,也还存在着一些颇为费解的地方,前人一直没有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说明,于是使得上述结论蒙上很厚一层神秘的色彩。

问题主要出在《史记·留侯世家》记汉王入汉中经过:“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所过栈道”。

司马光等人编纂《资治通鉴》时,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采取了另外一种与班固不同的做法。《资治通鉴》卷九汉高帝元年四月条记云:“汉王之国,……从杜南入蚀中。张良送至褒中,汉王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烧绝所过栈道”。

辛德勇先生认为:《资治通鉴》的记载是直接参合了《史记》之《高祖本纪》和《留侯世家》的记载。这样做当然远比班固矜慎,注意尊重原始的记载,没有擅改《史记》旧文;可是所叙事实却更为含混,弄不清司马光等人认为刘邦走的到底是哪一条道路,蚀中与褒中究竟是同在子午道上抑或是同在褒斜道上。所以司马光等人也同样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司马光等人的做法却启示我们可以暂时搁置“褒中”“蚀中”这两个地名所造成的矛盾,假定《史记》之《高祖本纪》和《留侯世家》的记载本来讲的是同一件事,只是“褒中”和“蚀中”当中有一个地名出现了舛误。对比《高祖本纪》和《留侯世家》的记载,可以确信这样的假设是完全合乎情理的。[18]

再次,刘邦当时所烧的栈道也只能是褒斜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虽然褒斜道历史悠久,但改为“栈”道,却是在公元前267—259年间建成的。当时修凿栈道极为艰难,上为绝壁,下有激流,破崖碎石采用火烧水激方法,这也充分反映了古人的智慧。褒斜道在中国历史上开凿早、规模大、沿用时间长。栈道始于战国范雎相秦时。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走此道,原来的谷道此时已开凿成可以通过大部队和辎重的栈道了。因而蔡泽才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19]这不仅说明“功成之下,不可久处”的道理,同时也说明这条褒斜“栈道”是范雎修的。“君之功极矣”,说明范雎的功劳达到顶点了。在所有褒斜道的资料中,出现“栈”字这是第一次。此后,褒斜栈道一直是长安与汉中、巴、蜀之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流必行之道。《史记·货殖列传》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20]这一记载也充分说明当时的最好、最容易行的栈道在褒斜道上,而非其它几条道路。依靠这条栈道,蜀、汉丰富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长安三辅地区发达的文化流传蜀、汉,为南北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时的子午道(石泉至长安)和傥骆道(洋县经佛坪至周至)需要翻越海拔二、三千米的秦岭,道路艰险难行,故道则需要绕路。褒斜道却不翻一山,只从五里坡一个小山梁通过,就从褒水进入斜水,里程大为缩短,行程更为便捷。

从古代文献记载中,褒斜道在远古时期就是关中通往汉中的最重要的道路。褒斜道当时在与汉中巴蜀的交通体系中是最便捷的,除了《石门颂》所提及以及一些学者论述外,还有一条重要的材料见于《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引《魏略》说魏延请命出关中事情。即“令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十日可达长安”。①意思是从褒中出兵后,越秦岭向东,走子午谷北面,不到十天时间就可以到达长安附近了。这是一招险棋,当时魏国夏侯楙等坐镇长安西南,处事谨慎的诸葛亮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但是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从褒中出发,越过秦岭向东经过子午谷北到长安是很便捷的,蜀汉当时军队驻扎在今汉中勉县定军山附近,从褒中出发越过秦岭道路已经清楚,魏延请求出兵,当走褒斜道入褒中,再入关中。

正因为褒斜道在汉中与关中交通上的重要性,所以汉武帝时曾命令重修褒斜栈道。《史记·河渠书》记载:“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至。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砫之漕。且褒斜林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栈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20]其意为,汉武帝元光年间,有人向汉武帝建议,应重修褒斜道,从汉江漕运入褒水后再逆水而上至太白。因太白境内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无水之地达百余里,可用车转至斜水后,再以漕运入渭水,再到达长安。理由是今陕西凤县、略阳沿嘉陵江而下的故道太远,且山坡多,又到不了汉中,而从褒斜道入蜀路途缩短四百多里,所以应该重修褒斜道,以便于水路运输。这个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同意,于是下旨派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张昂任汉中太守,发数万人重修褒斜道,同时疏通河流,以便行船。结果褒斜道修通了,果然近便。但漕运却因河水急湍多石,而没有成功通船。尽管未能如愿修通进行漕运,然而说明这一路相对交通要方便很多,是当时的主要长安通汉中、巴蜀之路。

最后,走子午道相对于褒斜道来说,当时既艰难,又绕道。刘邦入汉中时,“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他对项羽还是不放心的,所以希望尽快、安全地到达汉中。恩师史念海先生认为“那时秦岭上的道路,褒斜道是一条主要干线”。[21]而子午道的道路艰难,《杨孟文石门颂》有记载。其虽有个别错误,但是反映开通褒斜道的事实是不会错的,而开通褒斜道原因就在于“后以子午,途路艰涩”。而且刘邦在到汉中的路上,要防止诸侯从背后偷袭,在汉中建都立国,应当选择较为便捷的道路最为稳妥,取道子午道有悖情理。

“褒中”是秦南郑(今汉中市)西北褒水谷地上的一处重要城镇,西汉设县,正是秦岭褒斜谷道所经过的地方。如果《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无误,那么刘邦南入汉中走的就应该是褒斜道而不是子午道。相应地,《史记·高祖本纪》所记“蚀中”也只能是指褒斜谷地中的“褒中”,因此汉王所烧绝的栈道则应当是褒斜栈道而非子午栈道。

注释

[1] 黄盛璋:《褒斜道与石门石刻》,《文物》,1963年第2期;史念海:《关中的历史军事地理》,《史念海全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郭清华:《浅谈褒斜栈道在历代战争中的运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辛德勇:《论刘邦进出汉中的地理意义及其行军路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李之勤:《〈读史方舆纪要〉卷56〈子午道〉条校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年第3期;晏波:《刘邦赴汉中所过栈道新解》,《史林》,2010年第2期;马强:《刘邦入驻汉中三题》,《汉水上游与蜀道历史地理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孙启祥:《汉王刘邦就国南郑时“烧绝栈道”考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2]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365页。

[3][东汉]班固:《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29页

[4] 《汉书》卷四十《张王陈周列传》,第2027页。

[5]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3页。

[6]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第649页。

[7]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2038—2039页。

[8]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九,中华书局1965年,第308页。

[9] 李之勤:《关于褒斜道的名实问题》《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

[10]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367页。

[11]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2038—2039页。

[12] 《汉书》卷一《高帝纪上》,第29页。

[13]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367页。

[14] 《汉书》卷一《高帝纪上》,第30页。

[15] 辛德勇:《西汉至北周时期长安附近的陆路交通》,《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

[16]《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2038—2039页。

[17] 辛德勇:《论刘邦进出汉中的地理意义及其行军路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

[18] [西汉]刘向辑:《战国策·秦策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6页。

[19]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3261-3262页。

[20]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第1411页。

[21] 史念海:《汉中历史地理》,《河山集》(第六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01页。

本文原载《秦汉研究》第十四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