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草,道不尽峥嵘岁月;一枝一叶,说不完风雨征程。广州起义的木棉、井岗山上的映山红、长征路上的“救命菜”黄花草、脱贫攻坚中的水稻,防风固沙的梭梭树……从革命抗战年代到和平建设年代,植物陪伴中国共产党人走过艰难岁月,奋斗出一片崭新天地。
在喜迎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通过植物画卷纵览百年党史,铭记先辈创业之艰难,汲取团结奋进、勇往直前之力量,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01
木棉:广州“英雄”之城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木棉是广州的市花。木棉花鲜红如血,犹如烈士不畏牺牲的风骨;木棉树挺拔壮硕,宛若英雄顶天立地的伟岸身姿。因而木棉花也被称为“英雄花”,木棉树被称为“英雄树”。
省港罢工、广州起义、“双十惨案”……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广州这座城市点燃,无数先烈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生命照亮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
▲广州起义油画
硝烟散去,英雄长眠,血与火燃烧出了盛世太平。木棉花开,岁岁年年,革命先烈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02
“黄花草”:长征精神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黄花草”标本
昔有神农尝百草、辨五谷,始有医药,始有农作,让中华民族脱离了饥寒交迫、无医无药的日子;今有红军尝百草、过草原,历经挫折,百炼成钢,带领炎黄子孙承担起拯救中华的历史重任。
▲红军过草原
在红军尝百草的百草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红军的救命菜——“黄花草”。和我们今天所吃的很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野菜不同,“黄花草”具有一定的毒性,会使人四肢乏力。
为什么“黄花草”有毒,红军战士还要吃它呢?
这是因为红军进入到松潘草原,当时的松潘草原被称“人类生命的禁区”,高寒缺氧、沼泽密布、食物匮乏,每个战士都忍饥挨饿,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草地中的野菜是有限的,前面的部队挖过一遍野菜后,后面的部队就无以为继。“黄花草”虽然有一定毒性,但起码能填填肚子,因此就被迫成为战士们充饥的选择。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黄花草”标本
如今,我们可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看到红军在过草地时保留下来的“黄花草”标本。
03
苎麻:苎麻经济
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余作巾。
▲苎麻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彭德怀率下的红五军驻扎在湖北黄石阳新县。阳新水路通达,长江的黄金水道过境五十公里,苎麻也跟随着水路,去到了全国各地的纱厂,并且远销德国和日本,而苎麻贸易也成为了当地苏区革命非常重要的经济支柱。
▲经济繁荣下,鄂东南工农兵银行应运而生
“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平凡的植物苎麻为革命事业建立了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稳固和扩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04
榆树:太行山精神
凝人心,聚力量,铜墙铁壁,英雄铸太行。
▲彭总榆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日军对根据地疯狂扫荡,加之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根据地军民的生活非常困难,春天就靠挖野菜、榆钱为食。彭德怀将军深感百姓生活不易,下令全体八路军干部战士挖野菜必须到村庄方圆十里以外,十里以内的全部留给老百姓。
●榆钱
为了让战士们记住保护老百姓的榆树,给当地群众留下榆钱,彭总特意从村外刨回一株小榆树苗,亲手栽到了八路军总司令部机关驻扎的玉皇庙大院里。
▲砖壁八路军总部旧址
如今,“彭总榆”已栉风沐雨70余载,有一人合抱粗。刚劲挺拔、巍然伫立的榆树,寄寓着彭德怀将军扎根群众、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彭总榆”的故事代代传承,军民一家、并肩作战的太行精神也将永世流传、光耀千秋。
05
映山红:井冈山精神
高举红旗朝前迈,革命鲜花代代红。
▲映山红
映山红,被称为革命之花,象征着永不放弃、增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关于映山红的革命故事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井冈杜鹃”(映山红也叫杜鹃花)。
1911年,吴月娥出生于湖南酃(líng)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6岁担任荆竹山的少先队队长。1929年1月,敌人对井冈山进行第三次“会剿”,吴月娥不幸遭抓捕,为了搜捕其他红军战士,敌人逼她带路。吴月娥将计就计,将敌人引上悬崖,趁敌不备,拖住敌军官纵身跳下深渊,壮烈牺牲,年仅18岁。
第二年,井冈山上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人们传说,那是吴月娥的鲜血染成的,所以叫它“井冈杜鹃”。
▲2007年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井冈山》
再现了吴月娥拖着敌军官跳下悬崖的悲壮故事
“映山红哟映山红,英雄儿女哟血染成……”这抹映山红,是井冈山精神的写照,更代表着抗战年代英雄儿女对工农革命的忠诚之心。
06
海棠:周总理和邓颖超
相偕相伴机缘少,革命情义万年长。
▲海棠花
说起周总理,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运筹帷幄,鞠躬尽瘁的伟人形象,然而,西花厅的海棠花却见证了周总理作为一个平凡人的一面。
▲西花厅前,海棠花开
邓颖超因事离开北京,周恩来想妻子想得厉害,就写信告诉她:“西花厅的海棠花开了,可是没有人相陪看。”寥寥数语,却平实温馨,情愫尤重。
▲周总理和邓颖超
周总理和邓颖超在五四运动中相见相知,在共同革命理想的指引下,走到对方身边。他们始终与祖国休戚与共,为了革命的胜利,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勇往直前地去奋斗,不计个人的得失,不计个人的流血牺牲,不计夫妇的分离。他们的爱情之路也是中国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革命之路。
07
水稻:脱贫攻坚
躬耕田垄八十余载,终使天涯海角稻花香
▲水稻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长沙逝世,一时间山川悲鸣,举国哀恸 。
斯人虽已逝,长明恒如星。袁隆平是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第一人,八十余载躬耕田垄,为中华民族筑牢粮仓。
▲袁隆平:田垄上的英雄
新中国诞生之初,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放言,“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中国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而中国用事实向世界证明着:中国人能够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粮食安全不仅蕴含着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同样也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时代壮举。
08
梭梭:生态文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梭梭
生态兴则文明兴,作为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沙地沙漠生态修复治理,梭梭就是中国治沙壮举的见证。
一棵长大后的梭梭树,能固定10平方米沙土。许多年来,种梭梭已经成为民勤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就和吃饭穿衣一样平常。(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截至201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了17.91%。(数据来源:中国林业网)
随着生态的恢复,沙子渐渐变成了“金子”,沙葱、肉苁蓉、文冠果、中华钙果……一个个沙漠奇珍变成沙农们的致富宝贝。
让沙漠变绿洲
▲民勤县:从万里黄沙到美丽乡村
梭梭见证着千千万万个“民勤县”渐绿渐富、迎来新生,更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华儿女在荒漠书写下一个个绿色奇迹。
人间有大爱,草木亦含情。回首百年奋斗党史,植物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历史伟业的动人故事,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重生与复兴注入了它们的力量。
展望未来光明前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宜居家园不仅是国家的重要政策,更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乃至民众个人正采取有力的行动,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从果腹的粮食到呼吸的氧气,从燃料、木材等资源到城市的园林绿化,植物也将发挥更多作用,为十四五的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幅绿水青山,人与动物、植物共生共荣的秀美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