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州永顺县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综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0 02:55

  谷雨过后,正是永顺莓茶上市的好时节。在茶园,茶农指尖轻轻一捻,就把莓茶最鲜嫩的芽尖儿摘下。这是莓茶品质最好的部分,以此冲泡出来的茶,汤色金黄润泽,味道醇厚回甘,深受消费者喜爱。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处武陵山区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有着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业资源,除了与黄金茶、古丈毛尖并称湘西“三杯茶”的永顺莓茶,还有猕猴桃、油茶、烟叶、柑橘、中药材、商品蔬菜、特色养殖等,“土特产”遍布永顺的各个角落。

  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部立足永顺发展实际,扎实做好定点帮扶工作,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着力培育壮大帮扶产业,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农业农村部的帮扶指导下,永顺县因地制宜编制了《永顺县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永顺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等,深入开展特色产业“南提质、北扩面”行动,逐步构建起“一轴五综四带两区”的山地特色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总体布局,建成猕猴桃、柑橘、茶叶等特色产业基地143万亩,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两个。2023年,永顺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验收通过。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富民强县的千秋大业,是加快科学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农业强县建设的必由之路。”永顺县委书记彭军表示,永顺将依托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无污染、土壤富硒等自然资源禀赋,通过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延长产业链条,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进一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让“土特产”品牌叫得响

  “土特产”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利用自然资源一步步培育形成的,有着一定的发展优势与生产习惯。如何让以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货,摇身一变成为“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土特产”,品牌是其中的关键要素。

  一方面,永顺积极申报“两品一标”产品认证,让官方认证为“土特产”代言。如今,永顺拥有“两品一标”认证产品70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产品6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4个,永顺莓茶、松柏大米、永顺猕猴桃、永顺蜜橘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3年,永顺莓茶和永顺大米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身份加码”让“土特产”的地方特色更加鲜明,产品品质也更有保障。

  另一方面,永顺努力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赋能特色产业发展。永顺县松柏镇、颗砂乡等乡镇盛产大米,米粒色泽透亮、口感香软,历史上曾是土司王朝的贡米。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颗砂优质稻走出深山,颗砂乡根据不同的产品定位打造了“颗砂”“土司王朝”“荞娭毑”等众多品牌。“目前颗砂乡米除了在省内备受好评,还畅销于广东、浙江等地,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永顺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先金说。

  此外,永顺还陆续培育优化了沃康山茶油、松柏大米、古韵溪洲·莓茶、不二莓、九官坪紫荆莓、“木房子”腊肉、“自然湘”食品、果王素等农产品品牌,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品牌,进一步擦亮了“土特产”品牌。

  让“土特产”叫好更叫座

  为了更好地发挥品牌效应,让“土特产”走出深山,走进消费者的视野,永顺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产业园围绕‘生产+加工+科技+流通+服务’统筹布局,通过集聚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补强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切实推动产业振兴。”永顺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彭秀洪介绍,产业园不仅引进和培育了老爹生物、沃康油业、万源生态等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新建加工生产线12条,还引进了阿里巴巴集团在园区建成湘西首个菜鸟产地仓,打开农产品进城通道。

  “产自永顺的猕猴桃、柑橘等优质农产品通过菜鸟冷链走向全国,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不仅如此,电商平台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带动农产品销售,销售价格同比增长30%~45%。”彭秀洪说。

  为了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在农业农村部的帮扶指导下,永顺大力推动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全国农产品展销周、中部农业博览会等活动,开展品牌宣传与产销对接。“我们还积极推动永顺县整合全县农特产品资源,与中国供销集团旗下的‘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合作,成为湖南省首家‘产业帮扶示范县’,共同培育一批‘五优标准’特色产品进入‘832优选’,通过‘平台+政府’合作模式,以优势特色产业品牌为引领,推动全县143万亩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将‘永顺莓茶’等区域公用品牌推向全国政采市场。”农业农村部挂职干部,永顺县委常委、副县长姚二强说。

  同时,农业农村部协调推动永顺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永顺猕猴桃试验站,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猕猴桃岗位科学家齐秀娟带领攻关团队引进15个猕猴桃新品种开展试验种植,助力永顺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让“土特产”托起“金饭碗”

  永顺县毛坝乡莓茶种植历史悠久,域内分布着众多上百年的古莓茶树,对当地村民而言,莓茶是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2022年,毛坝乡按照“村村联合、村企联建、以强带弱”的思路,成立湖南省青妹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整乡推进发展模式。

  “我们与全乡7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了莓茶收购意向协议和固定分红协议。”湖南省青妹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表示,通过“1+7”抱团发展模式,一方面保障了茶农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推动了莓茶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统一生产标准和产品包装,进一步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永顺莓茶的品牌知名度。

  永顺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运营模式发展猕猴桃、柑橘等主导产业,带动农民3.8万余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1%。“目前园内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28.5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达1.68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3.91%。”永顺现代农业产业园办公室主任杨月说。

  此外,永顺还积极推广“生产托管”“折股量化”等联农带农模式,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民。“生产托管”模式主要是由合作社进行全过程规范化生产管理,以解决劳动力不足,增加农户收入。“折股量化”模式主要是将财政奖补资金中的50%作为村集体股金入股经营主体,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姚二强表示,下一步,永顺将继续落实产业帮扶政策,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让永顺“土特产”叫得响、卖得俏、种得好的同时,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饭碗”,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