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docx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5 03:0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沧州市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


沧州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1 自然地理、水文、气象1.1 地理位置沧州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7°28′-38°57′,东经115°42′-117°51′,东西长187km,南北宽165km,总面积14056 km2(图1-1)。图1-1 沧州市地理位置图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南与山东省及衡水市交界,西与保定市相连,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距首都北京240km,距天津120km,距省会石家庄221km,处于环渤海中心地带,是河北省确定的“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也是京津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冲。沧州市设新华区、运河区2个区,辖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4个市,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与孟村回族自治县10个县。全市总人口680万。1.2 气象沧州市属半干旱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日照比较充足。冬季受西伯利亚大陆性气团控制,寒冷干燥,春季受蒙古大陆性气团影响,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夏季受太平洋高压与西部或西南部低压影响,有时炎热干旱,有时暴雨倾盆;秋季易受高压控制,天高气爽,少雨干旱。多年平均气温12.2℃,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6.5℃(7月份),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3℃(1961年6月12日)。最低月平均气温-4.3℃(1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4.8℃(1972年1月26日)。本区四季分明,季间温差变化显著。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758.48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188天。本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73.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692.1mm,约为降水量的3倍。降水特点为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6-9月份为汛期,汛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49.6mm,约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8.4%。其余8个月降雨量只占21.6%,降水量自西向东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差100mm左右。1.3水文沧州位于研究区东部,黑龙港河下游,地势由西向东略有倾斜,西部较高,地面高程在15m左右,东部沿海较低,一般地面高程2m左右。地面坡降万分之一。境内河流43条,千亩以上封闭洼地254个。区内引洪、排水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南系。沧州市地势平坦,河流众多。境内主要的行洪河道有子牙新河、漳卫新河、南运河、捷地减河、滏阳河、滏阳新河、滹沱河、子牙河、大清河等14条河,境内河长714km。排水河有宣惠河、南排水河、北排水河、小白河、古洋河、老盐河、黑龙港河、清凉江、任文干渠等43条,全长2202km。较大的洼淀有南大港、大浪淀、杨埕水库与白洋淀的东部地区。东部滨海地区地势平坦,洼地较多,排水不畅,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本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不足25mm,径流的年内分配特点是:年径流量的50-80%集中在6-9月份,径流的年际变化,丰水年、枯水年交替出现似有一定的规律性。80年代以后至今,大部分河流常年干涸,径流深小。2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2.1 地形地貌沧州市地势为自西南向东北略倾斜,自然坡降约0.29‰,地面高程2-15m,地势较为平坦。全区属冲积、湖积、海积地形地貌,按成因类型分为冲积湖积平原与冲积海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地势低洼、平坦,洼地与沙地相间分布,易形成半封闭湖泊与季节性积水洼淀;冲积海积平原地势低洼,洼地众多,多为盐碱地与湿地。2.2 地质构造该区基底构造地处华北断陷,地质构造较复杂,由于受北北东向活动断裂控制,形成了北北东向展布的冀中坳陷、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埕宁隆起这些次一级构造的边界。受北西向活动断裂的控制,在这些坳陷、隆起构造单元上,又形成了许多次一级的构造单元(详见图2-1)。图2-1沧州地质构造图2.3地层岩性根据钻孔资料,工作区分布有第四系、新第三系、下第三系及基岩地层。第四系、新第三系地层厚度较均匀,下第三系地层厚度分布不均匀。(1)第四系(Q)全新统(Q4):全区广泛分布。岩性主要为粉细砂、粉土、淤泥质亚粘土、粘土或泥炭,层底埋深20-30m。上更新统(Q3):岩性主要为粗中砂、中砂、细砂、含泥细砂、亚砂土、亚粘土,滨海地区分布海相层与火山喷发岩,底界埋深一般为120-170m。中更新统(Q2):岩性主要为粘土、亚粘土、粉砂、细砂、粗砂等,层底埋深一般为250-350m。下更新统(Q1):岩性主要为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半固结状细砂、中细砂砾卵石层等,底界埋深一般为350-550m。(2)第三系新第三系(N):为上新统与中新统的明化镇组与馆陶组,岩性主要为砂岩与泥岩互层,底部厚层燧石砾岩层是本区矿泉水与地热水的主要产出层,底界埋深1350-2300m。老第三系(E):为渐新统与始新统,古新统缺失,岩性主要为泥岩、页岩、砂岩、泥膏岩、钙质泥岩、钙质砂岩、白云岩等,是本区油气的主要聚集层,底界埋深1480-3300m。3水文地质条件3.1 含水组划分(一)第四系含水层组的划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