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局、办:
《忻州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请认真贯彻执行。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2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忻州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完成《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目标的收官时期。为科学合理部署防震减灾工作,着力提升全市防震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地震局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晋发改规划发〔2016〕311号)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山西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取得显著成效,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大幅提升。
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领导组成员单位群策群力,部门协作互动,军地协同联动,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防震减灾基本格局,实现了防震减灾融合共治。各级党委政府将防震减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障有力,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落实。出台了《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民居安全示范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全面推进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
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台网布局进一步加强,“一县一台”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前兆监测台站8个,县(市、区)覆盖率达57%,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观测体系,地震台站观测环境得以优化,地震速报能力明显提升。设置宏观观测点184个,防震减灾助理员发展到201人,“三网一员”体系逐步完善,地震监测质量稳步提高。率先在全省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市县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全市震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完成忻州城区云中新区(北区)地震小区划工作,结合城中村改造、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逐步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城乡建筑地震安全能力稳步提升。各级政府抗震救灾决策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防震减灾领导组成员AB角制度,应急预案实现全覆盖;组建3支市级地震应急救援队,市、县两级专业救援队达到17支337人;应急物资储备能力不断增强,建成15个救灾物资储备库;建成II类应急避难场所3个,建设面积17.1万平方米,可容纳城镇人口3.6万人;各级各类地震应急演练和培训实现常态化,全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社会参与面进一步拓展。建立了地震、宣传等部门与新闻媒体的联动机制。组建防震减灾文艺宣传队23支,总人数420人,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格局初步形成。建成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使科普宣传逐渐进入常态化、规范化、阵地化、制度化阶段。建成忻州市地震局网站,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有效推进地震科普知识“六进”活动,全市建成21所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14个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1个省级防震减灾工作示范县。社会宣传和应急避险演练常态化,社会公众参与防震减灾更加科学有序。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参与防震减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防震减灾群测群防的局面逐步形成。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提高全社会灾害防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这些都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为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忻州市地处山西地震带北中部,境内山岳纵横,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历史上曾发生过5.0级以上地震15次,其中7.0级以上地震3次。这些地震主要发生在恒山南麓断裂、五台山断裂、系舟山断裂、云中山断裂等高烈度区。而这些地区正是全市人口稠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近年来,晋冀蒙交界地区一直被列为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之一,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同时,我市在地震监测预警、城乡整体抗震防御、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仍存在许多短板和不足,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加快推进监测台站维护制度改革,优化地震监测人才培养引进方案,创新地震监测公共产品服务社会方式,加大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力度,努力适应忻州发展改革大局,创新理念,超前谋划,统筹部署,全面提升我市地震安全水平。
图:忻州市“十三五”期间城市、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地震风险与其他市对比图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以防震减灾与忻州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主题,以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主线,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为工作方针,扎实有效推进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防震减灾管理水平,为全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发展目标
开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城乡抵御地震风险水平,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抵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1.提高震情分析研判水平,不断丰富服务产品。积极提供地震预警、地震烈度速报等具有减灾实效的公共服务;推进地震台站建设,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健全我市地震监测台网格局。
2.城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全部实现抗震设防,逐步消除棚户区,基本完成危旧房改造;推进农村民居抗震改建试点工程,高烈度区农村民居逐步落实抗震措施;开展高烈度区城市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等基础性工作;弘扬防震减灾文化,深化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3.建设完备的地震应急救援和救助保障体系;推进高烈度地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容量达到30万人;初步建成市、县两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实现震后12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安置和医疗救助;完善防震减灾基础信息网络,实现市、县两级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为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防震减灾治理能力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山西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应急物资储备等有关配套制度、标准和管理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明确主体责任,统筹规划、部署落实防震减灾工作;完善防震减灾目标考评、经费投入、政策引导和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县乡工作,优化全市防震减灾治理格局,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效能,形成全社会融合共治的良好局面。
(二)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积极跟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使防震减灾与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布局深度融合,与国土利用和重大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全面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构建服务国家安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稳定、服务政府应急管理和服务公众生活“五位一体”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注重创新公共服务机制,加强信息网络、协调联动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烈度速报、地震预警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地震危险性和风险信息服务,包括活断层分布、地震区划图、地震小区划、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风险评估等信息;提供工程抗震设防新技术服务,包括减隔震、结构损伤探测、工程抗震性能鉴定等技术;扩大应急救援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开展不同层次社会公众和志愿者的培训与训练;制定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清单,明确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技术和服务方式,梳理和挖掘地震数据、震情灾情信息、震害防御、基础探测、科普教育、法律法规等公共服务产品,不断扩大受众面,有效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三)提升防震减灾基础能力
以实施重点项目为支撑,以优化功能布局和补齐明显短板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全市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
1.地震监测
建立健全“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科学有效、服务高效”的忻州地震监测体系,为地震预测预警、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完成“山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忻州站点建设。推进服务于公众、社会以及重要工程领域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地震烈度速报,开展地震预警服务。
优化地震台网布局,加强群测群防,实现微观监测专业化、宏观监测社会化,专群结合,资源共享,为有效提高地震短临监测预测能力提供信息支撑。
2.抗震设防
夯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基础。加强城市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工作。在全市开展地震危险源排查、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加固改造等工作,大力推广减隔震等抗震新技术应用。
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建立市县两级抗震设防要求审定及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监管机制,加强抗震设防执法检查,落实抗震设防联席会议制度。
提升城乡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按计划开展城市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开展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示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地震综合防御能力;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民居抗震改建试点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用建筑及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的抗震设防监管,引导农民建造抗震安全民居。
3.应急救援
完善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健全各级抗震应急指挥体系,强化城市地震应急工作。编制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预评估及应急处置对策要点,加大重点地区地震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更新高烈度区域强震灾害基础数据。
加强市防震减灾领导组成员单位和地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伍能力建设,强化专业训练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地震应急演练,完善部门间应急联动协调机制。统筹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的应急救援资源,完善跨部门、跨地区的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实现震后12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完善应急志愿组织管理与志愿服务机制,鼓励包括志愿服务团体在内的社会力量高效有序参与救援活动。推进政府投入、地震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建设。推进重点地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十三五”期间,确保50%的县(市、区)有1个II类避难场所,有3个III类避难场所,其余县至少有1个III类避难场所。全市II类应急避难场所容量达到30万人。
4.防震减灾宣传
培育防震减灾文化,健全机制,建设场馆,打造平台,完善防震减灾宣传体系和文化服务体系,增强防震减灾宣传效果和文化影响力。
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机制,强化宣传、公安、地震、新闻、文化、教育、科技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共同开展防震减灾宣传。
健全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管理机制,推进县级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完善新闻宣传与信息发布平台。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制作群众喜闻乐见、易于传播的防震减灾系列宣传作品。
积极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任务。健全防震减灾知识进入校园和国民教育、干部培训体系,利用主流媒体强化防震减灾政策法规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和科普基地建立防震减灾知识传播平台,通过“互联网+”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建设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5个、省级示范社区3个、省级示范企业和示范县各1个,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文化素养。
四、重点项目
(一)忻州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1.建设目标
依托山西省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山西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工程,配合实施忻州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实现地震烈度速报,形成地震预警能力,实现省、市、县(台站)三级网络互联,建成平均台间距<15公里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境内发生5.0级以上地震时,震后5-10秒提供地震预警信息、1-2分钟提供地震参数自动速报结果、2-5分钟提供地震烈度速报结果,15分钟提供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图。
2.建设规模与内容
按照山西省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工程建设规划,忻州市基本站点共20个,具体分布为:忻府区4个;原平市、五台县、繁峙县各2个;静乐县、岢岚县、宁武县、偏关县、神池县、五寨县、保德县、定襄县、河曲县、代县各1个。
(二)忻州市地震构造研究与探测工程
1.建设目标
对忻州市境内第四纪以来的断层活动时代、性质、运动特征和活动分段特征进行研究与探测。主要产出1:20万地震构造图,为国土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2.建设规模与内容
收集、整理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活断层探测、强震观测数据等成果资料,建立震害防御探测成果数据库;对研究程度较差、资料较少的部分地震断层进行现场勘查及调查、数据处理、高分辨遥感数据处理、活动断层鉴定和定位,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评价;产出《忻州市地震构造图》(1:200000)及专题报告书,精确定义忻州市辖区第四纪以来断层活动时代、性质、运动特征和活动分段特征,建立断裂系统的属性结构目录,揭示第四纪以来各盆地的展布范围、沉积厚度,划分各盆地一级和二级构造单元,并说明地震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
基于ArcGIS平台开发《忻州市地震构造图》(1:200000)电子图件及配套软件数据库,为忻州市编制国土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为工程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三)地震应急平台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
1.建设目标
能够快速、准确地针对地震伤亡的特征、分布进行总结研究,形成较为准确的评估报告,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科学的救灾方案和调度方案,协助指挥人员实施各种地震救灾行为,实现地震应急信息快速传递、高效处理,提高应急救灾指挥与决策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震后混乱和人员伤亡。
以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为主体,有计划地改造城区空旷场地,形成临时应急避难场所,满足灾民就近疏散和临时避难的需要。
2.建设规模与内容
1)地震应急平台建设
针对我市地震应急数据以及相关业务数据尚未在实际应急救援中发挥应有作用,震时不能有效进行灾情评估,无法合理安排救援力量,难以有效指挥抗震救灾的实际,加快建立一套基于公里格网数据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利用先进的公里格网数据分布处理技术,把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人口、经济、建筑物数据转变为以公里格网为单位,有效避免数据分配计算中的误差,保证灾情快速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减小灾害造成的影响。同时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建立震后快速成图系统,输出一系列“信息丰富、表达准确”的灾情专题图,为日常工作和救灾工作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2)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到2020年,新建一处符合国家II类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改造有空旷场地条件的学校、医院、大型公共场所、人口密集小区等重点涉防单位达到III类规范要求或临时避难条件的应急避难场所,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应急疏散和避险能力。
建立健全忻州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和应急指挥机制,逐步完善城市安全体系。
五、实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
进一步加强各级人民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职能意识,完善工作格局,健全考核机制,分解规划任务,依法履行职责,统筹推进规划实施。
(二)保障投入
将防震减灾纳入同级政府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落实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与忻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事业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建立防震减灾管理基金运行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支持防震减灾事业。
(三)形成合力
市防震减灾领导组成员单位,应根据各自的职责任务制定本单位防震减灾规划;各县(市、区)应根据各自的实际,做好规划实施的上下衔接、任务衔接以及与其他专业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