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地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9 10:12

 汉语中的“西藏”(藏文为bod ljong)一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藏自治区(藏文为bod rang skyong ljong),简称为西藏。
  “西藏”一词的来历,不仅社会大众,甚至专门研究藏学的学者,能够解说清楚的也不多。在现今提出的一些说法中,仍存在不少疑难之处。这是由于历史上藏语、汉语、蒙古语、满语对青藏高原各部分的地域名称和对藏族的族称曾经发生过多次变化,而且这些历史上的名称互相交叉和影响,使得至今对西藏和藏民族的称呼及其含义仍然存在较为复杂的情形。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发源】7世纪,吐蕃王朝兴起,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所以唐代汉文典籍用“吐蕃”来称呼吐蕃王朝,同时也指吐蕃王朝所占有的地域,有时还指吐蕃王朝的各部落作为族称。
  (1)“吐蕃”一词的含义和来历至今在学术界还有不同的解释,或认为源于藏语,或认为源于吐谷浑语,或认为源于突厥语,或认为源于汉语对南凉秃发氏的称呼,仍然难以得出结论(2)不过从敦煌出土的藏汉对照的词语文书看,至少在吐蕃王朝的中期以后,“吐蕃”似乎应是藏文中吐蕃王朝的自称bod的对应词,是bod的音译。实际上,bod作为地域和部族的名称,在吐蕃王朝之前即已出现,最初可能是对苯教的法师的称呼,后来成为对苯教的称呼,再后来成为某些部落联盟的名称,以后又成为这些部落居住的地域的名称。藏文史籍中说,在吐蕃王朝之前,曾有十二种部落集团统治过,其中有两次是用bod khams来称呼其统治的地域(3)吐蕃王朝兴起后,用bod作为自称,在与唐朝的交往中,吐蕃王朝以bod chen po(大蕃)来对应唐朝的自称“大唐”(4)由于吐蕃王朝的统一青藏高原,高原的各个部落集团形成为一个民族,后来,吐蕃王朝的自称bod演变成为藏族的自称。?

   西藏自治区拥有丰富、独特、堪称世界一流的旅游资源,境内高山嵯峨,湖泊星罗棋布,自然风光雄伟壮丽,民俗风情古朴浓郁,绚丽多彩。辽阔的草原,碧蓝的天空,茂密的原始森林,金碧辉煌的名刹古寺,辽阔的大地纯净无污染,倍受世人的青睐。在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以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世界最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二大的羌塘自然保护区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有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大昭寺为代表的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以拉萨雪顿节、那曲羌塘赛马节等为代表的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气象,无一不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一个个亮点。西藏正以其不同凡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日益成为世界性的旅游目的地和全世界旅游爱好者最向往的热土。

西藏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且正在合理开发、利用,正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西藏随着一大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民俗村、登山基地等的建成,旅游资源开发不断深入,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不断完善,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之外,体育旅游、科考探险旅游、朝圣旅游也发展迅速;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逐渐兴起,西藏作为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正在中外游客心目中逐渐形成。

在世界旅游业越来越趋于区域化、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也深感旅游合作的重要性。中国西藏愿与世界各国的旅游界加强旅游合作,可在相互投资、开发旅游资源、互相输送客源、开辟市场、联合促销、管理服务、人才培训等众多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共享旅游资源。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朋友到西藏来实地走一走,亲眼看一看西藏这个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的圣洁之地。欢迎您到西藏来旅游观光、投资考察、进行旅游合作,参与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创西藏美好的明天!

 

  1951年9月9日,三千余解放军进入拉萨。另外,从西藏东部和新疆等地有两万余解放军进入西藏,并进驻了日土、噶尔等重要地区,随后又进驻了江孜、日喀则等。于是,拉萨在内的西藏全部主要城市都有解放军驻守。

虽然中共与达赖达成协议,在西藏暂不进行政治制度的变更,但由于解放军宣布解放内藏农奴,并进行土地、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改革,引发西藏地主、世俗贵族和宗教人士的不满,最终于1959年3月初在全西藏范围内发生大规模武装活动(西藏方面称之为起义,中共称之为暴动)。中共进行镇压,但农奴未参与任何一方之行动。第14世达赖喇嘛于1959年3月17日及其信徒约8万人逃至印度以寻求国际协助。3月2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了解散西藏政府的命令,第14世达赖喇嘛随后在印度北部的达兰萨拉成立流亡政府。

  从1960年代起西藏各县陆续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此基础上,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选举阿沛·阿旺晋美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有着“世界屋脊”之称。这里地形复杂,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北部是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占全自治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是藏南谷地;藏东是高山峡谷区,为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貌基本上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种类型,还有冰缘地貌、岩溶地貌、风沙地貌、火山地貌等。 蜿蜒于西藏高原南侧的喜马拉雅山,由许多近似东西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其主要部分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的交界线上,全长2400公里,宽约200─300 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耸立在喜马拉雅山中段的中尼边界上;在其周围5000多平方公里内,有8000 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38座。

  在西藏自治区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条以上。著名的河流有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西藏还是国际河流分布最多的一个中国省区,亚洲著名的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的上源都在这里。西藏河流的水源主要由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组成,流量丰富,含沙量小,水质好。 雅鲁藏布江为西藏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仲巴县境内的杰马央宗冰川,经珞瑜地区流入印度,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中国境内??)全长2057公里,流域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流域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达5382米,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谷底最窄处仅 74米,最宽处约200米,全长为370公里。

   西藏自治区地处边疆,生态环境在全国最脆弱,物质基础设施条件、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健康指标都明显低于我国平均水平。西藏地区的发展和藏族人民福利的改善,不仅关系到促进民族和睦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大事,而且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的安全。如何克服环境和人力资源能力方面的劣势,使相对封闭的高原经济融入市场化进程中,使藏族人民能够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规避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我们正是出于这种认识,选择了市场化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课题。

   西藏独特的自然环境及由此而导致的居民生活方式、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西藏重要的战略地位,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然而,从本课题组收集到的国内外文献来看,近百年的国外藏学研究更多地是出于对西藏战略地位的关注,出于研究者为本国政治服务的目的,这就使得国外的研究偏重于西藏政治、宗教、历史和文化。问题是,绝大多数有关政治和法律的研究都附属于反华和鼓吹西藏独立的政治宣传,甚至于对历史、文化和宗教的研究也或多或少带有类似的政治色彩。相对而言,对于西藏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认真研究却非常罕见,只有极少数人类学家在西藏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并发表了信息饱满、内容细腻、叙述风格冷静且注重事实的论著。

   至于国内的藏学研究,改革开放以前存在着忽视现实社会经济研究的缺陷。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首开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的先河,西藏当地学术机构也随即加入其中。这些研究多从政府的视角出发去观察现状;或者从研究者的理想概念出发,站在西藏社会之外去点评现实。因此,读者不难从这些研究结果中了解政府的意图和行动,却很难发现老百姓的愿望、需求以及由他们的家庭福利变化反映出来的政策效果。就研究方法而言,有些研究借助于官方统计等二手资料描述社会经济现状,有些是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案例调研方法,对单个村庄、企业或机构进行长期观察。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差异与变化,其他地方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发展,现代西方文化是分不开的现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专制制度的封建农奴制和政教合一的中世纪被淘汰,随着宗教的改革和巨大变化,思想和文化领域所造成的它。发展西藏的文化在过去40年,更已取得的过程中同样伟大的社会变革的标志是消除封建农奴制下的政教合一的黑暗,甚至比欧洲系统在中世纪。消除了封建农奴制度,文化特色的旧制度,西藏文化是垄断,由少数农奴主,必然成为“灭绝” ,并因此被旧的文化专制制度的特点和神权统治整个社会政治生活的宗教,这是一个必然结果双方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西藏。因为没有这种“灭绝” ,就不可能解放和发展西藏的社会和文化,普通藏族人民将无法获得正确的掌握和分享成果的西藏的文化发展,就不可能为他们享有真正的自由,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将不被视为个人事务。然而,这种“灭绝” ,是致命的达赖集团,主要代表的封建农奴制,它的灭绝意味着他们的文化统治。因此,这并不奇怪所有,他们鼓噪的“灭绝西藏传统文化。 ”

   文化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地实现,它必将获得新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与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社会,滋养和丰富自己,同时适应和吸收其他文化。发展西藏的文化在过去40年,更已取得了就是西藏社会逐步摆脱愚昧落后,走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西藏的文化和现代文明包括现代西方文明,是的相互融合和吸收其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的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在西藏。在此过程中,一些新的问题是文化中不包含的西藏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现代文明已经制定,如现代科技教育和新闻传播。的优秀文化传统的藏族特色正在开展和推动着在新的时代,和腐朽落后的东西在传统的文化,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正在逐步筛选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符合法律规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不断繁荣和发展藏族文化在新的形势下。要侈谈的“灭绝西藏文化” ,因为其收购的新内容和新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实质是要求现代西藏人民保持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的旧西藏的封建农奴制的全完好无损。这完全是荒谬的,因为它违背了潮流,时代进步的根本利益,对西藏人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