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壤类型分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9 04:34

  (一)土壤水平分布
  陕西地形南北狭长,自南向北跨5个生物气候带,形成陕南汉江盆地及低山丘陵的黄棕壤、黄褐土带,关中平原褐土带,陕北黄土高原黑垆土带,长城沿线栗钙土、灰钙土带。
  1.黄棕壤黄褐土带
  主要分布在陕南汉江谷地、丘陵及中低山区,处于北亚热带,海拔900米以下为黄褐土,900—1400米为黄棕壤。
  黄褐土陕南称黄泥巴,面积有711.9万亩,占全省总土壤面积的2.4%,已基本垦为农田,是汉中、安康地区的主要耕种土壤之一。此类地区大多是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常种水稻、小麦、油菜,是陕南地区粮油作物和亚热带经济林木的主要生产基地。黄褐土土层深厚,质地粘重,保肥力强,但透水性差,耕作困难。所以农谚有“天晴一把刀,天雨一团糟,干时犁不动,下雨粘犁稍”。加之,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低,一般表层有机质含量为0.8—1.5%,速效氮平均为48ppm,速效磷为7—8ppm,速效钾为135ppm,除钾丰富外,氮、磷均缺,是一种低产土壤。
  黄棕壤俗称黄泡土,面积约有3533.3万亩,占全省总土壤面积的11.8%。土壤性质因母质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在自然植被下,一般有较厚的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为2%左右,全氮0.13%,全磷0.13%,全钾2.16%,土壤呈酸性到弱酸性反应,经过长期垦殖,低山缓坡大部分已垦为农田,多种小麦、玉米及马铃薯、豆类等,两年三熟;陡坡为林牧用地。
  2.褐土带
  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秦岭北坡海拔1200—1300米以下地区。秦岭东西两端越过主脊至北纬33度40分,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关中以泾河、灞河为界,西部为褐土,东部为石灰性褐土,中部黄土台原及渭河阶地为

土,秦岭南北坡为淋溶褐土。褐土面积有2645.4万亩,占全省总土壤面积的8.9%。此类土壤土层深厚,土质适宜,多为壤土或粘壤土,土体构型上虚下实,保水保肥,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为陕西重要的耕种土壤。
  3.黑垆土带
  主要分布在陕北黄土高原,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一般厚达60厘米左右。由于受强烈的侵蚀影响,仅零星存于较平坦的塬面、梁峁顶部等地,面积共有541.5万亩,占全省总土壤面积的1.8%,已基本垦为农田,为主要旱农耕作土壤。黑垆土在洛川原区占23.2%,在黄陵、宜川、富县等地,黑垆土分布很少,占2—4%。由于严重的水土侵蚀,黑垆土的肥沃层被剥蚀,土壤养分大量流失,耕层变薄,肥力减退,使大片黑垆土演变成贫瘠的黄绵土。
  4.栗钙土灰钙土带
  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毛乌素沙漠南缘。由于风蚀强烈,灰钙土和栗钙土仅零星残存于黄土梁岗上,面积很小,仅113.4万亩,其中栗钙土大多分布于神木、榆林;灰钙土分布在定边。土质沙壤,肥力低下,气候干旱,沙化严重。
  (二)土壤垂直分布
  陕西土壤垂直分布主要表现在秦岭、巴山山地。
  秦岭北坡 海拔600米以下为褐土,600—1300米为淋溶褐土,1300—2400米为棕壤,2400—3100米为暗棕壤,310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土。
  秦岭南坡 900米以下为黄褐土,900—1500米为黄棕壤,1500—2400米为棕壤,2400—3100米为暗棕壤,310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土。
  巴山北坡 海拔1000米以下为黄褐土,1000—1800米为黄棕壤,1800米以上为棕壤。
  (三)土壤地域分布
  陕西在土壤水平分布范围内,由于受中小地形、成土母质、水分地质、土壤侵蚀及人为活动等影响,使土壤发生分异,并在一定地域上呈有规律的变化。在长城沿线以北地区、黄土丘陵北缘风蚀严重地区及大荔沙苑地区风沙土分布广泛,面积共1809.7万亩,占全省总土壤面积的6.1%;陕北黄土丘陵以及渭北高原、关中黄土台原的塬边和沟谷地区,均分布有黄绵土,面积较大,共9917万亩,占全省总土壤面积的32.5%,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土类。黄绵土的质地、性状在地域分布上有很大差异。分布在陕北黄土丘陵北部的为绵沙土,质地粗,保水保肥力较差,肥力很低。分布于南部的丘陵沟壑区为黄绵土,质地为壤土,疏松绵软,耕性好,但土壤侵蚀严重,养分贫瘠。分布在渭北黄土高原及关中黄土台原的为黄墡土,质地较细,为粘壤土,蓄水保墒力较强,适耕期长,是关中重要耕种土壤之一。
陕西省土壤类型面积表
  表10—5
                         单位:万亩%

┏━━━━━━━━━┳━━━━━━━┳━━━━━━━━┓ ┃ 土类名称 ┃ 面 积 ┃ 占 总 土 壤 ┃ ┣━━━━━━━━━╋━━━━━━━╋━━━━━━━━┫ ┃ 灰 钙 土 ┃ 58.4 ┃ 0.2 ┃ ┃ 栗 钙 土 ┃ 55.1 ┃ 0.2 ┃ ┃ 黑 垆 土 ┃ 541.5 ┃ 1.8 ┃ ┃ 褐 土 ┃ 2645.5 ┃ 8.9 ┃ ┃ 黄 褐 土 ┃ 711.9 ┃ 2.4 ┃ ┃ 黄 棕 壤 ┃ 3533.3 ┃ 11.8 ┃ ┃ 棕 壤 ┃ 3126.6 ┃ 10.5 ┃ ┃ 暗 棕 壤 ┃ 137.0 ┃ 0.5 ┃ ┃ 山地草甸土 ┃ 17.1 ┃ 0.1 ┃ ┃ 亚高山草甸土 ┃ 13.0 ┃ ┃ ┃ 风 沙 土 ┃ 1809.7 ┃ 6.1 ┃ ┃ 黄 绵 土 ┃ 9717.0 ┃ 32.5 ┃ ┃ 红 土 ┃ 919.1 ┃ 3.1 ┃ ┃ 紫 色 土 ┃ 134.0 ┃ 0.5 ┃ ┃ 新 积 土 ┃ 924.9 ┃ 3.1 ┃ ┃ 石灰岩土 ┃ 834.7 ┃ 2.8 ┃ ┃ 粗 骨 土 ┃ 3446.7 ┃ 11.5 ┃ ┃ 石 质 土 ┃ 380.7 ┃ 1.3 ┃ ┃ 水 稻 土 ┃ 370.6 ┃ 1.2 ┃ ┃ 潮 土 ┃ 398.0 ┃ 1.3 ┃ ┃ 沼 泽 土 ┃ 71.9 ┃ 3.0 ┃ ┃ 盐 土 ┃ 45.0 ┃ 0.2 ┃ ┗━━━━━━━━━┻━━━━━━━┻━━━━━━━━┛

  在河流两岸及山麓冲积扇,多分布有新积土,在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上,多分布有潮土,一般地形平坦,灌溉方便,是陕西主要的耕种土壤之一。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