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9 13:56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明确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型的通知》,贵州省16个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明确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其中铜仁四个县榜上有名。

  什么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所提划定的重点区域。又分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类型。

  上榜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什么好处?

  说白了就是让你的家乡更加水碧、天蓝、地绿,干净、整洁、有序,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安逸、舒心。也是让咱们家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居民健康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江口县

  江口县处梵净山黔东之岭,江口之名,源于大江。县城在大江之口,故取县名江口。在这片土地上,梵净山大气磅礴,举世闻名。

  梵净山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梵净山自然风光神奇秀美,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被明朝万历皇帝御赐为“众名岳之宗”,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世界最大的金玉弥勒圣像供奉于梵净山弥勒道场大金佛寺,有机会一定要去拜一拜。

  云舍村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村坐落在一片平坦的坝子上,背靠绵绵青山,寨前是清流潺潺的"天堂河谷"太平河。

  这里的土家族仍然保留着自身民族古朴、典雅的的风情习俗和传统的农耕农作、土家织锦、手编工艺等。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唐代流传的水排、作坊和土法制作工艺。

  紫袍玉带石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紫袍玉带石属我国极为稀少的珍贵玉石,独产于江口县德旺乡金盏坪。用紫袍玉带石雕刻的梵净山玉带九层塔现存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石阡县

  石阡县资源丰富,特别是低热矿泉堪称一绝,素有“泉都”之称,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先后获得“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等国字品牌。

  石阡温泉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石阡温泉是中国最古老的温泉之一,至今已有 400 多年历史。是全国唯有、世界少有既可洗浴,又能直接饮用的天然矿泉温泉。

  万寿宫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石阡万寿宫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修。规模较大,装修工艺较精,尤其是木雕戏台人物栩栩如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鸳鸯湖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石阡鸳鸯湖是中国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2011年被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要看鸳鸯来这里,准没错。

  佛顶山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佛顶山,是梵净山的姐妹山,被称为“动植物基因库”,它的主峰海拔高达1869米,是贵州东部第二高峰。山体拔地冲天、气壮山河,其主脉山脊薄如刀刃,绵延而出十余公里,其间悬崖绝壁错综交织、连绵不断,颇具一层地貌一重天的大山神韵。

  印江自治县

  印江自治县城四面群山拥抱,三面临河。山环水饶,构筑了这座美丽的小县城。穿越县城的印江河清澈、秀丽,两岸步道清幽、洁净,这里是最佳的休闲之地。这里有“书法之乡”、“佛教圣地”、“土家族风情园”、“生态休闲圣地”等众多美誉。

  团龙景区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该村由土家族、苗族构成,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景色优美,来到这仿佛到了世外桃源一般。

  杜鹃花海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梵净山杜鹃花海景区位于梵净山环山公路新业乡和永义乡交界一带,每逢春季,10多万亩杜鹃花遍布山岭、娇艳欲滴。画面十分美丽壮观。

  沿河自治县

  沿河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土家文化异彩纷呈,领略土家风情,让人流连忘返。2010年和2011年,沿河分别被中国民协、文化部授予 “中国土家山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乌江山峡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沿河乌江山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千里画廊”之誉的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形成89公里奇峡壮观。峡岸奇峰对峙、滩险壑幽、飞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树苍藤、珍禽异兽,景观奇特,蔚为壮观。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铜仁这4个县被“国家命名”,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有76群730多只黑叶猴,占全球黑叶猴总量的三分之一,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