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2024”国庆荐书特别栏目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2 17:06

云听图书馆 | “领读2024”国庆荐书特别栏目

2024-10-06 17:20

发布于:山西省

翻开书页,感受文字的美好与温度

一次阅读,追寻节日与文化的共鸣

太原市图书馆 携手

FM104.4太原经济广播

共同策划《领读2024》之

《国庆飘书香,读书正当时》

请查收,这份属于你的假日书单吧!

国庆期间,由太原经济广播电台主持人带领太图好书推荐官录制《领读2024》国庆特别节目,做您身边的声音图书馆!

本期音频

扫码进入“太图约书”搜索书名

点“立即借阅”即可投递到柜或送书上门

书名:《大地中国》

作者:韩茂莉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索书号:K209/4544

馆藏地点:社科借阅区、网借书库

好书推荐官:

太原市图书馆报刊部 刘江

领读主播:

太原经济广播记者 蔡佩佩

推荐理由

《大地中国》是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精心撰写的一本历史地理通识佳作,作者巧妙地将历史的时间脉络融入地理空间之中,依循中国大地的山河走势,娓娓道来那些悠远而动人的历史故事。

在作者笔下,历史与地理相互交织,共同构建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中国大地画卷。读者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些久远岁月中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领略到中国大地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精华章节

山东、山西为今日的两个省,按照地名命名惯例,两省之间应有一条山脉,就此界分东西。但是翻开地图,我们发现山东、山西之间还有河北省,那么界分两省的那条山脉呢?既然两省既不相邻,又无山为界,为何各称山东、山西呢?这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疑惑。其实今日的山东、山西并非往日的山东、山西,而往日的山东、山西确实以山为界,那么,往日到今日发生的变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提及往日的山东、山西,需从关中说起。关中得名于“形胜之区、四塞之国”的地理形势,八百里秦川,三面为山,一面为河,山河之间形成的交通道路,险要地带即成关口。关中,就是一处被众多关口包围其中的地带。而在众多关口之中,通向东方的函谷关最为重要。

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市境内,那是一处夹在黄河与崤山之间的狭窄孔道,南面为崤山,北面是黄河。大约商周时期,这山河之间的险要地带就设置了关口。函谷关设关之后,不仅成为东西往来的必经关隘,而且由此界分出了关东、关西,以及山东、山西。若以函谷关为界,关口以东地带为关东,关口以西地带是关西;若以崤山为界,则崤山以东为山东,崤山以西属山西。就地理范围而言,函谷关与崤山对应,关东与山东对应,关西与山西对应,因此,在古人话语中或用关东、关西,或用山东、山西,两者之间对应的地理空间是等同的。那么,那时的山东包括哪些地区呢?以今天各省而论,山西、河南、山东的全部,以及河北的大部分都在其中。而山西则指关中地区,即今天的陕西省中部。那时界分山东山西的山是崤山,于是我们可以在《史记》中看到这样的话语:“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兵攻秦。”《史记》中提及的山东六国,指的就是位于崤山以东、战国七雄中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魏、韩。《汉书》中有云:“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秦将军白起,眉人。”秦将白起,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家乡在眉县,而眉县位在关中,属于陕西。

崤山与函谷关的对应关系,往往在古人话语中体现为“崤函”并列使用,贾谊《过秦论》开篇之处的“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即是一例。

固然,古人话语中,山东、山西在地理空间上成东西并列的两片,但事实上这两片土地大小差异悬殊,山西所在的关中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而山东则是天下的核心所在,正是如此,从关中通向东部的函谷关在众关之中最为重要,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也最多。

——选自《大地中国》【春秋战国】往日山东、山西与今日山东、山西

《领读2024》之《国庆飘书香,读书正当时》由太原经济广播与太原市图书馆联合呈现,感谢您的聆听。

FM104.4太原经济广播电台“领读2024”节目播出表

国庆期间(10月1日——7日) 每天滚动播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