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积石山县,孩子们爬上高墙对着救援车辆大喊“加油”。
本版照片均由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冯松豪 李震 摄
通往积石山县的高速服务区,驰援车辆整齐排列。
救援人员正在和村民搬帐篷
跨过星夜,抵御恶寒,只为护你平安,奔赴才被赋予更大的意义。通往积石山的路途,遥远、颠簸,却又温暖、热烈。地震过后,那些义无反顾的人成群结队,在同行中不期而遇,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奔赴积石山,成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成为人心所向,亦成为众望所归。
热烈能抵御极寒,奔赴能共克时艰。当积石山的孩子们爬上村口的高墙,挥舞手臂向救援人员喊出一声声“加油”,当他们在扎起的蓝色帐篷里嬉笑,端起一碗牛肉面眼神发光,无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奔赴都有了回音。眼下,救援工作仍在继续,虽然仍有许多未解的困惑、未尽的事宜,但只要希望不灭,定能薪火永燃。
奔赴,星夜兼程
从山东泰安到甘肃积石山,1700余公里的距离,不间断行车,大约需要24个小时。
12月21日,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山东省救援总队执行总队长陈同海,带领退役军人特勤支队5名退伍老兵,携带筹集来的一整车物资,迎面撞进西北的寒流中。灾情之下,老兵们心里挂念着远方的同胞,信念感驱使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灾区,急切且热烈。
经过16小时的奔波,救援队一行人于次日凌晨5时抵达陕西宝鸡西服务区。此时他们已连续行车1200余公里,但距离积石山县仍有560公里的路程。
凌晨的服务区,鲜有人走动。-15℃的气温,让歇脚都变得艰难起来。顾不上喝完一口泡面汤,一声集结,救援人员急忙小跑钻进车里。他们捂紧衣服,继续向着目的地进发,对于他们来说,那里有需要完成的事,有正在等着他们的人。
这次奔赴灾区的两辆车,一辆是6座的越野车,一辆是厢式货车。载满物资的货车开不快,为了防止掉队,需要队员之间用对讲机配合。另一边,棉衣、装备包、充饥的食物等都被摞在越野车的各个角落,让本就空间有限的车辆内部显得更加拥挤,人坐在里面,膝盖无法伸直,久坐之后,不仅会感到麻木,在低温中甚至会有刺痛的感觉。
在这样的条件下,队员们仍强行让自己休息。路上,他们需要通过两两替换的形式,确保车辆能一直行驶在路上,以最大程度压缩抵达灾区的时间。一人驾车时,下一个接替的队员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
“开车的时候累了,我就在想难的事。”此次前往积石山县参与救援的队员之一周振华说,战友们听后打趣:“那不得流眼泪?”周振华接上茬:“你怎么知道我没流?”调侃和抬杠,是这些老兵们对抗沿途疲惫的方式之一。
“我们没多大本事,只是有事就本能地想冲上去,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周振华说,这是老兵的精神,也是老兵的使命。
一行人就这样挤着、忍着、困着,跑完了接下来的500多公里,12月22日16时,顺利抵达甘肃省积石山县。进入县城后,满目疮痍让救援队员们陷入短暂的沉默,好在目前还处在救援的黄金时间里,星夜兼程的奔赴和抵达,仍为时不晚。
同一个方向,“不期而遇”
在通往积石山的高速公路上,越靠近灾区,救援车辆越多。车轮与柏油路的摩擦声,搭配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有种独特的气势。
途经河南省巩义服务区,一辆“巨无霸”式的物资车停靠在夜色中,司机正在车一旁歇脚。
40岁的窦向永是山东临沂人,得知积石山地震的消息后,他从平台中“抢”下送往灾区的送货订单,拉着一整车的活动板房,一开就是5个小时,按照他的计划,次日下午就能抵达灾区。
“我们两人轮换,紧赶慢赶,就是希望让灾区群众早一点住进房子里。”窦向永指着不远处另一位司机师傅说,师傅正在和人视频,朝他的方向挥了挥手。
告别窦向永后,远处的陈同海指着一辆白色的轿车,不断挥手招呼着记者。车上是一名路过服务区的年轻小伙,几分钟前,他看到停放在服务区的救援车辆后,拎了一箱河南烩面,悄悄塞到了救援队员的车里。小伙没留下姓名,也没留下话,但在救援人员眼里,他留下的暖意,不输给任何关注、关爱灾区的人。
在这场奔赴和驰援里,太多温暖被见证。拉面师傅一天做五六十碗面,让支援甘肃的救援人员吃上一口热乎饭;加油站里的小哥,加油的时候,还不忘往救援车里扔方便面和水;同路者互相点头,微笑致意;同行的车辆打开双闪为救援车“让路”;家住青海西宁的巴基斯坦人萨米,自发购买了一批救援物资,驱车到达甘肃省积石山县受灾地区分发;最美拾荒者胡雷,用贩卖工艺品、捡垃圾的收入,筹集了价值5万余元的物资,抵达甘肃地震灾区……他们互不相识,却都选择了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的地,无数温暖与爱才能“不期而遇”。
在抢险救援的路上,无数人前仆后继,逆行向前,他们用行动证明生命可贵,用一次次奔赴,重燃积石山的希望。据12月20日召开的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积石山6.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称,西部战区、甘肃省军区、武警甘肃总队、省消防救援总队、省森林消防总队、省级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出动救援力量4500多人、车辆820多辆赶到灾区,进行全覆盖、无盲区搜救。面对灾难,闪着灯光的应急救援、医疗救护车辆频繁往返于险情之中,通往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高速公路上,警灯持续闪烁着。
成为脊梁,点亮“生命之光”
12月22日,积石山县的最低气温跌破-13℃。这天下午,队员们正忙着卸下从泰安运来的救援物资,寒风凛冽,物资慢慢堆成高墙,村里的孩子嬉闹着穿梭在帐篷之间,空气里弥漫出烧焦的味道。
当地消防队员从兜里掏出了一块巧克力,孩子边啃边笑。不断送来的棉被和帽子,让这里的冬日慢慢远离“难熬”。不断搭起的帐篷,让村民临时安了“家”,一股股炊烟升起,见证着这片土地受伤后的余温。
这,即是奔赴的意义。事实上,救援人员为灾区带来的不仅有物资。退伍老兵李纪恒和王强,抵达灾区首日便为在地震中受伤的少年进行伤口“拆线”,安置点有了有医疗经验的人,村民们的心也变得踏实起来。无数教师、心理咨询师下沉安置点,为孩子们提供心理疏导,恢复正常教学。正因如此,高一学生马文才能面对记者说出,期待“花香遍地”。
这,也是奔赴的意义。
当中国国际救援中心甘肃总队“转战”青海,撤离大墩村时,村民们自发站成两排,鼓掌欢送;当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山东省救援总队退役军人特勤支队离开大墩村时,村民们送上自家的包子和饼;当失去双亲的孩子,与救援队员分别时喊出一声“妈妈”……
这,仍然是奔赴的意义。
2023年冬日,在低温与寒潮中,积石山县燃起炊烟,即便房屋倾塌,大地出现伤痕,但希望还在,且永远不被摧毁。倾塌过后,每个出现在这里的人都应该被视作脊梁,面对动荡与不安,每个挺直腰板的人都应该被称作英雄。
时间回到12月22日,初次来到大墩村的那天下午。当救援车驶过,在村口的高墙上,4名孩子手舞足蹈,他们向救援人员招手示意,喊出了一声声“加油”,落日的剪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在救援队员眼里,这就是奔赴的意义。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震)
原标题:奔赴积石山,以生命的名义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