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的现实启示
【红船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在领导社会革命的同时,也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实践探索,取得了突出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成就与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对于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井冈山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是推动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实践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的指导理论,这些理论不是教条,是方法论,为推进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决定了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性。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所面临的国情、党情,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必须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中国革命特点的党建之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环境,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成分占多数的基本条件,农村根据地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的分散性,对于如何建设一个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政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着必须破解的现实困境。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是在党领导创建工农红军,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进行的,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现实困境。
这突出体现在:第一,党的阶级基础薄弱。在根据地内,身处农村环境的客观现实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形势,迅速地壮大和发展党的组织需要,必然会大量吸收农民、小资产阶级成分的革命分子到党内来,这样,自然形成了农民出身党员占多数的客观现实,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时所面对的一个很突出问题。
第二,封建家族观念和地方主义的不良影响。由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湘赣边界的偏僻处,农村社会的封闭性、党员及党组织成员来源的单一性,形成了社会组织的家族性特征,与浓厚的家族观念并处的还有严重的地方主义,它们都是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农民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一些落后的观念和思想认识随着他们加入党的组织而引入党内,严重影响党的建设。
第三,共产国际和“左”倾中央领导人的错误指导脱离了国情党情实际。1928年初,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九次扩大会议作出《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决议案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的认识,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共产国际要求中共要以城市为中心开展土地革命,认为只有中心城市的革命形势才能带动农村的工农运动,确定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在城市发动暴动,并断言中共在农村建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必致失败”。
2.对科学建党路线的探索
面对困境,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客观上就迫切需要一个更加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来科学领导。井冈山时期围绕破解党的建设的难题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首先,确立了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性的科学方法。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工农红军的过程中,提出了政治工作制度,不断用正确的政治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战士,启发觉悟,增强党性,而且上升为制度化规定去贯彻落实。当年,农村根据地的创建,是在艰苦卓绝条件下进行的。红军、根据地和党自身能够不断发展和壮大,一靠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二靠广大党员和战士有坚定的信念、实事求是的勇气、勇于牺牲的精神、优良的作风、坚韧的意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和党员干部的坚强党性。而人民群众的革命自觉性、党员干部的党性,正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政治工作来树立和提高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越是有了鲜明的政治性,越是能够增强党性。
其次,创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形式。1927年9月的三湾改编,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出在军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支部建在连上”原则,使军队党的建设形成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党的领导机关,使党在军队中的组织设置健全而科学。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至今仍是全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原则,在党的建设实践中,不断发挥作用,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历久弥新的科学性。“支部建在连上”,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能够抓住普通党员的一个最佳组织形式和机制。“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有了不可替代的制度构架,也为基层党支部在基层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联系群众和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奠定了基础。
再次,明确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路径。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些重大而突出的课题。一方面,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党的队伍要发展和壮大,就不可避免地吸收、接纳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另一方面,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身上所具有的狭隘、自私弱点又极大的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这一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早在1928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就提出了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到1929年底召开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上,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农村革命战争环境中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古田会议围绕思想建党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观点,主要包括:一是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二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红军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为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确立政治委员制度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四是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古田会议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是在当时独特条件下党的建设新的探索,也是在总结党成立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列主义建党理论的重要发展。古田会议决议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分子占优势的国家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制定了一条科学建党路线。
3.汲取全面从严治党的养分
97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从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汲取全面从严治党的养分。
必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毛泽东同志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就一再强调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政治建设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贯穿于井冈山时期面临的、必须完成的三大攻坚任务——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之中。使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在实践中有机结合的问题。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党的政治路线与党的事业休戚相关,党的政治路线要落实,就必须加强党在革命实践中的领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的政治判断,进入新时代,不仅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而且要把政治建设的任务、内容具体化摆在首位,即要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放在首位。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思想建党原则。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等就认识到党处在农村环境和农民出身党员在党内占大多数的情况下,要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即加强思想建党。把党的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是针对当时党的组织基础的特殊情况下,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即党的先进性的建党原则。当年,通过确立思想建党原则,对全党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坚定的革命信念,增强党性观念。今天,坚持思想建党,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理论品格、实践品格,这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传承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就十分重视作风建设。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发扬民主等系列作风在这一时期都有鲜明的体现。
“莫道人心同此理,雄风今已靡前贤”。党的作风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不同的重点任务,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条不变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其共同点都是使党的一切活动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在今天,作风问题依然不是小事,它关系我们党属性定位,执政地位,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坚定不移推进作风建设。
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党的干部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在实践中培养了大量的干部。这些干部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历经磨难,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与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依靠这些干部,党才实现了对革命的坚强领导,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
事实证明,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执行党的正确路线的中坚力量。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持突出政治标准,培养大量优秀干部、造就新时代一大批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千秋伟业奠定人才基础。
必须增强党的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面临一系列困难,破解这些党建难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中也找不到现成答案。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坚持依靠党的组织,坚持马列主义党建原则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党的建设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着眼于执政环境的复杂性和党内存在问题的突出性,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形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格局。确立这个党的建设新格局,就是要更加注重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现实依据、内在逻辑、实践导向,从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出发,从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要出发,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现实需要出发,全面增强党的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在借鉴井冈山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