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酥梨到“卖风景”,从只念一季“果业经”到特色产业遍地开,从灰墙土瓦泥巴路到小村穿上“绿新装”……近日,记者来到泗县大庄镇曙光村,实地感受村庄里扑面而来的诗情画意,探寻村里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的“密码”。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结硕果
8月初,记者走进曙光村青皮梨种植基地,只见成片的果树俯仰生姿,美不胜收,一个个梨子像青色的小灯笼缀满枝头。果园中几名工人正一手拿着篮子、一边扶着树枝采摘青梨。“我们现在采摘的梨子叫作翠玉,是村里新引进的梨树品种,传统的酥梨要到中秋前后才能上市,现在翠玉‘抢鲜上市’,延长了梨子的采摘期,让一年之中有半年果味飘香。”曙光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梁强一边忙着指导工人采梨,一边给记者介绍起了眼前的这片“希望田”。
记者了解到,曙光村种植酥梨有上百年的传统。近年来,受种植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等各方面的影响,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一度陷入低迷。驻村工作队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助果农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不断优化整合资金、人力、土地、市场等关键要素,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大力推进青梨、苹果等水果示范园建设,全力保障水果产业规模稳步增长,让“弃果果”成为“香饽饽”。
目前,曙光村小宋梨园梨树种植面积达2300余亩,年产量达5000吨,产值超2000万元。同时,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因地制宜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在现有梨园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撂荒地、河滩地等闲置土地和扩大种植品种等形式,种植大棚西瓜、水蜜桃、蟠桃、豆角等蔬菜瓜果,扩种果园面积达到2500亩,栽植新品种树苗1.6万株。梁强说:“我们还引导村民在梨树下种植大蒜、大青豆等,以‘高低搭配’‘长短结合’模式发展立体农业,让亩产值实现翻倍增长。”
不仅如此,为了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村里建立冷库,以错时售卖的方式,提升水果的产业价值,同时开辟酥梨加工车间,加工梨膏和梨膏糖,让小水果成为撬动产业绿色发展的大力量。村集体经济逐渐形成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40万元。
生态理念嵌入“乡村慢生活”
行走在村道上,只见路面整洁宽阔,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生机勃勃。房前屋后的小菜园被圈围在白绿相间的小栅栏里,蔬菜瓜果长势喜人,整个小村处处透着绿意和雅致。
如今漂亮干净的曙光村一度也是“灰头土脸”。近年来,曙光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美化、靓化、绿化”工程。村里实施了房屋立面整治、庭院美化绿化、新修及硬化公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等措施,曾经“脏乱差”的农村院落,如今干净整洁,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该村党总支书记刘立标介绍,环境整治整出了新天地,村里的后续保障也得一揽子跟得上。为此,村里采购树苗免费发放给村民,动员群众围绕着房子周围进行植绿、增绿。同时,村干部通过上门摸排,为生活困难人员、残疾人和脱贫人员提供公益性岗位,成立一支由70人参与的卫生环境管护队伍,开发出绿化园丁、公厕保洁员、道路保洁员、环境卫生宣传员等不同岗位,不仅守好了“绿树村边绕”的好环境,也让农户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的好去处。
午后,斜阳在曙光村洒下一片金黄。保洁员宋云正拿着大扫帚清扫着村道:“现在村子里到处都漂漂亮亮,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村子里干干净净。有了这么漂亮的村子,大家都不会乱扔垃圾了。”
不远处,一大片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记者了解到,村里通过宅基地改革,利用腾挪出的土地,建立占地80多亩的光伏电站,每年80万元的“阳光”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刘立标有感而发:“这是我们存下的‘阳光存折’,村民吃上了‘生态饭’,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农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
梨树下,摄影师正在选取角度取景拍照,不远处,网络达人正在用手机进行直播。小小的村里俨然成了附近居民的“打卡地”。
“我们通过产业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瓜果村,为了将好产业变成好风景,我们利用各种方式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梁强说,现在,曙光村正在全力推广农家乐、特色民宿、时鲜果蔬采摘等体验项目,丰富村里游、购、娱、吃、住、行等旅游接待要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了解到,每到梨花盛开的季节,曙光村都会以小宋梨园为中心,举办“小宋梨花节”,目前,梨花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梨花节举办期间大型文艺演出、摄影大赛和大型书画笔会、梨园听大戏和音乐快闪视频拍摄、泗州戏新人秀和古会游园等文艺活动“赶大集”,吸引不少游客和文艺爱好者参与其中。“我与梨园零(梨)距离果梨认购”、农副产品展示展销、游客田园踏青采摘等活动,让小宋梨、大庄豆瓣酱、大路口山芋粉丝等土特产一路“走俏”,填满了游客的“后备箱”。 当地乡村旅游业每年吸引游客一万多人次,年综合旅游收入达到五十多万元。
站在梨园边,梁强深有感触:“保护生态‘有一分付出,却有九分回报’:改变的乡村容颜,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绿色农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村庄更美丽、乡风也更文明了……”
本报记者 马远征 本报通讯员 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