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创新呈现出哪些特点和趋势?
赛迪顾问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研究》(下称“报告”)显示,2024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平均得分为61.4分,较2023榜单提高1.7分。其中,深圳、广州、苏州位居前三;杭州、武汉紧随其后;南京、合肥、成都、西安、宁波也都排在前十。从百强城市的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依然占据着创新投入百强榜近半席位,是入榜城市最多的地区。
江苏13城全入围
从入榜城市地区分布看,2024科技创新城市百强榜入榜城市有48个位于华东地区,入榜城市平均得分为62.3分,相比于2021百强榜单,新增2个席位;华北地区积极加大科技投入,整体实力提升明显,相比于2021百强榜单,新增3个席位;中南地区占据28个,华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地区入围百强市的数量均未超过7个。
从各省份入榜城市增加情况看,相比于2021年百强榜单,山东、浙江、广东、湖北、河北、福建等地入榜城市数量增加。其中,山东表现突出,新入榜3个城市。从城市分布看,苏、鲁、浙、粤等省份城市依旧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领头者,整体继续保持聚集态势。
百强市入围最多的省份是江苏,13个地级市全部进入百强。紧随其后的是广东、浙江和山东,分别入围10、9、8个地级市。从各省份的百强市平均分来看,广东的百强市平均实力最强,为70.7分,是唯一一个百强市平均分在70分以上的省份。
此外,省会城市表现亮眼。大部分省会城市均入围2024科技创新城市百强榜,入围省会(首府)城市平均得分为66.2分,比TOP100平均值高4.8分。选取入围超过1个城市的省份可以发现,省会(首府)城市得分均高于该省份城市平均得分。这说明,省会(首府)城市对科创资源的聚集作用显著。
哪个地区科创潜力有优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投入要素加速聚集,2023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33278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
最新公布的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直辖市)有12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上海、湖北、四川、湖南、安徽、河南和福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直辖市)有7个,依次为北京(6.73%)、上海(4.34%)、天津(3.58%)、广东(3.54%)、江苏(3.29%)、浙江(3.20%)和安徽(2.69%)。
分区域来看,2023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分别比上年增长7.8%、9.2%、10.0%和8.8%,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均快于东部地区,追赶步伐有所加快。
今年的百强榜区域分布也和上述数据基本相符。除了综合竞争力百强排名,报告还评估了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潜力百强。
根据报告,创新投入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占据着创新投入百强榜近半席位,依然是入榜城市最多的地区。与2023年相比,西北地区增加了2个科技创新投入百强城市。从科创投入TOP100城市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2024年入榜城市较2021年增加了4个,领先优势不断加强。从科技创新投入TOP100城市省级行政区分布来看,江苏省13个市均入榜,山东省在研发经费支出、财政科技支出等多方面发力,2024年科技创新投入百强城市较2021年新增3个席位。
在科创产出方面,今年西南地区平均产出表现亮眼,广、深两市高新区产值持续领跑。从入榜城市数量看,与2021年创新产出分榜相比,华东、华北地区各新增2个城市;从城市平均创新产出得分看,整体相比2023年榜单均有所提升,其中,西南地区平均分为61.8分,位列第二。
科技创新产出得分,广州、深圳均超过90分。从国家级高新区产值指标看,深圳、广州依旧占据着前二位。除此之外,广东佛山、东莞和珠海也进入了国家高新区产值得分榜单的前20位,共计11个城市进入榜单,国家高新区产值比重占百强城市总比重的25.2%。
数据显示,经济大省广东2023年R&D经费投入达到4802.6亿元。自2016年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后,广东已经连续8年R&D经费投入位居全国第一。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7.6万家,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从创新环境TOP20城市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占据14个席位,其中浙江、江苏平均得分居前两位。浙江、江苏和山东入榜城市数量分别为4家、3家和2家。这些地区产业基础雄厚、载体平台资源丰富,从而更能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
在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方面,2024年,深市、苏州占据前二席位,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4000家,相比2021年增加了近2.2倍。此外,2024年科创环境分榜排名前5的城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在13000家以上。
从科创潜力看,今年中南地区发力明显。
报告显示,科创潜力百强城市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上榜城市最多,共51个城市入围,较上一年增加1个。其次是中南地区,上榜34个城市,较2023榜单增加2个,东北、西北地区上榜数量有所减少。华东、中南两地上榜城市数量占比超过八成,两地科创潜力优势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