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湖畔、武汉站旁,百年名院“跨江”新启,武汉都市圈医疗布局又添新“坐标”。历经两年多精心建设,8月7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正式投入运行,对外开放门诊及住院医疗服务,武汉新“门户”——杨春湖片区由此告别无大型公立医院的历史。
家门口的“三甲”医疗直接惠及周边洪山区、武昌区、青山区等区域近400万居民;搭建“高铁”快车,武汉市中心医院将整合优势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推动武汉百年优质医疗辐射省内及中部地区,以高水平医疗及数字化、智慧化创新服务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百年三甲“过江出城”
武汉江南再添健康“新名片”
近年来,随着武汉都市圈的发展扩容,从中心城区引入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纷纷“落子”新城区,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的同时,为周边居民带来切实的健康福祉。据了解,作为三大城市副中心之一,杨春湖定位为武汉新“门户”,该片区紧靠三环线,毗邻东湖高新区,与光谷隔东湖相望,是长江新区、长江主轴、东湖绿心的重要联动区域。规划的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发展迅速,但作为城区重要的基础配套——公立三甲医疗资源长期“空白”。
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2020年9月,武汉市中心医院与洪山区人民政府签订正式协议,按照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并加挂“洪山区人民医院”名称。2020年11月,杨春湖院区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由此,武汉市中心医院开启了“一院多区”发展新阶段,其中,原有的南京路院区、后湖院区分别位于武汉江岸区、江汉区等江北中心城区,杨春湖院区是这所百年老院建院140余年以来首次“过江出城”,将医疗资源从武汉长江以北扩容至长江以南新城区,补齐洪山及周边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
历经两年多的加紧建设与周密筹备,沿高铁之翼、东湖之滨崛起一座全新的大型医疗综合体。2023年8月7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洪山区人民医院)正式启用,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地址为武汉市洪山区礼和路188号,为洪山区及周边武昌区、青山区等近400万居民构建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圈”。随着高铁网络辐射带动,百年名院优质医疗资源将持续惠及省内及中部地区更多人群,为城市圈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基石。
绿色医院畅享“绿”中就医
文化融合打造疗愈空间
明媚的晨光,从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门诊大厅巨大的玻璃幕墙倾洒而下,映照着来往行人匆忙的步履。据了解,新院区多种造型的天窗幕墙大面积引入自然光线,不仅减少了医院运行照明时间,实现节能减耗,更使得室内空间阔朗而通透,为患者提供了明快敞亮的就医环境。
休闲绿地、绿植墙、园艺景观……从广场到中庭,从医街到诊区,随处可见的绿色景观洋溢着生机活力。新院区在室内外开辟了多处绿地广场、绿化庭院、园林等,利用丰富植物群落与仿真绿植,创造健康怡人的环境,让患者畅享“绿”中就医。
据了解,杨春湖院区在建设时充分融入了绿色低碳理念,主打人性化医用空间设计,打造“以人为本”的绿色医院。空间布局上各功能区分区明确、高效集约,动线设计符合患者就诊习惯,最大限度提升就诊效率,实现人车分流、洁污分流与医患分流。其中医疗区设有两栋单护理单元的住院塔楼,1-4层为门急诊医技区域,6-17层为住院病区;通过医疗走廊,串联起急诊、门诊、医技科室、住院,与后勤保障自成体系,让患者置身温馨的医疗社区。此外,健康管理行政区相对独立,由2层裙房和8层塔楼组成,形成健康管理、交流培训、后勤保障、行政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大楼。
新院新颜,不止于环境,更赋能文化。杨春湖院区注重将文化景观嵌入医疗空间,并融合音乐、历史、人文多种元素,传承弘扬中心医院百年优秀文化,打造舒适安心的“治愈性”医疗空间。
在杨春湖院区门诊北大厅,一面巨大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墙庄严醒目,镌刻的金色誓言下,一架黑色三角钢琴在志愿者演绎下弹奏出悠扬的乐章。据介绍,这是医院特别设置的“音乐角”,将持续招募志愿者弹奏,通过音乐舒缓患者压力、抚慰人心,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跨越三个世纪的医学发展、温暖生命的医者仁心……镶嵌在门诊东面及南门大厅的巨幅文化浮雕,无声诉说着百年医院的历史与荣光。此外,在门诊医疗街开辟了文化长廊,布置了沙发、桌椅,为来院人群打造愉悦的休憩空间。
新院区还引入了智能摆渡车,在院区内道路及门诊区域循环往返,为行动不便及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免费运载服务。在门诊导诊台、自助服务区,身穿“小红褂”、“小蓝褂”的志愿者热情助医的身影,也成为新院区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一院多区高标准同质化医疗
最强医学阵容入驻杨春湖
8月7日杨春湖院区正式开诊首日,不少周边社区居民前来就诊,首次实现“家门口”看名医。
“出门步行就能找到专家看病,健康保障稳稳的!”“新医院环境蛮好,服务也方便快捷!”“虽然是新开的医院,但坐诊的好多都是中心医院老牌专家”……周边居民对家门口新开的大医院需求迫切,认同感满满。
据介绍,为充分保障群众就医需求,促进区域医疗均衡布局,杨春湖院区作为武汉市中心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高标准同质化管理、一体化运行,共享百年优质医疗资源。在学科设置上与原有的南京路、后湖院区高度匹配,全线打通,具体涉及内、外、妇、儿、产、急诊、重症、眼、耳鼻喉、口腔、肿瘤、中医、康复、皮肤、医学美容、疼痛、营养、护理、影像诊断与介入等,开设的临床专科及诊疗范围覆盖各类疾病及急危重症救治。武汉市中心医院“王牌学科”入驻,并派出了百余名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组成最强医学阵容,常驻杨春湖院区,提升当地医疗救治水平。
在检查诊断上,新院区影像、超声、检验、病理、药学、核医学等各类医技检查配备齐全,引进了256排CT、生命感知矩阵3.0T磁共振、全幅DR成像系统、高端落地式血管造影系统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助力实现疾病的精准化、智能化、一体化评估、诊断与治疗。
一站式服务“围着患者转”
多学科综合诊疗绘就“同心圆”
在杨春湖院区门诊,记者留意到,这里的不少诊区布局取代了内、外科的传统分区模式,以疾病类别命名划分诊区,将相关学科“集约化”设置,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区、脑血管系统疾病诊疗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区、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区等,在一个诊区实现多学科联合诊疗。
据介绍,这种全新的诊疗模式,打破了患者来回辗转不同科室的“线状”就诊流程,相关科室围绕疾病的系统性、复杂性,以患者为中心形成“同心圆”,让“医生围着患者转”,在门诊通过诊间会诊、多学科诊疗为患者提供系统化、规范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获益最大化。
为进一步简化流程,提升患者门诊体验,杨春湖院区在建设之初就在门诊布局上进行优化,通过再造门诊流程,缩短患者在门诊的滞留时间。新院区在门诊各楼层设置了综合诊疗区,为患者提供抽血、b超、心电图等检验检查的一站式服务,同时整合财务窗口功能实行 “多窗通办”,每个窗口均可办理挂号、缴费、出入院等,让患者少跑路。
全省率先推出智慧药房、智慧病房、智慧物流
多项首创应用打造高品质数字化医疗服务
当前,群众对于健康的需求,不仅要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还要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以建设智慧医院为突破口,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医疗服务全过程深度融合,率先探索多个智慧服务新模式,如智慧药房、 智慧物流、智慧病房等, 不断提升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门诊大厅,机器人热情解答,为患者提供智能导诊服务;一座形式“电话亭”的智能健康小屋亮相,现场可进行智能体征自助检测,检测包括身高、体重、体温、体脂、血压、脉率、血红蛋白、血糖、血氧、心电等10余项体征。
在杨春湖院区门诊药房内,一组组机器人补药、发药系统全自动机械臂正在快速运行,据了解,这里拥有湖北省首个“库发一体”智慧药房,配备了盒装药品智能快发机、全自动口服药品单剂量分包机、静脉用药调配一体机和成品输液分拣机。药品从入库、出库,到传送、配发给患者,全程实现无纸化、自动化、智能化。例如当患者缴费签到后,处方信息就会传送到药房。药房接到指令后,全自动机械手臂精准找到药品,并准确通过传送带送至窗口,药师只需扫描就诊条码,通过智能AI视觉系统核对处方信息,患者一到窗口可完成取药,取药环节最快只需8到10秒,由过去的“人等药”变成“药等人”,精准高效服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在新院区还开辟了全省首个智慧病房。心血管内科的智慧病房内,患者如需要帮助,点一下床头的智能屏,可随时呼叫护士站。通过这套智能床旁交互系统,不仅能与医护人员音视频互动,还可体验健康宣教、费用查询、营养订餐等服务。打点滴时不用“盯着看”,时间到了智能输液监测发出实时提醒;无线体温采集系统取代人工转抄,自动上传患者体温数据;通过物联网智能感知,系统还能自动监测环境温湿度,如有不适可提醒医护人员随时调整;针对老年人群,配备佩戴防走失腕带,当病人走出病区大门时,会发出告警信息到护士站;针对特殊监护人群,家属可在家里发起远程探视申请,与住院的家人做远程探视。
以往,大型医院内各类物资的运输是常态,这项繁重的任务通常依赖于“人+小车+电梯”。而随着智慧物流在杨春湖院区应用,自动化、智能化配送成为现代医院物流运行的“新常态”。据介绍,整个杨春湖院区都安装了箱式物流和气动物流系统,串联起病房、手术室、医技科室、餐厅、库房等区域,实现无人配送。其中,箱式物流系统通过自动化物流轨道主要用来配送洁净物资,包括无菌敷料包,大输液,药品,被服,小体积一次性器械等;气动物流系统则是利用空气动力原理运送一些体积较小的标本和药品。例如,护士将要运送和标本或药物装入传送胶囊内,再将传送胶囊轻轻放到管道口,只要按下要去的地方,“咻”地一声,它就能在整个医院大楼内“飞檐走壁”,去到目的地,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除了医疗领域,无处不在的智慧化、数字化元素也融入到停车、餐饮及医院管理的细节中。杨春湖院区设置了2700个停车位,还将在全省率先运用智能停车系统,今后患者来院就医将实现出门-停车-就诊-返程的一体化导航服务;医院设立了智慧食堂,可进行人脸识别、刷脸用餐。
在智慧管理方面,新院区建立了数字化运营指挥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实体医院从物理空间“搬”到了数字空间。借助于这套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在指挥中心就可以掌握医院运行动态,从而“一屏统管医院,一键指挥全程”,包括对医院设施设备进行集中智能化监、管、控,实现数字安全、数字能源、数字服务、智慧防控、智慧监控、智慧物流等应用场景。同时,对医院的电力、燃气、水、冷热源等能耗数据统一采集、三级计量,并精细化管控,从而辅助实现绿色、低碳、节能的目标。
空地一体化打造“十分钟急救圈”
专病中心“专病专治”助力精准诊疗
医疗实力,是患者就医的首选。作为百年老院的新延伸,杨春湖院区直接承接武汉中心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将持续加强学科品牌建设,推进医学技术创新,加速向国内一流医学中心迈进。
急性心梗、脑梗死往往来势汹汹,严重危及生命。以往当地三甲医疗的空白让急危重症救治面临挑战。杨春湖院区的崛起,当地疑难急危重症救治医疗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心剂”。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武汉市中心医院拥有国家级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在杨春湖院区已围绕胸痛、卒中建立了快速高效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绿色通道,以最快的时间为患者赢得生机。同时,作为武汉市心血管病医院,国家级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为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为完善区域急救网络,杨春湖院区将建设空地一体化急救站,打造10分钟急救圈。
在专科诊疗模式上,新院区将打造一系列专病中心。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变应性鼻炎方向)、武汉市慢性意识障碍诊疗中心、武汉市肠道微生态诊治中心将落户杨春湖院区;医院也成立了甲状腺乳腺专病中心、智慧化全程血糖管理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多学科MDT诊疗聚焦“专病专治”,不断提升临床专科诊疗水平,让患者享受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的诊疗服务。同时,医院还开设了放射介入中心、日间诊疗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内镜中心等特色诊疗中心,充分满足患者多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
构建数字化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
打造医防融合慢病防治区域标杆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防融合重要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为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武汉市中心医院通过制度设计、平台建设、智慧服务、医联体联动等走出了一条实践之路。以糖尿病、高血压防治为例,该院搭建了医防融合平台,在全省首推智慧全程血糖管理模式、智慧化血压管理,探索“医院-社区-家庭-个人”慢病闭环管理,助力“323”攻坚行动。
在杨春湖院区,一系列慢病智慧管理新模式将“复制推广”,产生一院多区协同效应。据介绍,鉴于新院区的“双重身份”——既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履行三甲公立医院应有的职责,也是洪山区人民医院,承担区级医院的主体责任,杨春湖院区将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医院优势,将在洪山区成立首个数字化区域医疗联合体,依托医防融合平台、智慧化全程管理、紧密型医联体等,助力建设区域慢病防治网络体系,打造线上线下数字化连续性医疗服务标杆,带动区域慢病“防、筛、管、治、研”工作水平提升,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新院开诊推系列惠民服务
挂号检查及住院享多项减免
杨春湖院区开诊后,从门诊挂号、检查到慢病筛查、住院手术,推出了系列惠民服务及举措,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其中,专家门诊、专科门诊以及急诊免挂号费,医院停车场提供免费停车服务。门诊大型(含CT、MRI、PET-CT及ECT)检查,检查费(自付部分)优惠10%(不含药品及一次性医用耗材)。
期间办入院手续住院的手术患者,住院费个人自付部分优惠10%,最多不超过1000元。符合条件的省内贫困患者可申请仁济之爱基金救助。活动期间,多个临床科室还推出了专病专科优惠、慢病筛查优惠及个性化惠民服务活动。(通讯员 李蓓 马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