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30 12:37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忻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忻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忻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晋政发〔2020〕26号)要求,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市委“336”战略布局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覆盖全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确保生态功能不退化、水土资源不超载、排放总量不突破、准入门槛不降低、环境安全不失控,以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把忻州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创新型田园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优化发展格局,切实保障生态安全。

  坚持分类施策。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功能等,聚焦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目标,科学划定环境管控单元,提出差异化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实现精细化管理。

  坚持动态更新。结合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新战略、新形势、新政策、新要求,实行“三线一单”跟踪评价和动态调整,提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服务高质量发展决策水平。

  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一)划分生态环境管控单元

  全市范围内按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大类划分,共划定198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详见附件1、附件2)。

  优先保护单元:全市共计114个,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泉域重点保护区,以及生态功能重要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等。

  重点管控单元:全市共计70个,主要包括城市建成区、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聚集区)、大气环境布局敏感区和弱扩散区,以及开发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问题相对集中的区域等。

  一般管控单元:全市共计14个,指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之外的其他区域。

  (二)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严格落实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国家、省、市环境管理政策,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资源环境管控要求,根据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类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特征,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明确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制定忻州市总体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见附件3)和198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全市各环境管控单元应同时执行全省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相关规定。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既有时效性,又有延续性。管控要求所依据的相关规章、政策、文件、规划、计划、方案等(合称“编制依据”)发生更新,对同一事项的要求发生变化,则以新的要求为准。市生态环境局根据编制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规划的变化情况、生态环境状况和保护目标,适时组织对清单进行相应更新。

  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开发建设,在功能受损的优先保护单元优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

  重点管控单元:重点管控单元既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区,也是环境污染治理和风险防范的重点区域。重点管控单元以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为主,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等问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一般管控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为主,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执行国家、省、市相关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加快三线一单成果应用

  (一)服务高质量发展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共同做好“三线一单”成果实施应用,加强“三线一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探索“三线一单”与空间规划、产业准入的联动机制,发挥“三线一单”促进绿色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的基础作用,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作为政策制定和规划编制的基础。

  (二)规范开发建设活动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时,应将“三线一单”确定的环境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作为重要依据,并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等过程中做好应用,确保与“三线一单”相符合。具有建设项目审批职责的有关部门,应把“三线一单”作为审批的重要依据,从严把好生态环境准入关。对列入国家和省、市规划,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的重大民生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应优化空间布局、主动避让;确实无法避让的,应采取无害化方式,依法依规履行手续,强化减缓生态环境影响和生态补偿措施。

  (三)推动生态环境治理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强化“三线一单”在环评、排污许可、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环境风险防控等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将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优先保护单元的生态保护修复活动,进一步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切实加强重点管控单元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范,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相关管理要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监管精细化、规范化,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四)严格产业园区管理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应突出抓好“三线一单”在开发区(园区)的落地实施,规范和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建设完善环保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切实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着力防范开发区(园区)生态环境风险,全面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突出与“三线一单”成果的协调性分析,实现“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成果联动、融合、提升,引领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五)推动数据共享

  集成“三线一单”成果,实现编制成果多部门共享。推动“三线一单”与环境质量、排污许可、监测执法等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

  (六)实施动态调整更新

  忻州市“三线一单”原则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同步更新调整发布。因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等发生重大调整,所涉及的环境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确需更新的,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有关单位配合做好“三线一单”的动态调整更新工作。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重要意义,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好省市县联动、部门联合的作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三线一单”实施的主体,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三线一单”的实施应用。市生态环境局统筹做好“三线一单”的组织协调、管理应用等工作。市发改、工信、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及时更新“三线一单”相关数据信息,并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实施应用。

  (二)强化技术支撑

  市生态环境局要组建长期稳定的专业技术团队,市财政局安排专项财政资金,切实保障“三线一单”实施、评估、更新调整、数据应用和维护、宣传培训等工作正常开展。

  (三)加大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定期跟踪评估“三线一单”实施成效,推进实施应用。

  (四)加强宣传培训

  各县(市、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和培训,及时将“三线一单”成果向社会公开,扩大公众宣传与监督范围,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不断完善。

  附件:1.忻州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

  2.忻州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汇总表

  3.忻州市生态环境准入总体要求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