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西岳华山,只见道士不见客,云台峰上静悄悄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1 23:31

人们都说,此生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领略一下华山的风光。华山作为我国的五大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被冠以“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且华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人们记录在册,同时,华山还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山上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



华山的美浑然天成,千百年来都引得无数不畏艰险的英雄好汉去探索,不过现在的华山已经被开发著名旅游景点,每到假期人山人海,并不像以前无人问津时那样原汁原味,处处显露着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悠久痕迹。

那以前的华山又是什么样的呢?



好在上个世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有外国友人来到过华山旅游,并拍下了当时华山的景象,透过他们拍摄的这些老照片,再辅以老照片AI复原技术,修复其清晰度,有的还复原出了当年的色彩,我们才得以领略旧时华山的壮美!

与现在的华山不同,以前的华山明显更具有一股难以言说的独特风韵。



华山北峰

华山十分独特,它的山体倚天而立,拔地而起,山的四面就如同被刀削过一般十分陡峭,这也是它为什么被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原因。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华山著名的主峰之一,北峰。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峰并不像现在一样游客络绎不绝,它静静地兀立在那,显得十分清寂,且那个年代的北峰比起现在来说少了很多人为的改造加工,显得十分纯朴、自然。



北峰海拔为1614米,因其位置处于北方而被取名为北峰,它直穿云霄,四周都是万丈绝壁,峰底还有深深的沟壑,十分险峻,但这里却是观望华山著名险道苍龙岭的绝佳地点。



古时候很多隐士道家子弟会居住在此,在上边建造居所,高耸入云的楼阁通常会被那时候的人们称为“云台”,故北峰从很早开始就有了“云台峰”一称。

这张外国友人拍摄于华山一座道观前的照片更是能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华山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



照片中的道观很是简朴、素雅,处处都保留着自然的味道,不像现在被加工的大红大绿,看上去很是聒噪,院中的钟鼎和铸铁香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锈化,一看就久经风吹日晒。

穿着藏青色道袍的道长手持黑色拂尘,悠然自得的坐在板凳上修行,这真的和我们想象中世外高人的生活一模一样了。



道士们的住屋被称为“云房”,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一张云床,即道士们的坐榻,其制作十分精巧,纹饰和内嵌画的采用的都是道教里的吉祥象征。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道观的灶间,锅碗瓢盆蒸笼样样都有,它们如同道士们一日复一日的修行一般,朴实无华但生活气息浓厚。



华山是道教主流教派全真派的圣地,被道家子弟称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里的“第四小洞天”就地处华山,名曰总仙洞天,是真人惠车子主理的地方,此处供奉民间广泛信奉的道教神明。



山上光是道观就有20多座,其中被视为重点道观的有四座,它们是玉泉院、东道院、都龙庙、镇岳宫、真武殿。



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具有江南园林建筑风格玉泉院,玉泉院始建于宋朝,是华山的道教弟子主要的修行场所。照片中的游客休息处的亭子是山荪亭,它建立在一块巨石之上,亭子旁边种有一棵古树,它被人们称为无忧树,据说是陈抟亲自种下的。



这张照片是外国友人拍摄的华山著名景点仙掌崖在1935年时候的样子。

仙掌崖位处华山东峰,整个山崖数十米高,从东峰脱颖而出,它岩壁上的独特石纹让它像极了一只伸开了五根手指,想要从天上摘下些什么的的手掌,它因此被称为“华岳仙掌”,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这些照片中还有一张拍摄于1936年的珍贵合影你能看得出他们是谁吗?据说华山老君犁沟石壁上的“民族本色”四字就是他们攀登华山的时候刻下的。

老君犁沟往南边走,就可以来到聚仙台,据说轩辕黄帝曾在这里拜见过神仙,聚仙台上是太上老君的住所,聚仙台下是著名的王子求仙洞,“洞中放七日,世上几千年”这首诗说的就是王子求仙洞的典故,因为聚仙台建造在峭壁环绕的峰顶之上,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空灵峰。



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聚仙台,整体色调依然是保留了原木的色彩,还保留有题有“聚仙台”三字的牌匾,台前是古老的石阶,石阶上长有不少青苔。

聚仙台顾名思意,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但此仙人不同于我们现在理解的彼仙人,道教文化中的仙人是指思想境界高、拥有大智慧、活得长久,能和大自然身心合一的长者,“人”和“山”合起来便为“仙”。



现在的聚仙台真是满满的改造痕迹,我们要想寻得一丝古迹都难。



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华山南峰的松桧峰封顶,那座小亭子则是松桧亭。



这张照片是拍摄的是那时处于华山南峰的仰天池,这池子不是人工开凿的,而是天然形成的奇观,池边的石面上刻有“光天化日”四字,仰天池的池水也有很特别的神奇之处,它的池水遇到暴雨不会满溢出来,遇到干旱也不会枯竭。



现在的仰天池已经成为了游客们的“许愿池”,每一位登上华山南峰的游客都一定会来到仰天池打卡留念。

这些外国友人们还拍摄了位于华山东峰高处的巨石上的“下棋亭”,当时的下棋亭还很小,且岩石周边还没有人造的台阶,更没有围栏,和大自然浑为一体,尽享天地间的独美。



但要想去到下棋亭,就必须经由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鹞子翻身”。

它是华山出了名的险路,这条往下走的路凿于悬崖上,往下窥探的话,只能看到链索垂直在空中,看不到路,游客来到这必须面对着岩壁,紧紧地抓着链索,用脚尖探寻石窝,两只脚得像鹰鹞走路那样,交替往下走,频繁的翻转身子才能走过这段路。



在以前没多少人敢去穿越鹞子翻身去到下棋亭,因为这实在太险了,稍有不慎就会落万丈深渊。



下棋亭中的石桌上摆放的是古时赵匡胤与陈抟留下的残局。



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百尺峡的样貌,那时的百尺峡因为防护措施不完善,从巨石上凿出的石阶窄,且残损较多,故比起现在的百尺峡,过去的百尺峡才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华山第二险境”,人们须紧紧地抓住巨石两边的链索攀爬才能到达百尺峡顶端。



现在的百尺峡为了方便游客游玩,已经在原凿有石阶的巨石下方筑起了方便行走的宽大台阶。



在以前,华山上曾有很多如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这样的古建筑,但它们最终都因年久失修天灾战乱而只留下了遗址,这些遗址到了80年代才得以修缮或重建。



结语

华山之壮美在这么早以前就已名扬海外,当时拍摄地照片就算放到现在来看也丝毫不逊色于现在人的游客照,正是有这些照片的存在,我们才有幸能领略到更真实的华山。

到现在没去过华山的人,这一生有机会一定要去华山看看,在这里,你将会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天人合一。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