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5 18:26

古代,无论是州郡还是府县,莫不筑城以护卫。城可以防盗防贼,兼防洪水猛兽,“城以居人,市以贸易”,有了城,居住在城内的人就安全多了,随之也带来了商业的兴盛。然而,古代的城池的建筑主要还不是考虑老百姓的安全,目的是为了保证各级政府机构的日常行政,从而保障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往往一座城就是一级政府的标志,一座城就是一处国家政权的象征。隋朝开皇十一年(591)溧水县建立,一个新政权诞生了,于是江南大地上便添了一座新城。


一、 隋朝的县城位置难以确定

那么,隋朝的溧水县城在哪里呢?今天已难以说清楚。因为隋代的溧水县还包括今天的高淳区,一说隋朝的溧水县城在今天的高淳境内。但更多人认为溧水境内的县城就是隋朝开皇十一年、溧水建县的那一年修建的。

高淳说

南宋《景定建康志》:“开化城,在(溧水)县南九十里。环地三里六十步。”

明万历《溧水县志》:“旧城相传自隋筑,高淳有开化城,乃溧水旧地,又不知隋于何时改今所也。”

清顺治《溧水县志》:“考之旧志,高淳之开化城,乃溧水故城也。”

开化城的遗址在高淳何处,今人难以指认;如果高淳真有开化城,能否肯定它就是隋代的溧水县城呢?《景定建康志》未说;万历《溧水县志》也不敢肯定,也仅仅只是说“相传”而已。因此,今天把“旧志”中这个“相传”的说法留存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溧水说

元《至正金陵新志》:“自隋开皇十一年割溧阳之西置溧水县,今城疑自隋筑。”

光绪《溧水县志》:“溧邑之有城,自固城始,其后迁于陵平,秦置溧阳县,汉晋以来因之,隋开皇十一年析置溧水,改筑今所。”

元朝的“今城”是否隋朝传下来古城,《至正金陵新志》说得并不肯定,这个“疑”字表示的是估计与猜测。而光绪《溧水县志》则认为自开皇十一年到清光绪年间,溧水县城的地理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变迁,“今所”就是隋开皇十一年县城的位置。

我也认为隋朝的溧水县城不可能筑在高淳境内。隋开皇十一年的溧水县地盘相当大,还不只是今天的高淳区加溧水区,应该还有一块唐武德三年割出的溧水东边的丹阳故地,今天的高淳区仅是当时溧水县偏处东南一隅的很小一部分。而县城是一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出于统治与管理的需要,县城一般多建在县域的中心位置或其它关键区域。再说,新建的溧水县归蒋州管辖,蒋州即今之南京,新县城的选址一定会考虑到离蒋州距离的远近。如果说隋朝的溧水县城修筑在今之高淳,从道理上讲,是不太可能的,一是位置太偏,二是离蒋州太远。但这只是我的推测,目前还拿不出更多确凿的材料来佐证、支撑这个观点。

溧水在隋朝究竟哪一年修筑了县城,是不是开皇十一年,难以准确断定;县城究竟修筑在哪里,究竟有没有开化城,对这些问题,要得出准确的科学结论,还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与研究。


二、唐代的主城区在秦淮河北岸

可以肯定的是,唐代溧水县城就在今天的溧水城区,因为县衙在这里。白季康为唐代溧水县令,死于溧水县衙,会昌四年(844),溧水县衙改建成祭祀白季康的白公祠,后为城隍庙,县治移至离城隍庙百步的街西酒坊。元《至正金陵新志》也说“溧水州城隍广惠侯庙,在州东百步,盖唐县治基也”,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会昌四年前溧水县治在溧水城隍庙,会昌四年后,溧水县治在街西酒坊。

溧水城隍庙是唐代的“县基”,而城隍庙历唐、宋、元、明、清一直在原址没有变迁,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有遗存;城隍庙西边南北走向的街巷叫庙巷,尽管街巷拓宽了,但名字仍叫庙巷。由此可知,唐代会昌四年之前,唐代的县衙在庙巷之东;会昌四年之后,唐代的县衙在庙巷之西。

我们再来看看城区的通济街,通济街与城隍庙有密切的关联,街名取之白居易为他叔叔白季康写的《白府君墓志铭》“自下邽至宰溧水,皆以廉洁通济。”大概是有了城隍庙,庙前的这条街就改名为通济街。通济街位于城隍庙的南面,在秦淮河的北岸,平行于秦淮河,是横亘在城隍庙前并垂直于庙巷的街道(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在唐代,不论是会昌四年之前,还是会昌四年之后,县衙都面临通济街,在通济街的北面。


(图1,唐代县治会昌四年前在庙巷东边,会昌四年后在庙巷西边,均在通济街之北)


确定了唐代溧水县治的位置,我们便确定了唐代溧水县城的位置,因为县治肯定设在城之内,县城无论大小,都是围绕县衙而修建的。毫无疑问,在唐代,县衙前面的通济街在县城之内,而且是在县城中部。那么,我们可以断定,今天自珍珠桥到北门桥一段的秦淮河的北岸,在唐代的溧水县城之内。至少可以这样说,唐代的溧水县城主城区在通济街以北,或者说在秦淮河之北。


三、元代的县城是唐宋传下来的古城

宋代、元代的县城是唐代古城。唐代的溧水县城是何格局,县志中既没有绘图也没有直接的文字描述,好在历唐、宋、元溧水县城的大格局没有改变。《至正金陵新志》“今城疑自隋筑”,如果说元代人对溧水城是隋朝修筑的说法只是猜测,那么,说溧水城是唐朝、宋朝传下来,那是毫无疑问的。

有关溧水县城的情况,最早见于县志记载的是南宋史弥巩重修溧水县城,“宋绍定间史弥巩重修,前此者无考”(明万历《溧水县志》)。史弥巩南宋绍定元年至四年(1228——1231)任溧水县令,这期间他主持了溧水县城的修缮工程。当时的县城是这样的:

(旧城)址周五里有奇,门五:东曰爱景,南曰永安,西曰临淮,北曰望京,东南曰寻仙。

明万历《溧水县志》卷之四

史弥巩修的是旧城,是古已有之的城,是唐代传下来的城,这座城周长五里多一点,合2500米以上,四周开了五座城门。

元代元贞元年(1295)溧水升为州,关于溧水城,元《至正金陵新志》是这样记载的:

溧水州,元贞以前为县……,今城疑自隋筑,周五里七步。子城周一里一百一十四步。上阔五尺,下八尺。县(州)城五门:东曰爱景,南永安,西临淮,北望京,东南寻仙。县治在秦淮北,旧有鼓楼、正厅、东厅、明楼、萧闲堂、正静堂、君子堂。

将《至正金陵新志》记载的元城与史弥巩重修的宋城比对,我们可以看出,元代的城就是宋代的城。县虽然升为州,但溧水城一仍其旧:

一、城墙的周长未变,一为约数“五里有奇”,一为实数“五里七步”,“五里有奇”就是“五里七步”;

二、城门数没有变,仍为五座;

三、城门名字未变,仍为东爱景、南永安、西临淮、北望京、东南寻仙;

四、至于城墙的厚度,前此无记载,我认为也不会改变;

五、特别是“县治在秦淮北”的记载,说明唐、宋、元三代县衙的位置没有变。

尽管元代城内修筑了子城(即城内小城,城中城。外城为罗城),但外城还是前代留传下来的古城。

宋代以后,方志中有了县城绘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溧水县城的情况。南宋《景定建康志》中的《溧水县图》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溧水县城图(图2),其后的元《至正金陵新志》中又有《溧水州图》(图3)。


(图2,这是载于《景定建康志》中的溧水县城图,中间的方框就是县城。这张图上为南,下为北,左为西,右为东,因此要倒过来看)


(图3,这是载于元《至正金陵新志》中的溧水州图,图中的方框是县城)


两张图绘制水平不高,粗拙,不合比例。不过,这两张图对我们认识古代的溧水县城仍有很大的帮助。根据两张图的比对,加上方志中的文字记载,我对元代以前的溧水古城有关情况作如下认识:

一、城跨河而建,秦淮河从城中穿过。县衙在河之北,主城区在河的北岸。当时的通济街、城隍庙都在城内。

二、城的周长是2505米,城基厚八尺(2﹒67米),城头厚五尺(1﹒67米)。城门五座,东面两座,西、南、北各一座。

三、城墙围成的几何图形是矩形,并不是后来明清时期的圆形。

值得注意的是,因河北主城区的面积小于河南,主城区内的城隍庙,谁也不敢撼动。到了宋代,经济繁荣,各方面事业兴盛发展,河北的主城区显得拥挤局促,县衙虽仍在河北,但县署的部分机构如县丞厅、县尉司、主簿厅已迁至河南。而元代的情况又有变化,州府机关又全都集中在秦淮河之北老县衙的位置。元代的子城应该是溧水州府的大院墙,位置在通济街之北、庙巷之西。


四、明代县城的变迁

明初县城迁至秦淮河之南。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占领南京后,听从了老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教诲,加强了根据地的巩固建设,在所占领的地盘内修缮城池,构筑防御工事。当徐达的大军拿下溧水后,朱元璋派邓鉴莅任溧水州,至正十八年(1358)邓鉴重筑溧水城。

国朝戊戌,知州邓鉴重筑。周七百三十丈,门曰大东、小东、大西、小西、南、北,凡六。           ——明《万历溧水县志》卷之四

大明王朝统一天下后,溧水城再次修建。洪武二年(1369),溧水由州改为县,郭云任知县,“洪武间,知县郭云重建”(《万历溧水县志》)。

邓鉴是“重筑”,郭云又是“重建”,这说明二人都不是在元朝的旧城上修修补补,而是已经将旧城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这时的溧水县城已非复旧时古城。那么,明初的溧水城和元代相比,究竟有哪些变化呢?

一、 城的位置南移,整座城建在秦淮河南岸。

二、 城的占地面积略小于古城。

三、 城由五座门改为六座,西边增加一座城门。

四、 古城为石城(否则,不会长存800年),新城为版筑的土城。

明城的南迁,带来城区格局的大变化:通济街上县衙门搬到了河对岸的新城里面;本来打城中穿过的秦淮河,现在只能贴着城外的墙根流淌,成了护城河;于是就出现了老百姓说的“溧水一大怪,城隍庙在城外”。

洪武年间溧水城被拆除,上百年时间没有城墙。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平定两广,北伐中原,略定秦晋,天下残余的敌对势力逐步扫荡清净,大明王朝的政权已经稳固,天下已经太平。朱元璋认为,只要南京城固若金汤,附近的城池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而下令撤除。溧水地处京畿,城墙也在拆除之列。

潘壄《重修儒学桥路记》:“国初以畿内地,拆去城。”——《万历溧水县刂志》卷之八

花了九牛二虎建起来的城墙,朱元璋一声令下就被拆掉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贴紧东南面城墙而建的学校不再有高墙围挡,旁边就是护城河,“而隍濠斜梗学前东、南二面矣”。

溧水的城墙是明初的哪一年拆除的,县志没有记载。直到弘治年间,溧水城也没有复建。自洪武到弘治,明代的溧水有上百年时间没有城墙。弘治四年,高淳从溧水分出,也并没有马上建城,高淳县有城是弘治四年以后,又过了若干年的事。明代正德之前,南京周边的几个县大概都没有县城(或许有个别县已经复建)。

溧水县城的复建是正德年间的事。正德四年至八年(1509——1513),会稽人陈铭任溧水县令,他上任不久便着手重建溧水城,城墙改由砖砌,但一场洪水,冲垮了城墙,看来砖砌的城墙并不比土筑的更牢固。嗣后,陈宪到任(1513——1517),在原址上又版筑土城。

嘉靖四年(1525)知县王从善为了把文庙迁入城内,将东面的城墙向外扩张二十八丈。

嘉靖十年(1531)水灾,城墙由东而南大段倒塌,县令张问行组织抢修。

嘉靖十七年(1538),“溧水庐山、马鞍等山蛟出荡邑城”(《万历溧水县志》卷之一),城墙全部坍塌。

从正德四年城墙复建起,此后的四十年内,溧水县城坍了修,修了再坍。一遇水涝,城墙不是这里倒一段,就是那里塌一截,弄不好就全城泡汤,所以,每逢大雨县太爷便坐在大堂上惶惶不安。县长们都清楚,低洼的县城排水不畅,版筑的土墙经不住洪水的冲刷浸泡,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但一想到溧水捉襟见肘的财政,便倒吸一口凉气,再说自己在这里混个三四年就滚蛋了,还不如苟且因袭吧。然而,到嘉靖三十四年以后,这种情况便不能再苟延下去了。

嘉靖三十七年,曾震始建石城。嘉靖三十四年(1555)八月,一直在东南沿海杀人越货的倭寇,“自南京出秣陵关,流劫溧水、溧阳”(《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五十五)。经过柘塘时,碰上了身高2米以上、一双大脚要穿一尺五寸鞋子的大力士陈廷瑄,陈廷瑄把井边系绳子的水桶舞得像流星锤,吓得倭寇没敢在那里打劫,而直奔县城。“三十四年乙卯,倭犯溧水城,几陷,勇士李佛保死之”(《顺治溧水县志》卷一)。李佛保、丁遵战死了,居民被倭寇杀害了。这时县城上下躁动不安,一个个害怕了,紧张了,倭寇可比洪水猛兽还厉害。防御倭寇,这是燃眉之急,而目前的县城既挡不住水更御不了寇,于是加固县城,成了县里的头等大事而摆上了县长的议事日程。土城不行,砖城更不行,建造石城别无选择。经过三年的准备,石城建设终于开工。

(嘉靖)三十七年,知县曾震始建石城,高三丈,广如旧。四十年,知县陈文谟嗣而成焉。门仍之,石仅甃其外,而内向者犹土也。

——万历溧水县志卷之四

历经两任县令,花了四年工夫,耗尽了县里的全部财力,这座石城的才得以完工。然而,所谓石城,仅仅是城墙外表砌了石头,朝里的一面仍是土墙,不过,好在溧水城有了一层厚厚的坚硬外壳,穿上了铠甲总比赤膊御敌让人放心。

尽管嘉靖三十七年始建的石城还不尽如人意,但它的坚固决非以前的土城、砖城可比。明清的溧水城定格于嘉靖四十年,一直到清朝灭亡,县城基本情况没有大的变动,后人只是在这个基础上作修补完善而已。


(图4,这是载于明《万历溧水县志》中的溧水县城图。城外的大圆圈不应是封闭的,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南门外未画桥,可见这段没有护城河)


五、明清的溧水石城

明清溧水县城是圆的。前面已经说过,元代之前溧水古城是方方正正的矩形,而明清石城是圆的。这个圆圈最初是由谁画的呢?明初的邓鉴,正德的陈铭,嘉靖的曾宪,……?不清楚。反正曾宪修好的石城已经是一个长七百二十六丈的高墙围成的大圆圈,城内占地面积约600多亩。(图4)

城墙特别高。曾宪修的石城城墙竟然高达三丈(10米),比三层楼还高。到清代城墙维修时将高度降了近一半,为一丈五尺(5米)至一丈七尺(5.7米)不等。

城墙特别厚。到底有多厚?县志中没有具体的尺寸记载,城头上几个人并排行走是没有问题的。康熙十三年,谢文运在《重修溧水县石城记》中说“人畜之蹂践”损坏了城墙,并呼吁,“禁止牛羊诸畜,俾勿摧毁。”当时城头上可以牧牛羊,我们可以想见它的厚度。溧水城是土墙外再甃以石,城墙是双层的,所以特别厚。

城墙上有与敌人作战的垛口,有瞭望敌情的楼橹

六座城门,外接交通要道。前面介绍过,元代之前的古城是五座城门,明清的城门为六座,这六座城门分别有一个高雅的名称,北门叫拱极门,南门叫文明门,大东门叫寅宾门,小东门叫会景门,大西门叫对阳门,小西门叫合清门(后来改为河清门),但这些文人们煞费苦心的命名,老百姓一个也没有记住,溧水人只知道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地名的通俗好记才易于流传,这是硬道理。

从明清《溧水县志》刊载的《县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六座门楼还是修建得挺气派的,门楼上下两层,阔大深邃的拱券门供车马通行;拱券门上是谯楼,驻人守望,并司更鼓、报晨昏。

六座城门分别与城外的道路相连:出大东门为通往溧阳县的驿路,出小东门为通往句容县的驿路,出南门为通往高淳县的驿路,出大西门为通往当涂县的驿路,出小西门为通往江宁县的驿路,出北门为通往上元县的驿路。

溧水城像个大乌龟。磨盘似的圆形溧水城,与这六条官道一连,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形状像什么?有人会说像个大乌龟,一点也不错。北门,南门,这是乌龟的一头一尾;东、西各两座城门,这是乌龟伸出的四只脚(图4)。

溧水古城三面是城壕,绿水潋滟,如果从空中鸟瞰,溧水城就像一只神龟栖息在水边。将溧水城建成龟的形状,是古人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作呢?我揣度,很可能是因为县城地势低洼,“城甚卑而东南诸山素多水患”(《万历溧水县志》),故意将城池建成龟的形状。乌龟是不怕水淹的,又是长寿的象征;龟在古代可是吉祥之物,不似今天名声这么差。玄武为太阴之神,其形为龟,连京城的北门也叫玄武门。

古人每逢营建要上测乎天,下察乎地,旁观乎山,非常重视建筑物的来龙去脉、高下俯仰、阴阳向背,对于建筑物的造型也决不肯马虎率意。而曾震修建石城的嘉靖年间,又正是地理风水大行其道的时代,那时,连挖个粪坑,盖间茅房也要看看风水,何况是修建县城。

明代人将溧水城建成龟的形状,我也弄不清这是迷信还是科学,不过这还真是个有点意思的文化现象。


六、溧水的护城河

溧水城三面有河,城南没有护城河。说到城,就必须要说说护城河,因为城墙和护城河这是配套的工程。有城墙,还必须有护城河,这才叫城池,这才能固若金汤。

溧水元代以前的城,有河自城中过,但不是护城河;明清的县城有护城河,但并不是四周环护,而只有三面。溧水城东、西、北三面有城濠护持,而南面仍为平陆,既没有城濠,也没有任何险阻可恃(图5)。


(图5,这是《光绪溧水县志》中的县城图,图中封闭的圆圈是城墙,外一层不封闭的圆圈是护城河)


护城河是城外的一道重要防护链,而南面没有护城河,链条便断了一截。

城濠的水东面来自东庐山,西面来自荆搪山,二水交汇于城之西北,流入秦淮河。每逢汛期,山洪暴发,沟平濠满,河水汤汤,城内遍地浊流,但到了枯水期,山泉断流,城濠无水,常常沟底朝天,溧水的护城河常是半年有水,半年无水。城濠无水,那还能叫护城河?所以这三面城濠名义上是护城河,其实关键时刻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明代的黄汝金对这种情况表示的担忧,真不是多余的。“南无濠,三面者亦名为濠耳,一雨则溢,无雨则涸,不足为缓急恃,又可患也”(《万历溧水县志》卷之四)。

六座城门,五座桥,南门外无桥。城外有护城河,城门外必定有桥相连。溧水城大东门外是寅宾桥,小东门外是临淮桥(又叫惠政桥),大西门外是对阳桥,小西门外是秦淮桥,北门外是通济桥。因城南无濠,所以南门外无桥。门与桥是通道,也是关卡。南门无桥,便少了一道进城的关卡。

风水先生的鼓噪。溧水城南面为什么不开挖城濠?《光绪溧水县志》说,因为南面地势高,开挖困难。“南无濠,以地脉所趋,冈阜颇高,不得掘而濠也。”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理由,今天我们可以实地去察看一下,城南地势虽高一点,但无山峦,仍为平陆,开挖有些难度,但还不至于“不得掘而濠”。“不得掘而濠”不是因为自然环境,而是人为因素,又是风水迷信在作怪。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有席卷天下之势,知县俞琢成(一作余厥成)害怕波及溧水,为加强战备,赶紧派人开挖南濠。环形的护城河很快就要开通了,但遭到一些自称懂堪舆风水的人强烈反对,他们说,县基龙脉自杜城山、荆塘山南来(所谓“县基祖杜城而宗荆塘”),城南挖濠便挖断了地脉,溧水将要遭殃。俞琢成也只好宁可信其有,不敢说其无,终究没敢将南濠开通。这件事发生在崇祯十四年(1641),县志上是这样记载的:

崇祯辛巳,知县俞琢成以流贼猖甚,惧有侵轶,令民开城南濠,仅存一二丈地。当时以形家言,地脉南来,掘之则于县不利,故未凿断,至今南关外不设桥梁也。              光绪《溧水县志》卷三

即便是如此,二百年以后,直到清朝末年,俞琢成还在挨骂,说他破坏了龙脉,伤了县里的元气,使得溧水民生凋敝。“自明末流贼为乱,掘南濠以御寇,龙脉伤而县气馁矣”(尹正位《县基龙脉今昔异同考》,见《光绪溧水县志》)。

溧水城南没有护城河,其原因正在此。


七、城墙的维修与消亡

明清石城的维修记录。乌龟不怕水淹,可地势低洼的县城还是怕水淹的。明清城墙不断维修,其损坏的原因,大多不是缘于战争,前文说过城头上放牧,牛羊踩踏当然也是原因之一,但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遭遇水灾。当嘉靖四十年又高又厚的石头城墙建好后,有人认为溧水城从此便是金刚不坏之身,而黄汝金则表示担忧:“石仅甃其外,而内向者犹土也,经淫雨则圮,可患也”(《万历溧水县志》卷之四),新建的石城毕竟“外强中干”。嘉靖四十年到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据县志记载,溧水城经过多次大修:

万历二十二年(1594),城西隅圮六丈有奇,知县喻言兴请官帑修之。

万历四十三年(1615),知县董懋中详请捐俸重修。

万历四十七(1619)年,知县张锡命督修圮坏,筑二十余丈,并缮完固,垛口、楼橹皆葺之。

康熙十三年(1674),知县刘登科重修。

乾隆三十七年(1772)知县崔方韩估修,署知县孙思庭领帑承修,三十九年(1774)春工峻。共准支销银一万九千六百三十九两六钱零。

道光二十五年(1845),小西门楼橹圮,知县周璞、林向荣劝募重建,并缮城垣。

道光二十七年(1847),城东圮十丈余,知县高德明续修之。

——光绪《溧水县志》

城墙的彻底垮塌是太平天国战乱以后的事。太平天国战争暴发以后,自咸丰三年到同治二年,太平军三次占据溧水城。咸丰十年(1860)县城保卫战打得异常激烈。三月,太平军由高淳、广德两路进攻溧水,团团包围了县城。守护在县城之外的清朝总兵鲁占鳌抵挡不住,撤兵进城,派县令张毓林潜出城搬救兵,张毓林刚一出城便被太平军发现。太平军四面登城,鲁占鳌阵亡。这场溧水县城保卫战,大概是溧水城最后一次发挥它的作用,但它的作用已实在有限。

(鲁)占鳌驻营溧水城外,因兵力单薄,屡战难支,亟撤兵入城,遣县令张毓林赴营请救,毓林遇害,外援弗至。逆匪昼夜围攻,二十八日自未刻起狂风陡作,大雨滂沱,枪炮难施,至申刻,贼四面梯城,守陴兵少,不能抵御,占鳌率兵奋勇巷战,力竭阵亡。     《光绪溧水县志》卷五

太平军进了县城,城内的建筑、文物毁坏殆尽,不过,城墙作为防御工事太平军是不肯毁掉的,同治二年(1863)溧水城收复,兵燹之后的溧水城毫无疑问已是遍体鳞伤。

溧水城虽然满目疮痍,但战争结束后遍野哀鸿,根本顾不上修缮城墙。然而,经济复苏以后,祠堂重建了,庙宇也修复了,也没有人再提出建议维修城墙。同治二年以后,经历战乱而又年久失修的溧水城墙日趋颓败。

饱经沧桑的溧水城已到了风烛残年,人们已经对它失去兴趣了,任由它风雨剥蚀洪水冲刷,任由它城砖脱落谯楼倾侧,任由它荆棘丛生荒草蔓延,任由它牛羊蹂践狐兔出没。冷兵器时代结束了,城墙的使命完成了,溧水城也寿终正寝了。

一本溧水城墙史,半部溧水兴衰录。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县城读书,还能看到溧水古城留下的断壁颓垣。从通济街过小东门桥,桥边的城门垛子还一身沧桑矗立在那里。自小东门到大东门一段,经常有孩子们爬到长满蔓草的城墙头上去玩耍。城东的护城河没有淤塞,水还很清澈,大东门的居民仍在城墙外的护城河里淘米洗菜。从东庐山下来的水自珍珠桥(原名砧杵桥)贴着北面的剥落的城墙根缓缓流经北门桥,过荷包埭,出小西门桥。那时,溧水古城的旧影还依稀可辨,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古城的传说与故事。

近四十年来溧水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那些古城的遗踪业已荡然无存,想找一抔城墙的旧土也决非易事。林立的高楼,栉比的商铺,整洁的道路,川流的汽车,人们置身于一个商业化氛围浓郁的环境,已经无法知道溧水这个古邑旧城的面貌。今天,我们只能从发黄的溧水县志中寻找一点城市的记忆,更多的细节我们已经实在无法弄清了。


(市志处  溧水区志办)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