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记者 李慧英 刘寒凝 通讯员 崔永福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个历史关键节点,曾经的“贫中之贫”——阜平县提交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0.81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832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4.4%下降到0.45%。
2月29日,河北省政府正式宣布阜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6月底,阜平县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解读阜平县脱贫密码,我们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阜平人、所有心系阜平的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完善发展思路,编织保障网络,创新方式方法,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把总书记寄予的“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变成了生动现实。
“贫中之贫”发生美丽蝶变
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土地贫瘠,曾是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真正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年多时间,曾经的“贫中之贫”已“黄土生金”,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腰包鼓了。截至2020年6月底,阜平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9844元,是2012年3262元的3.1倍;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15.14亿元,是2012年44.45亿元的2.6倍。
产业活了。以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六大脱贫产业体系,覆盖全县164个贫困村,实现每个贫困户两个以上的产业就业覆盖。
房子新了。高标准建成37个搬迁安置区,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13户31850人,对25个特色保留村的2322户民居实施提升,改造农村危房19290户,实现全县农村不安全住房清零。
服务好了。新建1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扶贫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硬件升级,慢性病救助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全面落实。
设施优了。实施总投资2.27亿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成三级以上公路455.3公里,完成通村公路及街道硬化710公里,完成总投资1.5亿元的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通讯基站1176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问题。
“千方百计”实现解困脱贫
7年多来,阜平县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基本形成“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绿色循环”的六大扶贫产业体系,实现全县164个贫困村产业全覆盖,让贫困群众真正富起来。
食用菌产业让贫困户“借船出海”。依托李玉院士工作站、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阜平产业研究院和6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食用菌核心园区以当地贫困群众为种菇主力军,聘请省内知名食用菌专家长期驻点现场指导。统筹美丽乡村、示范园区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推动周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农户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目前,阜平共建食用菌产业园区102个、高标准大棚4610栋,种植面积达2.1万亩,年增收达到2.5亿元,覆盖全县140个行政村,带动群众15131户37232人,人均年增收6700元。
高效林果业印证“两山理论”。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市大力支持下,阜平严格选取坡度25%以下、未利用的片麻岩坡地,引进客土进行土地整理,高标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并确立 “集中建设西部高山苹果种植、中北部晚熟桃树种植、东南部葡萄种植三条林果种植产业带”的发展目标。目前,苹果、桃、梨等发展到9.7万亩,年增收达2.04亿元,通过土地流转及园区务工等方式,覆盖全县121个行政村,带动群众20631户62097人。昔日裸露的荒坡变成了“花果山”,进一步筑牢太行山区生态安全屏障。
中药材产业凸显生态优势。阜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黄芩、桔梗、板蓝根、柴胡等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并通过金融扶持、奖补扶持等各种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万亩,年增收0.81亿元,覆盖153个行政村,带动群众15117户22157人。
规模养殖业盘活农业资源。2018年4月,阜平引入北京野谷健康产业集团旗下硒鸽项目,合资成立阜平硒鸽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以肉鸽养殖为纽带的生态循环产业集合体,目前已建设完成存栏55万对全国最大的硒鸽养殖基地。此外,阜平还引进新希望六和生猪、玖兴肉鸡、康达肉鸡等一批龙头企业,打造饲料生产、畜牧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各要素聚集的全产业链条。目前全县新建生猪、硒鸽、肉鸡等养殖小区370个,年增收2.6亿元,覆盖全县93个行政村,带动群众9815户27635人。
家庭手工业就地转移剩余劳力。阜平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采取多项举措,以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和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为目的,全力推进农村家庭手工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县15人以上加工点发展到223家,插花、手工编织等“小手工活”进农户项目3245户,年增收1.1亿元,覆盖113个行政村,带动群众10045户13500人。
生态旅游业打出“红绿组合”。阜平红色和绿色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在持续打造天生桥、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精品旅游景区基础上,阜平重点发展骆驼湾、顾家台、平石头、花山等1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019年,骆驼湾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20元,顾家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109元。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64.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覆盖带动群众3230户8720人,人均年增收9000元左右。
与此同时,从衣食住行到医疗教育,从道路交通到农村面貌……阜平县编织了一张兜住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民生安全网。
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等政策,阜平县着力解决群众住房安全问题。2016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以来,17714户53748人住进新楼房。改造农村危房19290户,并对25个特色保留村2322户民居实施提升。按照“两区同建”,在集中安置区配套建设35个标准化手工业加工厂、39个养殖园区、79个食用菌种植园区、87个高效林果基地,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
2013年以来,阜平紧紧扭住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综合性保障扶贫精准发力,新建1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2所城区学校,改造提升9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薄弱学校,确保贫困孩子就近上学。全面落实“两免一补”“三免一助”等国家贫困学生救助政策,做到所有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无辍学。在国管局支持下,建成“梦翔汽车培训基地”,成立北京——燕太片区职教扶贫协作区,1935名学生依托基地到车企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医疗保障方面,阜平完善提升13所乡镇卫生院和209个村卫生室,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建档立卡人口医保参保率和资助率均达到100%,“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一票制、一窗口”即时结算,医疗“三重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常态化开展慢性病排查鉴定,落实政策服务。安排407名医生成立237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阜平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20.2公里,实施总投资2.27亿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总投资1.5亿元的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电网、通讯全面升级,为持续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系列举措不仅摆脱了物质贫困,更实现了思想脱贫、精神脱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起来了,田间、大棚、厂房热火朝天。
“奋进之路”带来生动启示
脱贫摘帽后,阜平县上下接续奋斗,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统筹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工作,聚焦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完善脱贫防贫长效机制三大任务,集中资源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稳步走向小康生活。
从坐等救济到发展个体经济,再到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再生造血机制,阜平县闯出一条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为奋进全面小康带来生动启示。
之一: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2013年,阜平县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56.3岁,初中以下学历的占60%,全县部分村班子软弱涣散……立足县情,阜平直面短板,紧抓“党建”这个牛鼻子,强党建促脱贫。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调整班子,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治理体系,把党性强、作风好、会经营、善管理、守法纪作为选拔标准,让人才脱颖而出。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50余名村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名党群干部被选派到班子软弱村,12名政法干部被选派到信访问题突出村,5名懂旅游的干部被选派到自然资源优越村,50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发挥精准帮带和示范引领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成脱贫奔小康的战斗堡垒。
之二:凝聚合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才能合力打赢这场攻坚战。在脱贫攻坚进程中,阜平得到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为代表的中直单位、以国防动员部为代表的部队单位、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代表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单位,以及省市各部门、兄弟市县和社会各界的倾力帮扶。京保协作、对口支援、“千企帮千村”行动、社会组织下乡扶贫、志愿者参与扶贫等各种力量齐聚阜平,上上下下合力攻坚,共同构建起大扶贫格局,发挥了全社会合力脱贫攻坚的巨大能量。
之三:精准施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必须做到精准,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阜平始终聚焦“六个精准”,逐户精准识别、摸清底数,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精准扶贫资金的投向,把致富产业找准,把脱贫路子找对。做到了致富产业、利益联结、基本社会保障、结对帮扶对贫困户的全覆盖,让惠民政策的水真正流到了户里、洇到了地里。
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思想,阜平探索出以“老乡菇”为典型的产业扶贫模式,以“顾家台、骆驼湾乡村旅游”为示范的旅游扶贫模式,“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科技扶贫模式,“集团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区域协同发展”职教扶贫模式,“荒山绿化”土地扶贫模式,“联办共保、风险共担”金融扶贫模式,精准覆盖每一名贫困群众。
之四:创新机制,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为实现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阜平逐户建立一个领导干部、一个帮扶责任人、一个家庭医生、一个工商户、一个防贫保险、一个社保兜底、一个产业利益联结的“七个一”帮扶台账,逐户明确帮扶措施和脱贫路径。
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阜平科学统筹财政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项目发展5.06亿元,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资金,继续向六大主导产业倾斜。特别是疫情期间,出台各种政策扶持扶贫企业,做到产业发展壮大不减速,群众收入不降低。
“防贫保险”“阜民安康保”“助老健康御险”“农户平安综合险”和“社会救助基金”——阜平构建起互为支撑的“四险一金”防贫保障体系,实现所有农户全覆盖,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
阜平富了,百姓笑了。目前已有近5000名年轻人回乡创业,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