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区”伙伴热议安徽省两会 纷纷建议扬皖所长携手共绘长三角一体化蓝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27 17:12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安徽省两会不仅是全省人民关心的大事,也受到同在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江苏、浙江的关注。江浙沪怎么看安徽《政府工作报告》总结的成就和描绘的蓝图,对安徽“七个强省”建设有什么感受和期待,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扬皖所长”又有怎样的建议……对此,大皖新闻记者进行了采访。

给安徽交通规划建设点个赞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杨涛

“我想借这个机会,为安徽各地近年来在交通上的规划建设和执行力点个赞。”对于安徽省两会,全国知名交通专家、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杨涛教授十分关注。

杨涛曾主持完成南京、杭州、合肥长三角三大省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南京都市圈中马鞍山、滁州、宣城以及黄山、蚌埠、阜阳等安徽重要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也是由他领衔的团队编制。

“苏皖两省地处国家大沿海发展带‘腰部’,是长三角连接中西部的窗口和门户,应该共同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大扇面’,共同谋划一些战略性的国家通道。”杨涛表示,国家大沿海经济带和交通运输大走廊需要沪苏浙皖共同站在国际视野与国家战略高度思考与谋划,苏皖应进一步携起手来,积极推进宁淮高铁、宁宣黄高铁建设,致力于形成贯通大沿海南北向,串联东北亚、京津冀、胶州湾、长三角、海西和粤港澳的第三条国家高铁复线大通道。

在教育领域互相借鉴协同发展

上海市闵行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何曙光

安徽“七个强省”建设中,包括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对此,上海市闵行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何曙光非常关注。

“安徽的教育基础很不错,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希望在推进县域均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质量内涵。”何曙光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安徽抓住了机遇,但是也要有紧迫感,比如教育方面,要加强与江浙沪的交流合作。“大家可以相互借鉴,打造比如教师培训等平台,让教育理念、教育评价等协同发展。”

在何曙光看来,安徽开展科技与产业创新,需要大量人才支撑,而教育强省建设,则能为经济发展服务。何曙光举了德国等地的例子,“蓝领工人无论社会地位还是收入,不比大学教授差,这种社会评价的引导用人观和教育观,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最后,何曙光建议,安徽要把教育强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上去了,社会民生也上去了,整个社会文明程度、营商环境也上去了,这对于产业的发展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安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秘书长  冯志刚

“我们正在通过与爱心企业、各地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和各妇幼保健院的合作,共同推广无痛分娩项目,落地安徽就帮助了150个受助家庭。”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秘书长冯志刚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安徽在医疗健康、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优质项目也越来越多地落地安徽,让长三角优质民生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共享。

对于安徽《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积极呼应群众急难愁盼,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冯志刚表示,安徽近几年一直在实施暖民心行动和为民办实事,还创办了“民声呼应”平台,为百姓造福,“安徽正在协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便利共享,这对百姓来说是件好事,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有帮助。”

他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安徽将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的无痛分娩项目落地安徽,也将为安徽产妇减轻生育负担增添助力。”冯志刚表示,长三角地区的共同联动,有助于从社会层面形成合力,提高对孕产妇的包容度和支持,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女性的生育意愿。

让沪苏浙力量助力皖北振兴和开放发展

蚌埠高新区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副局长冯昊

2021年12月,《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印发,确定宁波结对合作帮扶蚌埠。按照甬蚌合作干部交流机制,今年1月,蚌埠高新区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副局长冯昊前往宁波前湾新区挂职,积极推动甬蚌合作。

“前湾新区是宁波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平台,虽然刚来挂职不久,但这里的创新活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昊说,前湾新区拥有多个科研平台,为实现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动力。1月18日,宁波前湾新区和蚌埠高新区共建合作产业园成功拿地,未来,园区将以智能家电、高端制造业等为产业导向,探索创新飞地、园中园等模式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等机制,着力打造“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集约高效、智能融合”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合作示范园。

虽然人在宁波,但最近几天,冯昊一直在关注安徽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用好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帮扶机制,提升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水平,这让我充满信心。”冯昊说,近年来,蚌埠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聚力发展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工产业、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甬蚌合作是安徽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持续扩大开放合作的举措之一。”冯昊相信,安徽会以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安徽自贸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为抓手,持续以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安徽“首位产业”光彩夺目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办公室综合管理室副主任毛剑雷

对于这次安徽《政府工作报告》,毛剑雷最关注的是安徽乘势而上的“首位产业”——汽车产业。毛剑雷说,在世界汽车工业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机遇期,中国汽车工业不再是迎接全球工业低成本转移和集聚,而是以巨大规模和创新能力开始大规模、大范围地进入调动并使用全球工业生产要素的时代,这正是安徽和浙江的机会所在。“浙江也有自己的国产汽车品牌‘吉利’,也是一个‘汽车强省’。让我们更加期待安徽、浙江等长三角汽车产业加强合作,壮大规模,一起共创美好明天。”

毛剑雷说,安徽打造“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其中重要内容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过去的一年,安徽出口汽车72.92万辆,增长89.8%,居全国第2位。“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中部省份来说无疑是耀眼的。”

在毛剑雷看来,安徽浙江地理相近,人文相亲,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两省之间来往越来越频繁。“这几年,浙江前往黄山旅游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安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文旅新消费场景打造’、支持黄山‘国际会客厅建设’以及建立全域联动机制,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让我也格外印象深刻。”作为一名浙江人,毛剑雷表示,希望黄山的建设越来越好,旅游环境和设施越来越完善。

另外,毛剑雷提到,安徽省这几年弘扬徽商精神,凝聚徽商力量,也与浙江推进新时代浙商精神有着相同理念。“徽商和浙商同属我国五大商帮,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中国的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毛剑雷建议,双方可以就此方面多多举办一些高端文化论坛,共同探讨徽商、浙商之间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挖掘其中的文化财富。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刘旸  姚一鸣 叶晓  徐琪琪 余康生 于源绮 实习生 张清怡 华震宇 汪菁 张燕 刘玉蝶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