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里,在展现“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中,“江苏班”的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2023年各个设区市都有哪些发展亮点?让我们直奔赛场,一起来看江苏表现。
南京:科创突破助推城市拔节
1月16日开幕的南京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披露了该市一年的发展成绩单。去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75万亿元左右,增长4.7%左右,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
去年,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建立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尤肖虎院士团队将6G技术创新性应用于5G系统,实现频谱效率10倍以上的提升,极大增强了5G应用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南京超前布局原始创新,去年共有1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累计达23家、占全省近四分之三,“创新策源地”持续巩固。此外,南京在研培育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2个,全国第一家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EDA技术创新中心在江北新区揭牌,成为主体落户南京市的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苏州:全力打响创新之城品牌
科技创新既是苏州这个制造业大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牛鼻子”,也是苏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苏州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苏州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05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7万家,位居全国第四;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400家,位居全国第四;
科创板上市企业55家,位居全国第三;
全球“灯塔工厂”增至7家,位居全国第一;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76家,位居全国第一;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万家,位居全国第一;
苏州实验室加快建设,成功获批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获国务院批复立项。
无锡: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
无锡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无锡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超1.5万亿元。
其中,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1.8%、51.8%;
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个产业集群营收超2000亿元;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均为全省第一;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63家,新增A股上市企业11家,培育省星级上云企业首超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32家,入选省“链主”企业37家、占全省1/4,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12453家、6310家,39家企业入选省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名单。
无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等4张榜单的企业数继续全省领先。
徐州:近八成财力支出用于民生
1月17日,徐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彰显浓浓的民生情怀——2023年,徐州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8.2%,5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年度任务。
一份民生成绩单,展现出徐州2023年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暖心成果:实施就业促进十大行动,发放稳岗返还等各类补贴14.1亿元、就业创业贷款90.4亿元,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1万人,5.8万名老年人享受长护险待遇。建立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新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614套。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73所,招聘编制教师4061人,教育质量和高考综合水平持续攀升。新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8个,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2200张。
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
常州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常州经济发展迎来历史性的跨越: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迈上万亿台阶,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均、领跑苏南,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3亿元,增长7.7%,税收占比达86%、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增速连续21个月保持苏南第一。11个核心发展指标提前两年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获评“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市”。
置身城市竞争的新赛道,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是常州的最强王牌。去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整车产量近68万辆,投资热度全国第一。
南通:跨江向海打造重要增长极
1月17日,南通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提出将聚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打造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加快跨江融合、向海发展,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去年,南通推进跨江融合、向海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明确“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沪通签署新一轮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首个分中心落户南通,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落户。全市新签约并注册超5亿元内资项目389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97个,新招引上海、苏南项目占市外项目比重近70%。
连云港: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首位
1月16日,连云港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议指出,去年连云港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3%,工业用电量增长36.6%,增速均居全省首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9亿元,重点产业项目投资超1400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突破1000个。
2023年,连云港市锚定“攻坚突破年”目标,大力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扎实做好强链、延链、补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锁定“高精尖”,石化、医药、海洋产业等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引擎,经济总体呈现全面恢复、快速增长态势。
淮安:规上工业投资首破千亿
1月16日,淮安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亮出了过去一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前三季度全省第三,预计全年增长7.5%左右。在目前可获取全省排名的1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2项增幅进入全省前六,其中8项前三。项目攻坚实现新突破,平均每周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个、新开工10个、新竣工8个,规上工业投资首次突破千亿、达1148亿元,增长24%,全省第一。
2023年,淮安实现重特大项目大突破,11个百亿级在建项目加速推进,其中8个首期竣工投产,工业增长贡献度近10年来首次超过一半。15个省重大项目、392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51%和115%,均提前2个月完成年度目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增幅全省第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6.7%、增幅全省第一。
盐城:工业经济总量破万亿
1月16日,盐城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传来的消息显示,盐城工业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2023年盐城实现工业实时开票销售10074.1亿元,连续3年跨越4个千亿级台阶,23条产业链规模超7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票销售达1027.7亿元,新材料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汽车产业实现开票销售971.7亿元。
过去一年,盐城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形成“万亿规模总量、千亿产业支撑、百亿企业引航”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扬州:工业开票销售突破8000亿元
1月16日开幕的扬州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显示,去年扬州工业开票销售突破8000亿元,列省、列市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70%、125%。
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去的一年,是扬州的“发力奋进年”,扬州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确立了“6群13链”先进制造业体系。
扬州阿特斯光储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仪征化纤聚酯新材料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化短纤项目提前投产;扬州嵘泰铝合金精密压铸件项目已小规模试生产;扬州和熠AMOLED高端显示模组项目、扬州礼邦肾脏疾病领域新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多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2023年,扬州在推动省、市重大项目早开工、快入库上步履不停。
镇江:开发园区亩均税收提升13%
1月16日,镇江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镇江“强富美高”基底愈发厚实、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2%,高于全省平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增幅排在全省并列第7位。开发园区加快现代化转型,去年全市新签约重大产业项目入园率达到87%,省、市重大制造业项目入园率超过90%,开发园区亩均税收提升13%。
镇江把做强做优开发园区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推动项目向园区集聚、政策向园区集成、资源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转移,去年新下放50项市级权力事项,基本实现“园内事园内办”。该市探索推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实行“赛马”考评机制,10个主体开发区承担经济发展职能的机构比例增至70%。全市域“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泰州:百亿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1月17日开幕的泰州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传来消息,去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约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
泰州去年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开工138个、新竣工101个,入选省重大项目21个、重大工业项目41个。其中,百亿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新浦化学高端新材料、联动天翼动力电池项目开工建设,盛虹储能项目(一期)刷新“泰州速度”,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国能煤炭储运、商业航天项目成功签约,一系列项目落地带动了“1+4”产业发展。
大健康产业是泰州地标性产业。去年,健康中国发展大会、健康中国建设研讨会等“国字号”盛会花落泰州,国家药品进口口岸成功获批,全省首家药监综合体揭牌运营,中慧元通慧尔康欣疫苗等新药顺利获批,合全药业新药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一期)、泰康生物抗体药物产业化等项目相继竣工,阿斯利康安达唐获批投产,获评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宿迁:首个千亿级产业诞生
“新能源产业跨上千亿级台阶。”在1月13日召开的宿迁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成绩。这也是宿迁首个突破千亿级的产业。
2018年,天合光能的落户,开启了宿迁光伏产业发展的时代。如今,以晶硅光伏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已是宿迁重点培育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去年宿迁市新增开票销售超百亿元企业2家,分别为江苏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宿迁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均为光伏新能源产业领域企业。去年12月14日,以“融合创新 迎变突破”为主题的2023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宿迁举行,现场共签约22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430.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