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长访谈录︱专访晋城市长薛明耀:用好“千万工程”经验“金钥匙”,描绘新时代“太行山居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09 19:49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薛明耀: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持续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

►我们将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100个精品示范村、1000个提档升级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先后探索形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种模式”和联农带农利益联结“6项机制”,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形成了“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共富效应。

►文旅康养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业兴而百业旺。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契合晋城比较优势,无疑是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不二选择。

►我们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就是:城市是山水交融的生态美景,乡村是产业兴旺的崭新画卷。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各美其美、两全其美,奋力打造和谐美好的幸福家园!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这把“金钥匙”,全力描绘新时代的“太行山居图”。

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

晋城,一座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交界处的历史文化名城。

晋城是一座“慢城”,是“神话之乡”,神农尝百草、舜耕历山、商汤祷雨、愚公移山等美丽传说都发生在这里;是“古堡之都”,绵延耸立的117座古城堡式建筑组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古城堡建筑群;是“古建筑博物馆”,从庙堂到堡寨,从村落到民居,众多年代久远的建筑在这里得以完好保存;是“民俗圣地”,司徒小镇绚烂的铁花、上党梆子悠长的韵味惊艳每一个驻足的游人。

岁月的流淌在晋城的一砖一瓦上留下痕迹,敦厚的历史涵养着晋城的山水,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使其成为世界康养示范之城。

凤城康养示范区。  本文图片均由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提供

晋城又是一座“快城”,正在着力打造绿色转型的示范城市、能源革命的领跑城市、对外开放的先行城市、数字经济的标杆城市、光机电产业的集聚城市、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自2020年起,GDP增速连续三年排在全省第1位,总量连年进位,从全省第7位跃升到第4位,三年净增近1000亿元;2023年,继续保持领先位次,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5项排在全省前2位。人均GDP达到10.7万元,排在全省第1位,比全国高出近2万元。所属6县(市、区),有4个经济实力连续三年进入全省10强。作为山西通往中原城市群和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率先成为省内县县通高速的城市。是山西唯一三获全国“长安杯”的市,连续多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十一年排名全省第1。

迈上新征程的晋城一直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的殷殷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域统筹、城乡融合,晋城奋力打造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北方地区示范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薛明耀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晋城市将用好“千万工程”这把金钥匙,发挥比较优势,做足特色文章,加快城乡统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晋城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美好。

【对话薛明耀】

“千万工程”的忠诚实践者和受益者

澎湃新闻:“千万工程”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引起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知道,去年山西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就在晋城召开,那么,晋城有怎样的基础?取得了哪些成效?

薛明耀:“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多年的生动实践,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经验是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教材,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殷切关注,对“三农”工作高度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四次考察调研山西,嘱咐我们要把历史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好,把传统农业文化传承利用好,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的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持续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省委书记唐登杰到山西工作刚一个月,就组织召开全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委书记、市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各县(市、区)委书记等现场观摩、深入交流,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合力,在全省上下迅速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这次观摩活动选在晋城,也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在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中,省委书记唐登杰和省长金湘军把握大势,站位全局,聚焦城乡融合、乡村产业、乡村治理、要素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作出详细部署。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在科学谋划、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在全省建成100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实现1万个左右的村提档升级,所有村干净、整洁、有序,在全省绘制了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并且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省财政强力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四年总计100亿,由县级统筹用于乡村发展。

具体到晋城来讲,我们既是“千万工程”经验的忠实实践者,更是受益者。近年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晋城市委市政府对标先进、高效统筹、强力推进,探索形成了“高位组织推动、全域谋划布局、重大工程牵引、提升治理效能、多元资金投入、强化机制保障”的“晋城实践”,全力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北方地区示范市,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具体来讲,主要抓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我们坚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立足晋城县域经济强、生态环境好、文旅资源优等特点,规划先行、全域统筹,持续完善“市、县、乡、片、村”规划体系,推动全市1548个行政村“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全覆盖,构建“一环两带、五指成拳、百村精品、千村共富”的总体布局。出台村庄规划管理条例,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一旦确定下来就不折不扣实施,一张蓝图绘到底。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整齐划一,做到因地制宜。我们将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100个精品示范村、1000个提档升级村,建设好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全域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治理等“五大行动”,创新实施人居环境星级管理,三星级以上村达到75.8%。以生态修复治理和绿化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为发力点,统筹推进国土绿化、破损山体修复、废弃矿山治理,因地制宜增绿、增彩、增景,不断擦亮生态文明底色。坚持生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关停“小散乱”企业,去年PM2.5浓度降至34.7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三是坚持产业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省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晋城农作物种类多达800余种,所辖各县(市)在全省都是具有重要地位的特色农业大县,泽州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高平市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阳城县是“华北蚕桑第一县”,陵川县是全省中药材基地,沁水县被誉为“中国蜜蜂之乡”。我们把特优产业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生猪、家禽、肉羊、蜂业、蔬菜、中药材6个优势产业,培育壮大蚕桑、黄梨、甘薯3个特色产业,打造了泽州山楂红酒、高平潞绸、阳城陶瓷琉璃珐华、陵川中药材文旅康养、沁水蜂蜜等十大特色专业镇,发布“太行一号”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支持“三农”发展,市县两级全部组建乡村振兴公司,构建了全方位支农政策体系,农民人均收入绝对值和增幅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高平市陈区镇铁炉千亩贡梨基地,树龄最长的500年,百年树龄以上的梨树近400株。

四是坚持典型引路。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先后探索形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种模式”和联农带农利益联结“6项机制”,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形成了“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共富效应。比如,联建共富模式,就是实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产业联建、城乡联建“四联并进”,探索跨区域创建党建联盟或党建共同体,通过“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龙头带周边”,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持资入股、折股量化”机制,就是引导农户以土地使用权、自有设施设备、产业奖补资金等资源资产,入股到市场经营主体,明确受益对象、合作期限、收益比例,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群众财产性、经营性收入。目前,全市近1/3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2/3的村达到30万元。

五是坚持“三治”融合。市委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乡村善治,推动资源下沉,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全市所有村(社区)全部实行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集中整顿15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赵树理调解工作法”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积极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市、县、乡、村、网格五级联动,健全网格治理组织、责任、力量、考核“四个体系”,科学划分4650个网格,同步设置网格党组织,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筹,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域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深化拓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村规民约全覆盖,持续开展“晋城好人”“十佳身边榜样”评选,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11年排名全省第一。

文旅康养的优势成就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胜势

澎湃新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晋城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哪里?

薛明耀:文旅康养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业兴而百业旺。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契合晋城比较优势,无疑是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不二选择。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山西省委、省政府“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的战略部署,锚定建设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战略定位,坚持全市域布局、全链条推动、全要素保障、全龄化康养,持续完善“一核、两环、两带、多片”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不断丰富“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产品供给体系,深化拓展文化润养、森林康养、研学康养、乡村田园等8种模式,着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全产业生态,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持续提档升级,先后举办四届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获评“世界康养示范城市”“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3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门票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56.4%、83.2%、97.2%。今年春节假期,三项指标同比增长117.3%、77.2%、183.2%,釜山、苏庄、司徒小镇春节期间每天超过2万人次,春节前后30天内,来我市游客量达到866万人次,入选全国“十大热门黑马目的地”。“北有秦皇岛、南有攀枝花、中部有晋城”的文旅康养格局逐步深入人心。

“千万工程”始于村庄整治的点点星火,进而汇聚成农村生态、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城乡关系的深刻变革。学习 “千万工程”经验,必须牢固树立和大力践行“两山”理念,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为此,实践中,我们把文旅康养作为拓展农业农村多重功能价值的重要抓手,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连续两轮的全省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市为契机,统筹推进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努力让老百姓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成果。

我们大力实施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工程。贯通全市6县(市、区)36个乡镇(街道)739个村,连接90%的脱贫地区、90%的景区景点、90%的特色农产品产区,是我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大平台。我们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建成近千公里的旅游公路(582公里主线、154公里支线、50公里沁河古堡环线、150公里“百村百院”连接线),构筑起“城景通、城乡通、景景通”全域旅游一张网,累计吸引900余万人次观光旅游、8.1万人就业创业,带富50多万农村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路、观光路、文化路和致富路。“因为一条路,改变一座城”,入选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典型案例和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

我们大力实施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工程。贯通我市3个县13个乡镇310个村,沿线分布着15万间明清古建筑、117座古城堡和富集的煤炭、煤层气资源,历来商贸繁荣、经济活跃、文化厚重,是我市经济基础最好的区域,以全市1/5的面积,1/5的人口,创造了1/3强的GDP。我们聚焦解决环境敏感问题,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古堡活化利用、交通网络提升、产业优化升级等工作,辐射带动40多万城乡人口受益,加快实现“环境治、交通畅、文化兴、布局优、产业旺、生态美”。今年“五一”假期,20.2平方公里的先行区将全部开放。同时,我市此区域设置了阳城“樊溪河畔”、沁水“百里沁河”、“百里画廊”三个乡村全面振兴先行区试点,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为乡村全面振兴探出新路、作出示范。

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河道治理工程。

我们大力实施沁丹两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带工程。坚持改污、改厕、改水一体推进,完成沿线268个重点村整治,污水治理覆盖率提高到70%。目前,正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力争彻底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为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也使广大乡村群众看到了希望憧憬,坚定了信心决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立足比较优势,深入做好融合文章,努力以文旅康养的优势成就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胜势。

践行“千万工程”实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澎湃新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那么,在统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实现城乡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共同繁荣方面,晋城是如何做的?

薛明耀:“必须强化系统观念,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这是“千万工程”重要的经验启示;“城乡融合,协同推进”,这是山西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遵循的重要原则。具体实践过程中,晋城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坚持“市县同步、城乡一体”,加快构建“一核四极、五指成拳”新型城镇化格局(以城区、泽州县形成的大市区为一核,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四个县为四极,共同形成“五指成拳”的发展态势),加快打造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我们大力推进中心城市提级。深入开展总投资1162亿元的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累计完成投资830亿元,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治理,推动城市交通“畅起来”、城市水系“绿起来”,城市面貌“美起来”、居民生活“好起来”、丹河新城“活起来”、城市治理“慧起来”,打造山水交融的现代化城市,推动中心城市能级大幅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积极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发挥县域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统筹推进县城产业配套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加快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功能集成,不断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支持各县(市)根据县域特点,围绕城市融合型、专业功能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类型和方向,加快建设省内一流特色县城,支持有实力的县(市)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我们加力推进城乡融合提速。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一是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加大城郊村和重点镇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83.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9.2%、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自然村比例94.96%,均位于全省前列。深入实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联结城乡的冷链物流、农贸市场网络,建设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和城乡冷链物流设施。二是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鼓励城乡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乡镇公办幼儿园。积极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在城乡间共享。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农村老年助餐服务,发展乡村互助性养老。三是持续引深农村改革。推进集体产权、集体林权改革和供销社综合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依法有偿退出、有偿使用有效办法,实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力争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村分别达到75%、55%、35%。

当然,在加快城乡深度融合的同时,我们也会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三条底线”,确保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得更稳健,更坚实。

我们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就是:城市是山水交融的生态美景,乡村是产业兴旺的崭新画卷。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各美其美、两全其美,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人的和美家园!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丹河新城。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澎湃新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构建长效机制,解决好人、财、物的问题,久久为功抓下去。晋城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

薛明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是立竿见影,急不得也等不得,对于其长期性、系统性,我们也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度的谋划。

我们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市县联动,强化责任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始终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必须抓好的“一号工程”来抓。在市级层面,每年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年度重点任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听取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定点联系1个以上涉农乡镇定期开展专题调研、指导工作开展。市委常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职责分工抓好具体工作。在部门层面,市直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对本单位本系统乡村振兴工作负主体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在县区层面,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尤其是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同时,配套出台乡村振兴20条、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1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形成市级统筹、县级主导、乡村落实、全域推进的工作格局。

我们坚持引培并重,积极搭建平台,建强队伍解决“谁来干”的问题。学习践行“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为此,坚持本土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积极搭建干事平台,有序引导能人回乡、大学毕业生到乡、企业家入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兴业。加大涉农干部培养力度,大力选树“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支持职业学校从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出发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年计划培养高素质农民培训3000人,颁证2400人。加大“三支队伍”培养力度,严格落实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改革“乡设专岗”要求,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保证队伍持续稳定。不断深化“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加强到村工作大学生培养和使用,统筹抓好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近年来,下派1206名机关干部任村“第一书记”,选派712名乡村干部跨村任职,招聘1552名大学生到村工作,不断为乡村治理集聚骨干力量。

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

我们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多渠道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是硬支撑。我们主要探索了六种模式,确保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一是统筹财政资金。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各类资金支持乡村振兴,近三年来累计统筹各类资金达到150亿元。二是争取上级支持。主动承接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抢抓政策机遇,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近三年来累计争取各类资金248亿元。三是搭建投融资平台。市县两级全部成立乡村振兴公司,累计整合涉农资产280亿元,通过策划运营重大项目,三年内可融资100亿元。同时,灵活运用市场化融资、政策性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四是做足土地文章。持续扩大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盘活农村低效用地和未利用地,把土地存量变为发展增量。按照要求,2021年不得低于30%,往后每年增加6个百分点,到“十四五”末达到50%以上。去年我市占比为44.7%,今后还要继续提高。五是吸引社会资本。在切实保障好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支持村集体依托资源、资产、资金引入市场主体,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乡村产业。目前,我们设立了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和特优贷风险补偿金,鼓励村集体依托资源、资产、资金引入市场主体,撬动社会资本300亿元投资乡村产业。六是引导国企布局。坚持市场导向和企业转型相结合,引导国有煤矿等资源型企业布局乡村振兴。目前,已经推动13家国有企业投资34个项目,实现企村互促、互利共赢。

我们强化机制保障,形成配套措施,解决好“如何常态长效”的问题。“千万工程”之所以能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关键在于背后有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也必须坚持用机制管根本、增活力,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重点狠抓了以下几项工作机制。一是闭环管理机制。年初一张清单明任务、日常一个专班抓推进、半年一次观摩看实效、年底一次考核晒成绩。二是项目推进机制。重大工程全部采取“指挥部+公司”机制,市级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项目公司以市场化方式强力推进。三是县际结对帮扶机制。要求发展基础比较好的三个县(市),每年各拿出5000万元支持国定贫困县陵川县发展,市级财政3年安排5亿元倾斜支持陵川县。四是竞争激励机制。每年选择一个县区召开现场会,“谁干得好观摩谁”。差异化考核乡镇“三农”,“谁排在前选用谁”。每年拿出5000万元,“谁成效突出奖补谁”,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这把“金钥匙”,全力描绘新时代的“太行山居图”。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