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车行走滇缅公路第二天:从楚雄到下关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04 13:32

  【车讯网 报道】楚雄是个彝族自治州,下关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这两个州府之间,相距200多公里。沿滇缅公路行驶,用时6小时15分钟。途中,经过了云南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还看到了驼峰航线的机场。

  第一段:从楚雄到南华

  离开楚雄,沿320国道继续前行,途经紫溪镇,镇子看上去很安静,房屋不多。再往前是南华县。这段路程37公里,历时1小时。南华以前叫镇南。为了缓和,我国类似地名大都做了修改,比如,安东更名丹东,杀胡口变成杀虎口,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

  第二段:从南华到云南驿

  出南华县城约1公里,路旁有个鹦鹉山公园,是镇南州八景之一的“鹦鹉来青”所在地。

  公园斜对面是320国道3008公里的里程碑,这是自上海开始的公里数。320国道全程3695公里,也就是说,再有687公里,我将抵达中缅边境,然后进入缅甸,前往滇缅公路的终点:腊戍。

  走了20公里,经过沙桥,过沙桥8公里,公路开始爬山。

  按曾教授的记录,这座山叫天子庙坡,海拔2600米,是滇缅公路的第二高点,上下山的路都很陡。现在的公路已经改建,没有陡的感觉。一路上,先是经过英武关,接着是天申堂乡,海拔2292米。

  随后,来到山顶,GPS显示2392米,比曾教授的记录低了208米。

  过山顶后不远,公路上出现进入大理州的标识,此处320国道的里程碑是3049公里。

  之后一路下山,经过力必甸村,是个可以停车吃饭的地方,村子不大,但有几家餐馆,看上去还算干净。紧接着,又连续看到几个带“哨”字的村子,旧哨、新哨,等等。事实上,从昆明开始,沿途带“哨”字的村子看到不少,不知道是不是源于吴三桂时期。

  在曾教授的游记里,说到下到平地前,在山麓上转上一条支路,前往下庄,因为那里有朋友招待午餐。如果不是这样,沿着公路,可直接前往云南驿。现在的320国道必须经过下庄,看来这段路的走向,已经与昔日的滇缅路有所不同了。

  云南驿:最早叫云南的地方

  下庄是进入云南驿坝子的第一个镇,规模不小,镇旁还有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云南驿坝子面积很大,抗战时期,这里建了2个机场,一个在云南驿的东侧,叫云南驿机场,跑道在云南驿与旧站村之间。另一个在云南驿的东北边,叫北屯机场,跑道在北屯村与松梅村之间。北屯机场至今还在,而云南驿机场在抗战以后就废弃了,恢复成农田。

  无论云南驿机场还是北屯机场,都源于驼峰航线。早在1940年,中国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陈文宽,驾机第一次飞往印度,首创驼峰航线。因为,当时日军已经进入越南,为避免滇缅公路因轰炸而中断,中航公司尝试开辟空中运输。

  到了1941年,宋子文向美国提出中印驼峰空运计划,要求美国提供运输机。正是由于有了先期的一系列工作,在1942年5月,日军占领滇西,滇缅公路被切断的同时,驼峰航线开通了,几乎是无缝延续了战略物资运输。

  驼峰航线从印度汀江到云南,由2个单位负责,中方是中国航空公司,美方是第10航空队。由于沿途全是高山,不仅高度逼近飞机的最大升限,气候更是多变。正因如此,这条航线上坠机数量超过半数。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描述: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顺便说一句,有人以为驼峰航线由飞虎队负责飞行,是个误解。

  云南驿是云南最早叫云南的地方,从村到县,一直都叫云南,后来省名也叫云南。为避免重复,才将县改名祥云,县城也搬到西边20多公里之外的地方去了。只是这村子还叫云南。云南驿村里,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面貌,村子往东不远,是当年的机场遗址,现在已经成为农田,如果借助卫星图,还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年的跑道。

  第三段:从云南驿到祥云

  离开云南驿,往祥云县城方向走。公路北侧是青海湖,大约3公里长,晴天时的景色很美。

  再往前,来到青华洞路口,路口往北3公里是祥云县城,320国道继续往西。路口附近的清华洞,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洞顶山坡上,有座纪念标,纪念美军飞行员莫尼——莫尼当年驻守云南驿机场,对日作战时坠机,为不让飞机坠落在祥云县城,莫尼推迟跳伞,受重伤。县城百姓奋力抢救这位英雄,但没能救活,随后,大家捐款厚葬了莫尼,并为他立了纪念碑。

  第四段:从祥云到下关

  过了清华洞路口,公路一路下坡,进入弥渡坝子。我走这段路时,一辆车也没遇到,两旁树木特别茂密,环境幽雅,给人一种很享受的感觉。途中,有个东山国家森林公园,但没看到人影。

  进入弥渡坝子,不断出现白族风格的建筑,不久有个丁字路口,南行不足10公里,是弥渡县城;往西北方向,则是大理的下关。从祥云到这里,大约行驶了15公里。

  不久,公路开始爬坡,翻越定西岭。山顶处是个平地,有座后山村。GPS显示海拔2266米,曾教授当年的记录是2340米。

  随后是漫长的下山路,直到经过高速公路的一个出入口之后,路面变宽,虽然还是320国道,但这一段叫祥云路,走了大概4公里,接近凤仪镇时,宽阔的祥云路一直往北,而320国道稍微偏西,进入凤仪镇。

  镇内的大理三中,校门附近有个古老的大门,它是历史上的凤鸣书院。书院附近,还有座很美的大门,叫凤麟轩。

  过凤仪镇,沿公路走到头,回到祥云路,一路往西,进入下关。最终,在19点30分,进入下关镇。是日行车216.5公里,用时6小时15分钟。曾教授从楚雄到下关,行车约8小时。

  大理的市中心:下关的看点也挺多

  大理全称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州政府、大理市政府,均在下关。历史上的大理,指的是今天的古城。来大理的游客不少,几乎全奔古城。1941年曾教授到这儿时,记录如下:上关在大理之北,下关在大理之南。主要街道呈丁字形,由东街、西街和北街组成。东街长约500米,西街只有不到100米长。北街的北边,经过一个简单的门和一座桥,桥下是洱河,过河后又是一门,叫“玉龙关”,这便是下关的“关”。往前左转,又过一座桥,桥下依旧是洱河,随后再过一门,上书“龙尾城”。

  按照曾教授的记录,我在黑龙桥一带打探,一位长者说桥头以前有座门,可能是龙尾城的南城门。至于是不是叫“玉龙关”,长者也稀里糊涂。  

  过桥后,沿着一条古朴的街道,一路往上。

  走了大概200多米,看到一座城门。据路旁石碑介绍,它是龙尾城的北城门,是大理市园林局在1986年修复的。

  走过城门,右手60多米处,有个土台子,是元代阅兵台的遗址。大理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是南诏国与大理国。唐玄宗时期,洱海一带有6个比较大的部落,称为诏,其中最南边的部落,叫南诏。在唐朝支持下,南诏吞并其它部落,建立南诏国,延续200年,灭亡后,经过一段纷争,又出现了大理国,大理国存在300余年,最终被蒙古消灭。占领大理国的蒙古军,在这儿建有将军府,这个阅兵台,是将军阅兵的地方。

  下关最美的地方是洱海畔的公园。此外,在市区很多地方,都能看见同样很美的苍山。在苍山、洱海的映衬下,大理非常漂亮。作为一个北京人,数年前第一次到这儿,我便对它的美赞叹不已。反观家乡,虽说被很多人景仰,可气候、环境与水,存在先天不足。有人认为北京是数个王朝的国都,是风水宝地。可实际上,它成为国都源于地缘政治,并非宜居。

  下篇游记:从下关到保山(5月4日发布)。点击下图可直接进入。

  从下关到保山,这段路上有2个精彩看点。第一是漾濞县城与北斗乡之间的秀岭段,景色优美。第二是能看到顺濞桥、沘江桥和昌淦桥,它们都是滇缅公路上的历史桥梁。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