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蜿蜒东流,哺育了千年文化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唐代开凿的万金渠与城内水系相连、体现了先人高超的筑城智慧。
安阳市域面积559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110平方公里,年降雨量584.8毫米,境内有五条主要河流,建设海绵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安阳属华北缺水型城市,降雨量不均衡,大雨积涝、雨过即旱。
安阳是河南省地级市,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邺郡、相州、彰德等,位于中国中北部、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东接濮阳,西临长治,南接鹤壁、新乡,北临邯郸。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上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安阳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奴隶傅说拜相、女将军妇好、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门豹投巫治邺地、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三朝宰相韩琦、抗金名将岳飞等名人轶事层出不穷。
安阳的名称由来
战国为魏国新中邑,秦国王龁[hé]攻拔宁新中,改宁新中为安阳县。据《安阳县志》:“变'宁’为'安’,义相近矣;水北山南曰阳,其以在淇北,故名。”另据民国《续安阳县志》卷3说:“相传安阳境内之北岭名寿安山,城在寿安之南,故曰安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阳县后,另成立安阳市,为省辖市。
安阳的历史沿革
夏王胤甲(别名廑)即位后,将都城从帝丘(今濮阳)迁于西河(今汤阴西河),约35年。
商王河亶甲,将都城自嚣迁于相(今安阳东),在相定都9年。商王盘庚,在位第十四年,自亳(今商丘)迁都于北蒙(今安阳市殷都区),并将“北蒙”改名为“殷”。商王朝在殷共传八代十一王,历时273年。西周,武王灭商后,“封纣子武庚于邶”(今汤阴县东16公里处邶城)。武王死后,“三监”叛周。成王三年(前1038年),“三监叛乱”被平后,遂撤“三监”并为卫,今安阳地域先属卫国。春秋时期,属晋国;战国时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国分晋后,此地属魏国,后属赵国。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今安阳市所辖地区分属河内郡和邯郸郡,辖区内始置安阳县,属邯郸郡。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置荡阴县,废安阳县并入荡阴县。此间今安阳市所辖地区西部属河内郡,东部属魏郡(治邺城,即今河北临漳西南)。自东汉至西晋统一前,河内郡属司隶校尉部管辖范围,魏郡则属冀州管辖范围。
东汉末年,今安阳地域属袁绍势力范围。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打败袁绍,攻取邺,重建邺城。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为魏王,定魏国之都于邺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代汉,迁都洛阳,邺城为陪都,为“五都”之一。今安阳市所辖地区仍分归魏郡(治邺)与河内郡管辖。
西晋时期,复置安阳县,属司州魏郡,统8县,其中林虑县(今林州市)属司州汲郡。十六国时期,仍属魏郡管辖。同时,邺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三国的都城。
北魏天兴四年(401年),在邺立相州,取“商王河亶甲居相”为名。此时邺已经成为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东魏初年,邺成为东魏的都城,安阳县与荡阴县一起并入邺县。北齐,仍定都于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今安阳)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相州、魏郡和邺县及所有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从此安阳城代替邺城,安阳县更名为邺县,原旧邺县地置灵芝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废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安阳城为相州、邺县治所。开皇十年(590年)邺县治所迁回原地邺,复安阳县建制。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废诸州总管府,实行郡县二级制,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相州隶属于河北道。唐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相州一度改称“邺郡”。“安史之乱”后,唐朝廷在相州等六州置昭义军,治所在相州。唐末藩镇割据时期,相州属魏博节度使管辖。
五代时期,后梁贞明元年(915年)于安阳城置昭德军,后废,安阳县属天雄军。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于相州安阳城置彰德军。后汉、后周沿袭未改。
北宋,仍于安阳城置彰德军和相州,相州也称邺都,隶属河北西路。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彰德军为彰德府,领5县。
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改彰德府为彰德路,隶属中书省。并于安阳城置录事司和总管府,辖四州五县,属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彰德路为彰德府,治所在安阳城,隶属河南布政使司。明成祖于永乐四年(1406年)封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就藩彰德府。历10王,至明末。清,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彰德府,所辖各县属豫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北道改为河北道,各县随属。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洋政府统治结束,河北道废,所辖各县直属河南省民国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河南省划为11个行政区,安阳、汤阴、滑县、内黄、林县(今林州)5县均属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安阳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4日,安阳城沦陷,改安阳县为彰德县,并在安阳县成立河南省日伪“自治政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9日,日军攻占内黄县城;2月12日,日军占领汤阴县城;3月30日,日军侵占滑县县城;4月15日,日军侵占林县县城。日军所占县城均隶属日伪豫北道,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安阳等县城均被国民党抢先接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阳县,成立安阳市。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市为省辖市。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归河南省,仍为省辖市。安阳、林县、邺县、内黄、汤阴、浚县、滑县、淇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1954年9月25日,撤销邺县,并入安阳县。1958年4月8日撤销安阳专区,将原安阳专区所属的各县均划归新乡专区。1959年10月1日,安阳县划归安阳市管辖。1961年12月19日,复置安阳专区,辖安阳、鹤壁2市和濮阳、林县、滑县、清丰、南乐、汤阴、内黄、浚县、长垣9县。
1968年3月18日,安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所辖各县隶属安阳地区。1983年9月1日,撤销安阳地区建制,实行市管县体制。安阳县、林县、浚县、汤阴县、淇县划归安阳市。1986年1月18日,淇县、浚县划归鹤壁市,将濮阳市所辖的内黄县、滑县划归安阳市。1994年1月24日,撤销林县,设立林州市(县级),由安阳市代管。
七朝古都
历史上,安阳曾是殷商、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都。当然,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还是商建都安阳的那段历史对这座城市的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由于建都年代久远,作为殷商都城的安阳的历史,一直是一个埋藏在地下的秘密,直到甲骨文的出现。
历史上,曾经有七个王朝在安阳建都,但都是哪七朝呢?让我来告诉你:
第一个当然是商王朝。历史上,商王朝的国都曾经频繁迁移。到商王盘庚的时候,他们就把国都迁到了殷地,也就是今天小屯一带,这才安定下来。在此传了8代12王,历时270多年,也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商。在这270多年中,商王朝出现了“武丁中兴”的局面,商王武丁时期,天下太平,国力强盛,号称盛世。
到了商纣王时期,商朝大军东征南讨,商的势力一度达到东海和长江流域一带。但在商军频频出动的同时,周人乘机兴起,商朝灭亡。关于商纣王,史上有不同评价。在民间,商纣王是暴政和昏庸的代表,什么宠幸妲己,不理朝政,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典型的昏君一个。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挺有本事的人,上面的那些罪名很可能是子虚乌有。正是千古兴亡多少事,尽入渔樵闲话中。
第二个是三国时期的曹魏王朝。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曹操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政治明星。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建立了魏王国,治所在邺城,也就是今天安阳北面20公里左右的地方。220年,他儿子曹丕通过禅让的方式,建立魏朝,虽然定都洛阳,但邺城仍作为曹魏的北都存在,直到魏国灭亡,历时50多年。曹魏时代,安阳一度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邺下风流说的就是那个时候,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领一时之风的昌盛局面。
第三个是后赵王朝。中国封建历史上,治乱结合,十六国就是一个乱世时期,下面所讲的这几个在安阳建都的王朝,就是在这个乱世中出现的。首先是后赵,这个王朝由羯族人石勒所建,335年,定都邺城,就是今天的安阳北面。后赵强盛的时候,基本上完成了对中国北方的统一,但这个王朝是个短命王朝,350年灭亡。
第四个是冉魏王朝。冉魏是十六国时期汉人冉闵建立的政权。冉闵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石虎死后,后赵政局陷入混乱,他的几个儿子互相残杀,百姓困苦,冉闵乘机而起,建立冉魏,仍然建都邺城。
第五个王朝是前燕。这个王朝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357年把都城迁到邺,直至灭亡。
第六个王朝是东魏。东魏是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北魏王朝的大将高欢拥立了一个小皇帝,史称东魏,定都邺城。
第七个王朝是北齐。前面咱们说过的东魏就是被北齐取代的,这个王朝仍然把邺城作为国都,直至灭亡,共立国28年。
以上就是在安阳或安阳周边建都的七个历史王朝。可以看出,安阳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一直是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各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这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大剧。直到今天,在安阳地区,还流传着这些历史风云人物的故事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