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灵秀地 大愿九华山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24 02:07

  位于中国安徽南部、长江之滨的九华山素有“神奇灵秀之地”的美誉,它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道场所在之地。在这里,佛教名刹与俊秀雄伟的美丽山川完美融合、美不胜收。

  灵秀九华 佛教圣地

  皖南山清水秀,孕育了美丽的九华。

  “九华一千寺,洒在云雾中”。古人的诗句道出了九华山香火之盛、峰高云低。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佛教文化与大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的结晶。

  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由10大景区组成。九华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先后荣获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等称号。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

  九华山是佛教名山。公元719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99岁圆寂。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与佛经记载的地藏菩萨极为相似,僧众们认为他就是地藏菩萨应世,遂辟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为大愿菩萨。其后,僧众云集,寺院日增,特别是明清以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有僧尼1000余人,历代保存佛像1万余尊,居四大佛山之首。各类传世文物2000余件。地藏菩萨、高山悬寺、神秘地宫、肉身之谜以及99米地藏露天大佛等,无不体现出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厚重。

  九华山是历史文化名山。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游九子山,见景色秀美,状若莲花,诗兴大发,随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九华山”因此得名。而后历代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建阳明书堂,办太白书堂,留下几千首赞美之诗,故九华山又有“千载诗人地”之誉。

  除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外,当地民风民俗亦独放异彩。有“僧俗共处,农禅并重”之和谐,有京剧鼻祖“青阳腔”,有戏剧活化石“傩戏”,这些都构成了九华山旅游独特的文化魅力。

  创新发展 成就显著

  九华山风景区不仅集自然与人文之美于一身,在景区建设、文明旅游和优质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是大愿文化园全面建成开放。主体工程大愿佛观瞻总高度139米,为世界第一高地藏菩萨露天铜像。2013年8月31日,地藏菩萨圣像开光庆典法会安全有序圆满。先后荣获中国5大新锐景区、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4A景区等称号。

  二是接待功能不断健全、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景区内集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购物街、风情街以及五星级酒店均已对外运营;天台-十王峰旅游蹬道、雷电防护工程,启动花台栈道建设基本完成,调整旅游厕所布局,重启污水管网规划,分布实施管网优化连接工程等。

  三是景区景点扩容扩面。推进新景点连接线建设,鸡冠石、舒潭印月、刘冲石刻群等景点串点成线;建设花台景区索道和游览步道,打通柯村-花台-天台旅游大环线;建成运营天台新索道,凤凰松、闵园景区接待容量大幅提升。

高山悬寺

  四是推进文明燃香。巩固扩大文明燃香试点成效,2011年国家六部委文明燃香现场会在九华山召开并予以高度评价,2014年全山百座寺院签订文明燃香责任状,实行免费供香,社会反响良好;积极修订佛事香烛新标准,已经省级初审,即将颁布实施,香烛包装规格升格为市级地方标准;启动天台景区香灰清运工程,建立重点寺庙香灰清运处置机制,探索香灰清运处置长效管理。

  五是践行文明旅游。倡导健康、环保、文明的旅游方式,率先开展“文明游客”“最美游客”评选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氛围,而且规范了旅游行为。

  六是深化志愿服务。对景区志愿者进行募集登记,将拥有知识专长、兴趣爱好的志愿者“编队”管理,组建交通引导、旅游咨询、医疗应急等10余支专业服务队;出台志愿者管理办法,明确服务时间、服务对象,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莲花志愿者”品牌初步打响。

  七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地藏文化,传承“孝道、感恩”,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通过主题演讲、读书征文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扎实开展“七大整治行动”,九华镇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镇称号。规范道德讲堂,推进“对象普遍化、标准统一化、流程模式化、宣讲平民化、时间固定化”,群众思想道德水平有效提升。

  推动九华山旅游再创业

  近年来,九华山深入实施“二次开发、二次创业”,坚持宣传营销和环境优化双轮驱动、项目建设和产业拓展并驾齐驱,从管委会机构整体下迁、建成并开放大愿文化园和花台景区,旅游体量不断壮大,旅游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大铜像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九华山作为池州旅游发展龙头,理应把握机遇、发挥作用,在全域发展之路上“当好特长生,争做示范生”,推动九华山旅游再创业。

  在全空间上谋布局。坚持全盘谋划、系统设计,统筹对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内外区域规划、交通规划,加强旅游产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配套衔接,加快推进《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适应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趋势。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为项目实施提供顶层设计,为未来发展规划蓝图,着力打造上下互动、协调联动、全域发展的空间布局。

  在全时间上求突破。改革宣传营销机制体制,整合全行业营销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和企业主体作用,打破白天夜晚、淡季旺季冷热不均的局面。按照政府负责“形象营销”、媒体负责“内容营销”、企业负责“产品营销”的思路,构建多元化的旅游消费市场,围绕市民旅游卡,繁荣本地市场、带动周边市场,围绕大愿文化园和九华大典,推出实景演出,丰富夜游项目,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在全要素上促融合。坚持把融合作为旅游产业升级转型为现代服务业,实现全域发展的重要途径。跳出旅游看旅游,鼓励新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发展,赋予其他产业以旅游功能,推动社会资源、经济成就、产业活动、民情民风等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加速旅游产业的主动融合。把文化、禅修、健康、养老、体育、民宿等与旅游广泛融合、深度融合,变单一旅游产品为复合型旅游产品。跳出九华山看九华山,走景区礼佛和周边休闲相结合、九华祈福和皖南度假相结合、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佛教文化观光胜地相结合的融合发展、全域发展的大旅游之路。

  在全保障上下功夫。坚持把优化环境、旅游质量服务提升作为景区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构筑新竞争优势的内生动力,在持续、深入、细致、有效上下功夫。以问题为导向,巩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取得的战果,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始终保持惩治旅游违法乱象的高压态势,组建旅游警察大队,探索旅游综合执法体系,加大对旅游领域违法乱象的打击力度,保持旅游市场干净、有序。在旅游全行业推行“诚信服务”,实施志愿服务品牌化战略,凝练“莲花”志愿品牌精神文化,打造精致九华山。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